许荣成;王济纬;兰俊;陈科
目的:观察中药对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3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大隐静脉根部结扎、主干剥脱术,小腿部泡沫硬化剂(1%聚多卡醇)注射/腔内光灼闭术治疗,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天,后改用弹力袜3个月.中药组围手术期口服中药(自拟方),对照组不服中药.术后3天、1个月、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皮下瘀血、血栓性静脉炎、隐神经损伤、色素沉着、皮肤灼伤等并发症.结果:术后3天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均较低,仅对照组有1例术肢治疗前后周径差值大于1 cm.中药组疼痛1~3分6例,4~5分9例,6~10分2例均少于对照组10例、11例、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血栓性浅静脉炎5例,对照组15例、P=0.10,色素沉着中药组4例,对照组12例,P=0.024,中药组具有明显优势,皮下淤血中药组20例,对照组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隐神经损伤和皮肤灼伤中药组例数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疼痛、皮下淤血、皮肤灼伤并发症两组均消失.术后3个月静脉彩超提示中药组深静脉返流通畅,对照组有1例术肢出现小腿部陈旧性血栓.结论:凉血通络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瑜;鞠上;王刚;杨博华;张晓福;曹欣;王宁;闫程程;黄天一;卢富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核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基因表达对直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Runx2 mRNA的表达.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转染48 h细胞中Runx2 mRNA、蛋白表达;CCK-8检测增殖,克隆形成实验观察Runx2对LOVO的的影响;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Runx2表达联合X射线照射对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Runx2 mRNA在人直肠癌细胞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83±0.31,癌旁组织为0.43±0.25(P<0.05).与对照组(0.88±0.09)相比,下调组细胞Runx2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0.23±0.04)显著降低,上调组细胞中的Runx2 mRNA表达水平(1.47±0.09)显著升高.Runx2下调组直肠癌LOVO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Runx2上调组放射敏感性升高(P<0.05).下调组增殖被抑制,凋亡率(58.16±0.92)%增加(P<0.05);Runx2上调组LOVO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凋亡率(13.23±0.37)%降低(P<0.05).20 Gy X射线照射后,Runx2下调组瘤体平均体积(2.53±0.23)cm3较对照组(3.82±0.31)cm3明显减小(P<0.05),上调组平均体积明显变大(5.21±0.21)cm3(P<0.05).结论:下调Runx2表达能抑制人直肠癌细胞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增强瘤体的放射敏感性.
作者:韩梅;王晖;东帅;史刚刚;郝敬鹏;何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扶肾颗粒结合结肠灌肠对腹膜透析置管术后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通过对临床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分析48例规律腹膜透析并存在肠功能障碍患者资料,按有无中药干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GB)、尿素清除指数(Kt/V)、血清钾(K+)等腹膜透析相关化验指标,并对肠功能症状进行量化评估,以评价其对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90.47±13.87)g/L]与治疗前[(106.23±15.65)g/L]及对照组治疗后[(100.46±12.41)g/L]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Kt/V(1.24±0.22)与治疗前(0.79±0.30)及对照组治疗后(0.92±0.34)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26.69±2.74 vs 17.11±3.27)胃肠道症状疗效对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22.75±4.24)相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肾颗粒结合结肠灌肠可以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术后肠功能,维持蛋白营养状态,可以作为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术后肠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雷洋洋;杨洪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止痛如神汤内服外用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AP)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F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止痛如神汤治疗,1剂/d(1煎口服,2煎外用);对照组使用吲哚美辛栓塞肛(1次/d).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文版简氏McGill疼痛问卷(SF-MPQ)、用药过程中副反应评估临床症状缓解及用药安全和反应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治疗组3.72±0.39,对照组5.36±0.52)、SF-MPQ(治疗组2.54±3.03,对照组2.26±.3.56)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少,治疗组(2例有消化道反应)优于对照组(8例有消化道反应),两组均无过敏反应、血常规异常、肝肾功能损害.治疗组总有效率83.3%.结论:止痛如神汤内服外用治疗FAP有效,副作用少,让患者总体受益.
