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中随机选出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常规输液组和限制性输液组,其中常规输液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输液复苏,限制性输液组患者则行限制性输液复苏,就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输液量等指标展开对比研究.治疗后6、12h限制性输液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值(AST、TBIL、GGT、BUN、Cr)均低于常规输液组(P<0.05);限制性输液组患者的总输液量、输血量均比常规输液组少,且其在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呼吸窘迫发生率上均比常规输液组低(P<0.05);但两组患者在开始复苏时间和开始手术时间上差异不明显(P>0.05).对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行限制性输液复苏是可行的、安全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肝肾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麦翠英;曾筱蓉;闫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钬激光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将收治的11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试验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一次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及并发症的差异.试验组一次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分别为89.5%、96.5%,高于对照组的70.2%、7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较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佳,具有较高的碎石率及排石率,并发症也较少,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林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索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和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在治疗良性乳腺肿物中的价值差异.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中随机抽取出9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瘢痕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8%,P<0.05.在良性乳腺肿物的根治术上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早日康复,该术式安全性高,对患者的创伤小,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该术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作者:黄梅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将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术后妊娠结局、肌瘤复发与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妊娠结局、肌瘤复发与残留等远期疗效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手段,在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能够取代开腹手术.
作者:刘合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本院接收的80例输卵管卵巢异位妊娠患者,行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作2组,分别使用不同术式进行治疗,腹腔镜组4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程、出血量、出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2年再次受孕率.腹腔组平均术程、出血量和出院天数均较对照组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22.50%,前者并发症较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内再次受孕率分别为67.50%、37.50%,腹腔镜组受孕率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输卵管卵巢异位妊娠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术疗程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术后生育功能,推荐应用.
作者:黄芳;梁依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价值.选取收治的中耳炎患者120例,时间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干耳率、复发率、听力恢复率.两组术后干耳率、复发率、治愈率、听力恢复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听力恢复.
作者:吴世安;陈振清;吴美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72例,均进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标准,对其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FSE T1WI、FSE T2WI序列诊断的敏感度均较高,但FSE T1WI序列诊断的特异度高于FSE T2WI(P<0.05);本组患者中半月板损伤34例,韧带损伤32例,骨损伤6例.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MRI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鲁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小创伤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对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的治疗效果.选取126例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创伤DHS内固定,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优良率(82.54%)明显高于对照组(68.25%,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创伤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茂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足月分娩22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A1组:126例孕妇自然临产,进行阴道试产,A2组:100例择期再次剖宫产.另选取同期非疤痕子宫妊娠产妇202例作为对照组,再分为B1组:进行阴道试产孕妇100例,B2组:因各种因素首次剖宫产孕妇102例.A1组阴道试产成功率75%,B1组阴道试产成功率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1组与B1组成功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总产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阴道产钳助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组与B2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总手术时间、切口延伸及盆腔粘连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2组高于B2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有良好的医患沟通,严密观察产程,具备应急抢救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韦亚;孟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某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43例未形成脑梗死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均行颈部血管彩超和DSA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为主,联合检测吻合率为76.47%;颈动脉重度狭窄吻合率与其他类型相比明显较高(P<0.05);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发生部位以椎动脉起始段为常见,联合检测的中度狭窄吻合率(42.86%)与其他类型相比明显较高(P<0.05).DSA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在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评估中应用效果显著,对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以及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梦迪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解剖钢板治疗鹰嘴骨折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38例鹰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试验组,各1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克氏针治疗,试验组则行解剖钢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关节功能评分为(91.22±3.1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2±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鹰嘴骨折行解剖复位治疗,不仅能减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还能改善关节活动情况,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肖红彬;李忠僖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抽选106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划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仅接受肌瘤剔除术治疗,后者同时还联合曼月乐宫腔置入,完成治疗后观察12个月,通过干预前后患者痛经VAS评分、月经量及子宫体积等的变化来综合分析疗效.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痛经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在治疗12个月痛经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12个月,研究组的月经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少、子宫体积则明显更小(P<0.05).子宫腺肌瘤给予曼月乐宫腔内置入并肌瘤剔除术可改善痛经,减少月经量并缩小子宫体积,疗效显著,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静脉化疗与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的毒副作用与近期疗效.择取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采取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的50例作为A组,静脉化疗栓塞的50例作为B组,观察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与毒副反应.A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优于B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性(P>0.05).