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60例疗效观察

王莉;杨峰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加味麻杏石甘汤, 中药
摘要:探讨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各项中医证候积分.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78例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情况及房角深度和中央前房深度;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浅前房、后发性白内障、角膜水肿、结膜滤过泡渗漏及虹膜纤维素样渗出6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中央眼房深度和房角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林树燕;邹桂年;吴志群;吴庆伟;刘志伟;曾旭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观察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的效果.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78例急性心梗及院前心脏骤停的病患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实施急诊介入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两组病患再次休克、诱发出血及心率衰竭的发生率皆比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则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于合并院前心脏骤停的急性心梗病患选择急诊介入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普及.

    作者:陈莉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机对急性肾损伤(AKI)重症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机对急性肾损伤(AKI)重症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急性肾损伤重症RIFLE分期诊断标准为依据,择取69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ECRRT组,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B组(LCRRT组,延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详细对比两组肾功能恢复及死亡情况.结果 A组肾功能恢复率(47.22%vs 21.21%)显著高于B组,且死亡率(27.77%vs 60.60%)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由多因素分析提示,LCRRT、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属于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院内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推行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能有效调节患者肾功能,改善其预后,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陈正道;陈顺平;林秋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确诊治疗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胰岛双胍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40例,二甲双胍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胰岛双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采用新生儿窒息评分(Apgar)评估新生儿窒息情况,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前,胰岛双胍组和二甲双胍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前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双胍组患者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前者Apgar得分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彩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手术室护理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与评价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环切术(TST)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于我院行TST手术治疗的120例痔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给予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疼痛情况与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术期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娟;刘平;张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给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相关性胃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L-17、IL-6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IFN-γ 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8.6%,与观察组的9.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58.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7%,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改善胃溃疡症状,且安全性高.

    作者:庄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静脉化疗与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对于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对比分析

    探讨静脉化疗与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的毒副作用与近期疗效.择取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采取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的50例作为A组,静脉化疗栓塞的50例作为B组,观察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与毒副反应.A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优于B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性(P>0.05).对于宫颈癌患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的效果较静脉化疗显著,且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借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万钟;周锋;梁立华;于晓黎;潘达超;钟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乳腺粘液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8月经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粘液腺癌患者病历资料15例,其中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10例,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5年存活率结合病历分析并对预后情况进行随访,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2)的表达量.结果 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与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在年龄、就诊时间、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和临床分期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转移率为10.0%(1/10),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转移率为80.0%(4/5),两种类型之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ER、PR、C-erB-2阳性率分别为70.0%、80.0%和10.0%,混合型ER、PR、C-erB-2阳性率分别为80.0%、60.0%和40.0%,两种类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年生存率混合型显著低于单纯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结转移状态可能是乳腺粘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单纯型粘液腺癌较混合型腋下淋巴结转移率低,其预后相对于混合型粘液腺癌较好.

    作者:薛志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素水平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素水平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分别为地佐辛硬膜外镇痛组(D1组)、地佐辛静脉镇痛组(D2组)及哌替啶对照组(C组).D1组:应用罗哌卡因100mg+地佐辛20mg稀释至100ml进行硬膜外镇痛;D2组:应用地佐辛20mg+托烷司琼5mg稀释至100ml进行静脉镇痛;C组:采用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记录术后3、6、12、24、36、48 h的VAS疼痛评分、产前及产后12、24、36、48h的泌乳素水平、新生儿哺乳后12h、24h、36h、48h的神经行为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在术后3、6、12、24、36、48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D1组和D2组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1和D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前及产后12、24、36、48h血清泌乳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哺乳后12、24、36、48h的神经行为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影响产妇泌乳素水平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术后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锋;吴婉华;胡茂研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肺力咳合剂佐治儿童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

    研究口服肺力咳合剂辅佐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将确诊的9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8例口服肺力咳合剂辅佐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溴已新葡萄糖葡萄糖注射液静脉输注辅佐治疗,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肺部中细湿啰音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观察组在咳嗽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发热持续时间、肺部中细湿啰音持续时间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肺力咳合剂口服辅佐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满意.

    作者:陈二明;谢红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行早期ICU监护治疗的效果

    研究早期ICU监护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选取ICU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对照组入院后行常规模式治疗,观察组则在入院后进入ICU进行监护治疗,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轻度或中度残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死亡率为6.0%,观察组分别为36.0%、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重症颅脑损伤行早期ICU监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凤萍;梁伟灿;叶文华;罗健成;张宗绵;梁福攸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管理及价值评估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莲花社康中心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情况,以及患者的血压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改善情况,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习惯改善状况吸烟、酗酒15.22%(7/46)、合理饮食91.30%(42/46)、适量运动93.48%(43/46)优于对照组吸烟、酗酒34.78%(16/46)、合理饮食73.91%(34/46)、适量运动71.74%(33/46);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改善,观察组舒张压(80.25±7.55)mmHg和收缩压(122.25±12.50)mmHg)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90.45±8.50)mmHg、(142.15±15.55)mmHg;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上,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采用护理管理模式,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状况,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刘细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研究

    探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选择接诊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38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术前均采取B超与MRI诊断,观察记录两者诊断结果,并对比分析,同时总结B超诊断图像情况.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9.47%,MRI为92.11%,两种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超、MRI联合对各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单纯B超、单纯MRI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采取B超诊断可取得与MRI诊断相似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易松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限制性输液复苏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中随机选出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常规输液组和限制性输液组,其中常规输液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输液复苏,限制性输液组患者则行限制性输液复苏,就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输液量等指标展开对比研究.治疗后6、12h限制性输液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值(AST、TBIL、GGT、BUN、Cr)均低于常规输液组(P<0.05);限制性输液组患者的总输液量、输血量均比常规输液组少,且其在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呼吸窘迫发生率上均比常规输液组低(P<0.05);但两组患者在开始复苏时间和开始手术时间上差异不明显(P>0.05).对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行限制性输液复苏是可行的、安全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肝肾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麦翠英;曾筱蓉;闫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影响分析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OP)临床效果的影响.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评估两组临床干预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73%)高于对照组(81.82%);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对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脑外科脑动脉瘤患者中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MMP-2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60%)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更高,P<0.05.(2)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MMP-2水平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结论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对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邱子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远期疗效的观察

    将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术后妊娠结局、肌瘤复发与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妊娠结局、肌瘤复发与残留等远期疗效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手段,在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能够取代开腹手术.

    作者:刘合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膜透析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院外延续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过渡期护理干预的方式.两组出院6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比较,组间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6个月后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采用过渡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曹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GP方案对比T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化疗采用GP方案和TP方案的疗效.方法 纳入收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随机分为GP组和TP组各31例.GP组给予GP方案进行化疗,TP组采用T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GP组、TP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1.92%、58.06%,TP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GP组、TP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77.4%,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QOL、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TP组QOL、VAS均明显优于GP组(P<0.05).结论 相对于GP化疗方案,TP方案疗效更佳,毒副反应未见增加,且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作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江涛;王伟;钟海鸣;吴昱冶;陈景胜;莫淑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普外科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08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情绪、 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观察组在术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手足抽搐、管道脱落、疼痛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杨根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