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秋红
分析对比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的效果.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掌骨骨折患者110例,将其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研究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与克氏针相比,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疗效更为肯定,可以有效提高手功能恢复效果,促使骨折快速愈合.
作者:董灵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将我社区门诊收治的164例糖尿病确诊病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菜单式”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观察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健 康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8.8%和96.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7.8%和8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菜单式”健康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值得在社区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永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应用阿莫西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及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每位患者的用药时间、给药途径、药物剂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药物原理.给药1~7d产生不良反应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并且采用口服给药方式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静脉滴注途径应用(P<0.05),而在不良反应类型分析中,过敏反应是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其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阿莫西林是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但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恰当的给药途径并控制患者用药时间,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一般状态,降低阿莫西林的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观察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纳入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28例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2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2.6±10.5)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术后住院时间为(64.5±4.1)d.术后对28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3个月时28例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5.0%,SF-36量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为(52.9±3.9)分,随访6个月时28例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9%,SF-36量表评分为(64.5±4.1)分.28例患者两个随访时间点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SF-36量表评分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风险小,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对比Vitapex糊剂与传统根充糊剂治疗儿童根尖周炎的疗效.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0例根尖周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对照A组(53例)、对照B组(52例),研究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对照A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对照B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9%、急性反应发生率9.1%,对照A组总有效率81.1%、急性反应发生率18.9%,对照B组总有效率80.9%、急性反应发生率19.1%.研究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传统根充糊剂,Vitapex糊剂治疗儿童根尖周炎效果更为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鲁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内机械性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NIHSS得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得分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得分情况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可迅速改善患者血流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胡赞;康友根;曾瑛;方志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价值.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2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将本研究中的12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则选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持续1w;试验组患者则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几天好转后,变为口服用药.治疗1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皮疹、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并发症状的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16%,两组结.果比较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有效消灭支原体,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维维;赖燕;冯圣芳;李亚;何善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20mg/d,治疗组患者40mg/d.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肝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优于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部肿块患者58例,比较58例患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颈部肿块中,炎性肿块43例,新生物肿块12例,先天性肿块1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炎性肿块41例,新生物肿块13例,先天性肿块4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相符的有54例,相符率为93.1%.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能够有效诊断颈部肿块患者的病情,且诊断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且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分凤;廖俊;彭正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分析NCPAP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体会.选取我院重症肺炎患儿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2月~2015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沐舒坦治疗,观察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HR、PaCO2、PaO2、PaO2/FiO2指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后的HR、PaCO2、PaO2、PaO,/FiO2指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给予重症肺炎患儿采用NCPAP治疗方式,不仅有效改善患儿HR、PaCO2、PaO2和PaO2/FiO2指标,还能增加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作者:许长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我院出生的100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0例.两组早产儿在出生后均人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对早产儿进行静脉营养注射、保温处理、预防感染处理,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进行输氧,对于干预组的早产儿医护人员要配合家长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干预内容包括进行运动训练、肌肉按摩以及一些早期教育等等,而常规组的50例早产儿则采用常规的喂养方法,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发育情况.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患儿1岁时,干预组仅1例早产儿出现脑性瘫痪,发生率为2.0%,而常规组有4例早产儿出现脑性瘫痪,发生率为8.0%,对比可知,干预组脑性瘫痪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早产儿2岁时发现,干预组2例脑性瘫痪患儿均属于轻度脑瘫,而常规组的4例脑性瘫痪患儿有2例属于为轻度,1例为中度,1例为重度.早期综合干预对于早产儿脑性瘫痪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黄子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Alc、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丹丹;李湘;李毅芳;张海涛;夏萃;刘薇;胡宇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MRI影像特征及临床表现,为今后该病的及早诊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笔者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所在医院确诊为RESLES的儿童患者,回顾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总结RESLES诊断中MRI特点.结果 本组10例患儿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抽搐、嗜睡;病原学检查发现2例患儿为HRV,2例患儿为MP,1例患儿为INFA;脑脊液均无异常状况;电解质检查发现4例患儿为低钠;脑电图主要表现为各导弥漫性波及枕区背景波偏慢;住院时间为(5.6±1.2)d;预后评估均为良好.首次MRI病灶部位主要为胼胝体压部,1例患儿伴有半卵圆中心受伤;DWI提示弥散受限,呈高信号,T1WI主要呈稍低信号,1例无明显异常;T2WI主要为稍高信号,1例为高信号;1例为MERSⅡ型,其余均为Ⅰ型.治疗后复查均提示病灶部位异常信号消失.结论 RESLES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I检查具有一定特征,能用于评估疗效和预后.
作者:黄正旺;王文新;钱向东;常莎;郑晓昀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诊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选择妇炎康实行医治,研究组选择少腹逐瘀汤实行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医治效果.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腹部疼痛评分、腰骶部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下腹部疼痛评分、腰骶部疼痛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少腹逐瘀汤进行医治,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使用.
作者:窦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和疼痛护理,于术前0.5h、术后24h测定患者疼痛程度、部位、性质以及睡眠质量.观察组患者由疼痛管理组进行干预,同样于术前0.5h、术后24h测定患者疼痛程度、部位、性质以及睡眠质量.两组患者在术前半h疼痛程度,对照组疼痛值为(1.19±0.99)分,观察组患者疼痛值为(1.18.±0.86)分,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h平均疼痛程度及疼痛剧烈程度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疼痛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除睡眠时间外,两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各因子及总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建立疼痛管理组科学、规范的控制患者疼痛,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洪丽华;朱小英;徐红玲;陈弋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分析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80例行疝气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儿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周吉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9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自入院起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缩短,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路径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 意度.
作者:曾莹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选取38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患者,依次行常规X线平片检测、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曲面重建,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的总检出率、完全线性骨折检出率、不完全性骨折检出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常规X线平片诊断出12例,其准确率为31.58%;多层螺旋CT检测出37例,其准确率为97.37%.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诊断肋骨微细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詹智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回顾性分析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氧氟沙星给药的途径、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出现的临床症状.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用药剂量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4,P<0.01,P<0.001).左氧氟沙星用药后患者机体不良反应中,皮肤系统占31.58%、消化系统占42.11%、心血管系统占7.02%、中枢神经系统占19.30%.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皮肤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临床用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尽量避免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密切关注用药剂量与用药时间,从而减少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刘红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溃疡性穿孔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胃溃疡性穿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5例,腹腔镜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开腹组行开腹胃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肠鸣音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且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开腹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较开腹手术疗效更佳,其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治疗胃溃疡性穿孔时应首选腹腔镜手术,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许乙威;贾举闻;梁世妙;许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