对于宫颈癌患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的效果较静脉化疗显著,且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借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万钟;周锋;梁立华;于晓黎;潘达超;钟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额颞大骨瓣开颅加人工脑膜减张修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选取诊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及颞肌下减压术,术中硬脑膜敞开不予缝合,治疗组采取额颞大骨瓣开颅,术中应用人工脑膜减张缝法修补硬脑膜缺损,观察两组预后情况.治疗组良好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0.00%(35/50)、96.00%(48/50),对照组分别为42.00%(21/50)、78.00%(39/50),治疗组良好率和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颞大骨瓣开颅加人工脑膜减张修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杨铁;刘俊辉;柯胜蓝;罗家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8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实施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并研究患者的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水平、脉搏氧饱和度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在置管即刻、拔管即刻时的血压、心率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时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水平、脉搏氧饱和度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从患者的腹胀、 返流误吸、 咽喉痛、 呛咳发生情况上看,观察组分别为10.71%、2.38%、3.57%、1.19%,对照组分别为9.52%、3.57%、17.86%、16.67%.两组患者在咽喉痛、呛咳发生率上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而言,采用喉罩麻醉,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着较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锦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采用Meta分析评价益生菌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通过检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各大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国际Conhrane数据库中的有关应用益生菌治疗肠文献和论文,并依照一定标准进行筛选,选取其中的10个随机分组对照试验,共计患者852例,然后对其进行数据学Meta分析,本次采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是RevMan 5.0.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RR=1.10,95%CI(1.01,1.25),P=0.005];腹泻改善情况,两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12,95%CI(1.05,1.25),P=0.0005];腹痛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总体具有统计学意义[RR=1.09,95%CI(1.02,1.20),P=0.003];腹胀改善情况,两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96,1.22),P=0.1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总体差异不大[RR=1.20,95%CI(0.65,2.40),P=0.50].经过Meta分析,益生菌制剂在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方面有一定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腹泻、腹痛的情况,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德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对本院2002年3月~2016年6月确诊克罗思病(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CD病例48例,入院拟诊CD31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和腹部肿块为主,分别占98%、70.8%和18.8%;其他还有瘘管形成、消化道出血、肛周脓肿等表现.病变多见于回肠末端及其邻近结肠.病变均呈节段性,有纵行溃疡27例(56.3%),粘膜鹅卵石样改变11例(22.9%).病理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2例(4.2%),CT小肠造影见梳状征10例(20.8%).CD无特异临床表现,误诊率高.结肠镜检查是回肠末端和结肠病变主要的诊断方法,其次消化道钡餐和CT小肠造影简单经济,对早期诊断小肠CD也有重要价值.确诊CD不依赖于病理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X线钡餐、CT小肠造影、内镜及病理综合判断.
作者:王爱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部分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缝合挂线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改良术式治疗部分马蹄型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庆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分析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对象选自我院产科收治的晚期妊娠产妇48例,按照引产方案的不同,将所有入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给予对照组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组产妇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进行引产.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宫颈成熟度以及引产效果.观察组的Bishop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引产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经分析,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进行引产,不仅能明显促进产妇宫颈成熟,还能显著提高产妇的引产成功率.
作者:梁依斐;黄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8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资料72例,采取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呋塞米片、厄贝沙坦片(安博维)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前提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记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差异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4w之后的血浆FXa、FⅡa活性、D二聚体浓度以及FIB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FXa活性和D二聚体浓度下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尿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尿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变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肾功能改变对比不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观察组中一共发生皮下瘀斑患者5例.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通过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临床使用更加便捷,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运斗;李大勇;田俊玮;李萌;黄映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低剂量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准确性的临床分析.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接诊有肺部病变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螺旋CT检查,且均给予低剂量(120kV、25mAs)和常规剂量(120kV、200mAs)检查,以病理对照为金标准,统计分析不同剂量螺旋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情况.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76例,肺癌24例,常规剂量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67%、96.05%、95.00%,低剂量螺旋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33%、93.42%、91.00%,,二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基本相同,且与病理检查无显著差异性(P>0.05).低剂量螺旋CT可有效诊断早期肺癌,可确保其诊断准确性,但可降低接受剂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景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骨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58例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两组患者手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术后7d,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例数观察组6例(10.3%),对照组14例(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影响,而硬膜外麻醉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也低于全身麻醉.
作者:曾小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成功进行冠脉支架植入并复查冠脉造影者70例冠心病临床资料.根据支架内再狭窄直径≥50%,将其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并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子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研究2型糖尿病为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成立.70例共植入97枚支架,其中23例(31枚)发生支架内再狭窄,6个月再狭窄率为32.85%.无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男性分别占68.9%和69.8%(P<0.05).两组平均年龄(47.5±11.4岁).高血压患病率(58.9%VS 65.6%),高血压分级、高血压年限、吸烟、入院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再狭窄组糖尿病患者19例占82.6%,无再狭窄组只有13例占27.6%(P<0.05);再狭窄组的入院空腹、餐后血糖水平为7.10±1.56mmol/L、13.90±1.56 mmol/L,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空腹、餐后血糖5.14±0.82mmol/L、7.2±1.26m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是再狭窄危险因素,多支血管病变可能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2型糖尿病是支架内再狭窄有力的预测因子.