作者:康雨龙;何伟;严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单节段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单节段腰椎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恢复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拆钉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为(30.81±3.19)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6.20±4.21)mm(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再压缩率为(5.46±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5±4.30)%(P<0.05).拆钉时,两组伤椎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观察组为(4.78±0.7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78±2.40)°(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增加度数为(3.05±2.5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0±2.21)°(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Cobb角丢失角度为(1.60±0.19)°、术后6个月的Cobb角丢失角度为(2.39±0.40)°,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的(5.48±1.37)°、(7.56±1.80)°(P<0.05);术后1年观察组Cobb角无继续丢失,对照组仍有丢失.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单节段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力学强度,减少高度再丢失,降低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作者:贾子超;姜哓文;陈光;康立星;张振涛;孙建亭;康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地稔水煎液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凝血功能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治疗组术前5 d予以地稔水煎液连续灌胃处理,1次/d,对照组、模型组两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股动脉结合橡皮筋捆扎大腿根部的方法建立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 h后恢复灌注,再灌注4 h后取血,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凝血酶时间(TT);ELISA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T(8.99±0.64)s、TT(18.84±3.11)s和APTT(19.55±3.74)s缩短,Fib含量(2.05±0.24)g/L增加(P<0.05);ICAM-1(728.41±96.68)pg/mL、IL-6(89.04±7.31)pg/mL及TNF-α(38.85±3.15)pg/mL含量则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治疗组Fib(1.76±0.21)g/L、ICAM-1(603.05±44.09)pg/mL、IL-6(76.50±6.92)pg/mL及TNF-α(30.85±4.33)pg/mL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TT(22.45±3.23)s和APTT(23.97±4.56)s延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T(10.03±0.56)s延长更明显(P<0.01).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致大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溶功能受抑,并且发生明显的炎症反应.地稔水煎液的预处理可改善上述大鼠凝血功能的紊乱,同时可以减少血液中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作者:许荣成;王济纬;兰俊;陈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的腹横肌平面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肾切除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收集静脉复合麻醉下后腹腔镜单侧肾切除术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三组(每组20例):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侧路法组(TM1组),后路法组(TM2组)与切口局部浸润组(M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阿曲库铵和丙泊酚,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全麻维持用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间断注射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术中BIS值在40~60之间波动.麻醉诱导后三组均注射0.375%罗哌卡因30 mL,阻滞成功30 min后开始手术.三组患者拔管清醒后连接患者自控镇痛泵(PCA)作为镇痛补救用药.记录切皮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术后2、6、12、24、48 h VAS评分、Ramsay评分及腹部阻滞平面范围;术后0~1、1~6、6~12和12~24 h时段记录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满意度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M组相比,TM1和TM2组患者切皮前后血压、心率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与M组相比,TM1和TM2组患者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均下降(P<0.05),但TM1和TM2组患者术后2、4、6、12、48 h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TM1和TM2组患者术后6、12 h时间点Ramsay评分高于M组(P<0.05),术后2、24、48 h无明显差异(P>0.05),且TM1和TM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TM1和TM2两组患者腹壁阻滞平面6 h内在T4~T10之间,6~12 h平面在T9,12 h以后消失,能够维持较好的镇痛;与M组相比,TM1和TM2组术后0~1、1~6、6~12和12~24 h舒芬太尼量均低于M组(P<0.05);与M组相比TM1和TM2组术后镇痛满意度的更高(P<0.05),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两种不同入路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阻滞均可对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且均优于局部切口浸润阻滞.
作者:刘玉杰;黄海;刘玲;王盈;王旭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百克瑞生物酶杀菌纱布预防 Ⅱ 类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普外科手术进入消化道并无明显污染的患者2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各120例.治疗组用百克瑞生物酶杀菌纱布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法处理.结果:治疗组切口未发现感染,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5.00%(P<0.05);治疗组甲级愈合率99.17%,观察组90.83%(P<0.01).结论:百克瑞生物酶杀菌纱布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外用杀菌功能性敷料,能有效预防 Ⅱ类切口感染.
