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费梦;范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多囊卵巢综合征, 妇科, 治疗
摘要:分析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诊断结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120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62例.两组患者在准确诊断后均给于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台疗前后相关性激素水平和卵泡数目变化情况.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T、LH、FSH水平及卵泡数目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下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测定在预测早产中的价值研究

    探究超声下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测定在预测早产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往我院分娩的38例孕妇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早产分为对照组(足月分娩)20例和研究组(早产)18例,分析超声下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测定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组宫颈长度、宫颈内口宽度、宫颈Bishop评分、宫颈指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下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能够准确预测早产发生几率且重复性好,可以作为预测早产的观测指标在临床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阳子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腹膜透析,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比两组患者腹膜炎发生概率以及腹透液培养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腹透液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合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罹患腹膜炎的概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子阳;曹迅;陈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急诊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则应用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观察对比麻醉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麻醉持续时间多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前、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麻醉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均具有镇痛、麻醉效果,但是舒芬太尼手术镇痛、术后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及安全性等方面均优于芬太尼,更适合在神经外科手术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乳腺钼靶诊断乳腺癌的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乳腺钼靶诊断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的3月收治的10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实施钼靶X线摄片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另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确诊为乳腺良性病变的女性以及健康女性各10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分别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并计算其单独或联合应用时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 血清肿瘤标志物与乳腺钼靶单独或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68.0%、80.0%、90.0%,特异性分别为79.5%、71.0%、80.0%,准确度分别为75.7%、74.0%、83.3%,可见联合诊断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独诊断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钼靶诊断乳腺癌有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为乳腺癌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贾举闻;黄远生;葛麟;付峥;翁伟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超声造影对肝脏小结节病变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小结节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CT检查证实肝脏至少存在1个小结节病变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2例患者的肝脏小结节病变实施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将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超声造影诊断42例患者肝脏小结节病变的准确率为88.1%,敏感性为92.5%.经观察发现超声造影诊断肝脏恶性小结节病变和肝脏良性小结节病变的开始增强时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诊断肝脏恶性小结节病变的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均明显早于诊断肝脏良性小结节病变(P<0.05).良、恶性肝脏小结节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存在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 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小结节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敏感性,且无创、经济,值得各大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彭勇进;李土惠;吴文芳;郑国连;陈明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辅助性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对照分析

    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辅助性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对象来自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88例,以双盲法为原则将88例患者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辅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用量为30mg,研究组用量为150mg.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老年肺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的94.4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疗效确切,特别是大剂量应用可以有效发挥出溶解黏液的作用,安全性高,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陈顺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60例良性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以后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残余的尿量、大的尿流率和IPS-S的评分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切除的组织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耗时、手术结束后发生暂时性的尿失禁几率与三个月以内发生尿道狭窄的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选择剜除手术医治效果良好,且和电切手术相对比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与切除的组质量上优势更大,值得应用.

    作者:欧阳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观察

    选取10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54±5.87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2±9.64d.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为76.12±10.28分,对照组为56.84±11.7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对于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时间,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疗效分析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9.09%,有1例治疗无效,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73%,有8例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原清除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单用,在临床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闵馥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社区全科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探讨

    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社区门诊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门诊治疗和自我管理)和观察组(社区金科医生的持续社区管理干预)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以及患者的完全依从率分别为97.14%、91.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6.54,7.92;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6.58±1.16)mmol/L、(7.65±1.93)%、(4.09±0.75)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2.83,9.63,13.57;P<0.05).社区全科医生的干预能够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更清楚认识自身疾病,从而达到更优良的血糖控制效果和目标.

    作者:胡忠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结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贫血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选择同一时间段内健康体检的80例非贫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人员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在MCH以及MCV方面,对照组高于其余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RBC、Hb以及RDW方面,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以及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RBC、RBC/MCV方面,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以及对照组之间有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检验血液中的不同指标可明确诊断贫血,同时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区分鉴别不同的贫血类型,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颈部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部肿块患者58例,比较58例患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颈部肿块中,炎性肿块43例,新生物肿块12例,先天性肿块1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炎性肿块41例,新生物肿块13例,先天性肿块4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相符的有54例,相符率为93.1%.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能够有效诊断颈部肿块患者的病情,且诊断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且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分凤;廖俊;彭正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胃乐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56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分析胃乐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疗效.入院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5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禁饮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血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胃乐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溃疡愈合疗效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6.4%、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疗效分别92.8%、71.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进行胃乐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临床止血率及消化溃疡治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作者:蒋志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长尾粗叶木蒽醌类物质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用长尾粗叶木蒽醌类中的虎刺醇-11-甲醚(Las-1)、长尾粗叶木苷B(Las-3)、虎刺醇-3-0-β-D-樱草糖苷(Las-4)、长尾粗叶木素A(Las-32)4个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段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人小细胞肺癌株(A549)进行干预,用MTT法检测上述四个化合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确定其对细胞干预的高浓度、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免疫荧光双染色观察早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形态变化.DNA提取检测凋亡情况.Las-1、Las-3、Las-4、Las-32四个化合物对A549细胞的影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10.2%)(P<0.05);免疫荧光观察到了凋亡细胞各个时期的形态;提取实验组细胞DNA,电泳呈现细胞凋亡特征性“梯状”条带图谱.长尾粗叶木提取物中4个化合物对A549细胞株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瑾;杨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作用研究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作用.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45例.按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分为两组,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低血糖症发生情况及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工作能力.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低血糖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工作能力明显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症发生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潘炜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系统地研究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应用心脏彩超的实际价值.2014年7月~2015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心电图诊断方法,而观察组则使用心脏彩超诊断方法.对比两组ST-T改变和E/A<1的检出率.经诊断,观察组中,ST-T改变的检出率是87.5%,E/A<1的检出率是85.0%,而对照组的ST-T改变的检出率是70.0%,E/A<1的检出率是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脏彩超在冠心病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诊断的检出率,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可普及应用.

    作者:俞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内机械性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NIHSS得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得分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得分情况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可迅速改善患者血流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胡赞;康友根;曾瑛;方志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分析研究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4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全部通过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手术之后的治疗情况,其中包括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以及后缘高度压缩率,通过脊髓损伤分级标准,对患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的脊髓损伤情况实施分级,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0例患者后凸畸形矫正效果佳,没有发生椎体高度降低患者,患者的椎间隙情况良好,没有出现螺钉断裂以及错位现象,其中3例患者螺钉发生轻微松动现象;手术之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后缘高度压缩率以及矢状面Cobb角显著好转;患者治疗之后脊髓损伤分级情况与治疗之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方式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椎体高度得到恢复,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提高脊柱稳定性,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荣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的疗效观察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肝内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观察组进行肝段切除术治疗,对对照组进行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28/41),观察组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内结石患者采用肝段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黎细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予以胰岛素泵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够减少血糖达标所用时间,降低胰岛素使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春雄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