作者:曾紫微;周竹花;刘继文;王新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5月我院确诊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2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腹腔微创组和传统开腹组,每组60例,传统开腹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微创组患者给予腹腔微创结肠癌根治术治疗,随访5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及5年内生存情况.腹腔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微创组和传统开腹组患者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对结肠癌患者的创伤,有利于加快患者身体恢复,且可确保远期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焯成;林旭;林智文;涂吉利;周少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两种干燥方法用于简易呼吸器储气袋的干燥效果,以便选择佳的干燥方法.将简易呼吸器储气袋按回收日期分为单、双号,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为试验组,每组各随机抽取50个样品.对照组简易呼吸器储气袋采用直接烘干机干燥方法,试验组简易呼吸器储气袋先用95%酒精干燥,然后再次进行烘干机干燥.比较两组简易呼吸器储气袋在全自动烘干机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设定统一温度为55℃),分别所需的干燥时间.95%酒精干燥后再次使用烘干机干燥法干燥,所需时间(35min)明显短于直接烘干法(75min).两种干燥方法检测合格率比较,试验组简易呼吸器储气袋内面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内面合格率为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酒精干燥后再次烘干机干燥方法优于直接烘干机干燥方法.
作者:李颖珠;于凤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PCNL患者,运用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评估.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患者的S.T.O.N.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和重度两种类型并发症患者S.T.O.N.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CNL患者病情评估中,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预测和评估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朗峰;李德朝;卢树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6例设为观察组,另将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观察组中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TC、TG、HDL和L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TC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呈明显相关性(P<0.05);TG、HDL、LDL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与血脂水平呈明显相关性(P<0.05).胃癌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且血脂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曾筱怡;何蓉;张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索背侧粉碎性C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背侧双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差异.在我院收治的背侧粉碎性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出10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背侧双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57%比对照组的8.16%低,但差异不大,P>0.05.对背侧粉碎性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背侧双钢板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手术操作简单,但是外固定支架治疗也具有一定优势,临床医师应合理选择固定方法.
作者:谢勤;简永旺;邹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分收集2014年4月~2016年3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经专科医师确诊为头颈部非甲状腺肿瘤的病人72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放射治疗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在接受放疗前、放疗完成后,治疗完成6个月以及治疗完成1年后,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四碘原氨酸,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变化情况.治疗完成6个月后和一年后发现促甲状腺激素逐渐升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四碘原氨酸的含量不断降低,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含量变化不明显,但是所有研究对象没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降低的临床症状.对患有头颈部肺甲状腺肿瘤的病人实施放射治疗,会导致该病人出现轻度的甲状腺功能伤害,但是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所以定期为头颈部非甲状腺肿瘤的病人实施甲状腺功能的测定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剑波;梁全琨;韦正波;李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择2014年4月~12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正规产检且在我院分娩的30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后6个月对产妇实施盆底肌力强度检测,将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产妇分为尿失禁组,未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产妇分为非尿失禁组,应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预测模型对产妇盆底肌力强度进行检测,并分析盆底肌力强度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存在的相关性.在盆底肌力强度、尿失禁症状、慢性咳嗽症状等比较上,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孕前有尿失禁、孕期出现新发尿失禁、盆底肌力强度等均会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产生影响,对其发生具有预测作用,其中,盆底肌力强度的预测作用显著.通过应用预测模型可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筛选,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对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收集近几年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68例进行研究,以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行单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大部分切除,试验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两组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试验组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复发与二次手术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住院天数、喉返神经受损、手脚麻痹情况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优势与不足均较为明显,从长期生存质量与手术安全性考虑,应有选择性的应用全切除术.
作者:何炎;蔡泽云;李建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尿道手术切除前列腺增生组织.结果有效率为86.76%,无效率为13.24%.经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经尿道手术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术后过程简单,经历时长较短,术后患者因手术所承受痛苦较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来推广.
作者:吕高飞;文曙光;曾春明;李羽佳;蒋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84例肾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性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六周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70.8±8.3),术中出血量(66.7±6.8)mm,结石取尽39例(92.86%),并发症3例(7.14%);对照组接受治疗后,手术时间(100.5±8.9),术中出血量(111.2±9.2)mm,结石取尽24例(81%),并发症8例(19.05%).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肾结石在时间上更短,出血量较少,恢复效果更好,并发率较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新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耳鼻喉科行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200例慢性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并鼻息肉患者,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及鼻黏膜恢复时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鼻黏膜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一种较好的方法,且手术出血量少,加快鼻腔鼻窦黏膜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蔡富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观察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的效果.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78例急性心梗及院前心脏骤停的病患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实施急诊介入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两组病患再次休克、诱发出血及心率衰竭的发生率皆比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则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于合并院前心脏骤停的急性心梗病患选择急诊介入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普及.