作者:李小刚;单远洲;杨治;朱光辉;马鑫;黄晋江;陈志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许多专家对其危险因素特别是对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诸如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危险因素能够增加VTE发生的几率.但是,对于麻醉方式、输血、骨水泥、止血带以及止血药物的应用等因素能否增加术后VTE的发生几率却存在分歧.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与骨科大手术相关VTE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李华文;刘效敏;张玥;颜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腹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左半肝切除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计5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25例)和开腹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而腹腔镜组的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的腹腔感染率(4%vs 9%)、平均住院天数[(8.4±4.1)d vs(12.5±4.9)d]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胆漏的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及复发率(4%vs 3.1%)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左半肝切除术对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是安全可靠的,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靳磊;杜信冈;牛万彬;王恩泽;王阳;乔超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布鲁杆菌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利福平、四环素及链霉素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手术植骨融合,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消失,布鲁杆菌凝集试验变为阴性.22例腰背部症状消失,脊柱功能得到恢复,血沉、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原(PCT)恢复正常,2例接近正常,腰部症状明显减轻;骨折均愈合良好.治愈率91.67%.结论: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可以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表现诊断,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社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s)是一类主要在小肠粘膜和肾近曲小管中发现的的蛋白基因家族,该蛋白的表达与葡萄糖的吸收相关,在葡萄糖的跨细胞膜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SGLT1负责膳食葡萄糖的吸收,SGLT2负责肾脏中葡萄糖的重吸收.SGLT2抑制剂能够阻断肾脏中的SGLT2,加速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按照作用靶点,将其分为选择性SGLT2抑制剂(包括达格列净、坎格列净等)以及非选择性SGLT 1/2双重抑制剂sotagliflozin.现将两类代表药物的相关临床研究及其安全性予以总结.
作者:康庆伟;阎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比较中青年骨折患者长期卧床与急性骨丢失的关系以及鲑鱼降钙素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需长期卧床的中青年骨折患者(30~50岁),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钙尔奇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治疗后第2、4、8周进行指标评估,并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入院后2、4、8周骨密度与入院时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疼痛评分及小腿周径均明显下降(P<0.05),第2周碱性磷酸酶(ALP)[(89.2±8.4)IU/L]水平稍有增高,第4周[(74.0±7.9)IU/L]、8周[(55.5±6.1)IU/L]ALP均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入院后2周骨密度无明显变化,入院后4周与8周骨密度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ALP水平[2周后(89.2±8.4)IU/L、4周后(74.0±7.9)IU/L、8周后(55.5±6.1)IU/L]、疼痛指标(VAS)评分(2周后7.1±0.7、4周后3.9±0.4、8周后1.8±0.2)、新发骨折率(3.33%)低于对照组ALP水平[2周后(108.3±10.7)IU/L、4周后(91.8±9.6)IU/L、8周后(76.2±8.3)IU/L]、疼痛指标(VAS)评分(2周后8.2±0.8、4周后4.7±0.5、8周后2.1±0.2)、新发骨折率(10.00%)(P<0.05),小腿周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容易诱发急性骨丢失,鲑鱼降钙素在预防及治疗急性骨丢失时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骨丢失、改善骨代谢.
作者:王坚炯;金甬;盛放;傅科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寡糖需要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的修饰.GnT-V是由Mgat5编码的糖基转移酶催化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 β1、6 N-聚糖支链形成,被认为与癌生长和转移有关.本文总结了GnT-V在小鼠皮肤和肝细胞中的功能,以及GnT-V在小鼠中的生理作用.
作者:张毓青;崔乃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低位切开高位常规挂线术治疗.进行3个月的随访,分别于出院时、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测定肛门直肠压力,包括: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肛管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大收缩压(AMCP);记录治愈时间(d)、治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出院时,治疗组RRP、ARP、ALCT和AMC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RP和AMC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RRP、ARP、ALCT和AMCP与对照组RRP、ARP、ALCT和AM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RP和AMC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后,治疗组RRP、ARP、ALCT和AMCP分别为(3.53±0.72)kPa、(19.87±3.82)kPa、(35.16±5.12)min和(25.36±5.93)kPa,对照组RRP、ARP、ALCT和AMCP分别为(3.23±0.68)kPa、(17.24±3.61)kPa、(36.25±4.83)min和(22.65±5.12)kPa,治疗组RRP、ARP和AMCP高于对照组(P<0.05),AL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91.49%vs 89.36%,P=0.537),且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28.43±2.78)d vs(33.62±3.27)d,P=0.003];对照组复发1例.结论: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术能显著保护高位肛瘘患者的肛门功能.
作者:郭佑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通里攻下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鼻饲小承气汤加减400 mL早晚分服,连续7 d.观察治疗前及7 d后的氧合指数(PaO2/FiO2)、APACHEⅡ评分、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变化,以及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7 d后,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187.7±25.8,252.4±26.8;观察组186.5±29.6,312.3±19.8;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有差异(对照组23.8±3.1,18.8±1.7;观察组22.6±4.6,12.6±2.1;P<0.01).两组PLT、APTT治疗后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6.38±4.65)d vs(5.11±2.18)d]、ICU平均住院时间[(8.25±3.75)d vs(7.23±2.88)d]、MODS发生率(21%vs 11%)、28 d病死率(23%vs 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结合通里攻下法治疗能更快改善ARDS患者氧和水平,减少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卢洪军;徐超;崔乃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检测肺鳞癌和腺癌患者中Claudin 3的表达状况,并探讨其在肺鳞癌和腺癌的表达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共160例行手术切除的肺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Claudin 3的表达情况,并将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术后辅助化疗及Claudin3表达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是否复发转移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00)和复发转移(P=0.000)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鉴于不同病理亚型中Claudin3的表达差异,分层分析显示鳞癌与腺癌中Claudin3差异表达,且在鳞癌中阳性表达Claudin3的患者生存获益,而在腺癌中则是阴性表达Claudin 3的患者生存获益.结论:TNM分期(P=0.000)和复发转移(P=0.000)是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鳞癌与腺癌中Claudin3差异表达,且在鳞癌中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获益,而在腺癌中则是阴性表达的患者生存获益.
作者:车娟娟;王婧;李卉惠;赵磊;甄洪超;曹邦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泌尿系结石是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此类结石与常规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及治疗有很大不同,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根治性膀胱切除并行尿流改道后发生泌尿系结石主要因素包括代谢因素、感染因素以及术后的解剖因素,尿流改道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顺行或逆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及开放手术.本文对其发病因素及其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探讨尿流改道术后并发泌尿系结石的原因及治疗.
作者:解海杰;张保朝;刘春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手术微创化成为趋势,微创脊柱外科开始迅速发展.我们必须强调,对于微创内镜脊柱手术没有特殊的时间线,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同时发生并相互依赖.本文讨论了不同的脊柱部位的微创内镜技术发展及应用,包括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孔间盘切除和经皮内镜下胸椎间盘切除、内窥镜间盘切除术、经皮椎间孔减压间盘切除术.
作者:黄洪超;陈晓鹏;苗军;胡永成;桂晓臣;郭林;王硕;马剑雄;马信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体重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时根据校正体重设置潮气量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四肢手术的低体重患者60例,均为平卧位手术,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按8 mL/kg实际体重(ABW组)、校正体重(CBW组)和理想体重(IBW组)设置初始潮气量,呼吸频率为l2次/min;观察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和气道阻力(Raw);于机械通气后30 min抽动脉血测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对PaCO2>45 mmHg或<35 mmHg的患者重新调整潮气量;记录各组需要调整潮气量的例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计算氧合指数,同时记录该时刻的动脉平均压和心率.结果:与CBW组相比,ABW组PaCO2[(49.5±3.9)mmHg vs(40.0±2.5)mmHg]明显升高(P<0.01),IBW组PaCO2[(31.5±3.9)mmHg vs(40.0±2.5)mmHg]明显降低(P<0.01);3组患者的PaO2和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BW组(0例)相比,IBW组(14例)和ABW组(16例)调整呼吸参数的患者例数明显增加(P<0.01);与CBW组相比,IBW组Ppeak[(16.0±1.7)cmH2O vs(14.7±1.7)cm H2O]、Pplat[(12.4±1.6)cm H2O vs(11.4±1.3)cm H2O]、Raw[(16.9±2.9)cm H2O·L-1·S-1 vs(12.6±2.4)cm H2O·L-1·S-1]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于肺功能正常的低体重患者,当呼吸频率设为12次/min时,按8 mL/kg校正体重设置初始潮气量较为合适.
作者:沈颖彦;徐佳;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