作者:陈莉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评价DHS、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纳入收治的7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实施DHS固定治疗,B组实施PFNA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B组手术时间较A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获得6个月的有效随访,术前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B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A组(P<0.05).DHS、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PFNA固定的效果更加确切,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晨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140例输卵管堵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年妊娠率.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妊娠率高于对照组.输卵管堵塞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对患者后续妊娠无严重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初专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分析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诊断胎儿手足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08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孕妇11386例作为研究对象,2008年5月~2011年4月行常规超声检查孕妇5697例为对照组,2011年5月~2015年5月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增加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孕妇5689例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检查结果.观察组手足畸形显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足畸形并发其他系统畸形超声显示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52.17%,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丽君;熊大明;熊大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有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的儿童患者194例,分别进行多道睡眠监测和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种方法患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多到睡眠检查结果为单纯鼾症的6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度患者为35例,中度患者为42例,重度患者为111例.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结果为单纯鼾症的6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度患者为32例,中度患者为4例,重度患者为113例.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数据接近,两种检查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中可模拟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具有操作简便,患儿依从性好的特点,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明昊;田爱民;刘冰;程良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分析加长Gamma3髓内钉闭合复位在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48例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动力髋螺钉,观察组术中采用加长Gamma3髓内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关节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显著(P<0.05).加长Gamma3髓内钉闭合复位在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骨折端愈合,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梁嘉均;叶劲;邹仲兵;吴锋;王华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诊的5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设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常规的电子胃镜检查,通过采集血清,对其进行系统的幽门杆菌抗体检测.给予观察组患者抗HP三联疗法正规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胃镜检查阳性率、胃粘膜组织病理检查阳性率、血清抗HP抗体阳性率均较高,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为(41.2±3.5)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0.6±5.1)分,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能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龙;江丽君;陶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3年之前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一组,采取传统助产服务模式;并选取2015年1月~8月收治的200例产妇,选取助产综合服务模式.观察指标:(1)自然分娩率;(2)会阴侧剪率;(3)母乳喂养率;(4)产妇满意度.结果:(1)自然分娩率从2013年前30%到2015年上升到60%(P<0.05);(2)会阴侧剪率从2013年前80%,到2015年会阴侧剪率降低到27%,同时无发生III及以上的会阴裂伤,新生儿产伤少(P<0.05);(3)母乳喂养率从2013年前70%到2015年上升到90%(P<0.05);(4)产妇满意度2013年前80%到2015年上升到93%以上(P<0.05).运用助产综合服务模式对促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剪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的作用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邵雪玲;官红梅;冯志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结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67.6%,对照组显效7例,总有效率为44.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因其不同的解剖特征以及病理生理特点,所以就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并且根据患者情况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陈运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选择接诊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38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术前均采取B超与MRI诊断,观察记录两者诊断结果,并对比分析,同时总结B超诊断图像情况.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9.47%,MRI为92.11%,两种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超、MRI联合对各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单纯B超、单纯MRI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采取B超诊断可取得与MRI诊断相似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易松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期和稳定期患者各10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COPD患者血清钙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急性期与稳定期患者的血清钙水平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COPD患者血清钙与肺功能相关指标呈现正相关;COPD患者血清钙水平低于正常水平,且与肺功能呈现正相关.由于钙元素可调节机体的细胞活性,因此COPD患者血清钙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COPD病情程度.
作者:曹建存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对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突发性耳聋中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选取接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1%利多卡因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平均听域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突发性耳聋采取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听力,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商海明;刘香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选用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等量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治疗组血压、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及24h尿蛋白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临床上接受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肾功能有所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立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给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相关性胃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L-17、IL-6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IFN-γ 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8.6%,与观察组的9.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58.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7%,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改善胃溃疡症状,且安全性高.
作者:庄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组(RF组)(n=30),R组腰麻药物为14mg罗哌卡因,RF组腰麻药物为12mg罗哌卡因联合10g芬太尼.记录产妇手术期间麻醉效果、麻醉并发症和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与R组比较,RF组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效果好,麻醉并发症少.
作者:尹显和;贺丙华;肖旭;刘芳;银晓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三联Hp根除治疗,治疗一周后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溃疡直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溃疡直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曾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接受胺碘酮治疗的快速性心率失常患者67例,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将67例患者分为常规组(32例)和胺碘酮组(35例).常规组给予止痛、吸氧等常规治疗,口服普罗帕酮150 mg,3次/d.胺碘酮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注射适量胺碘酮,总疗程为8w、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动脉压、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等情况.经过治疗,胺碘酮组患者的心率和动脉压改善情况较常规组大,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等均较常规组低(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胺碘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常规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率失常的有效率较高,能有效改善心率和动脉血压,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冯杰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将复合氨基酸在氢氧化钠条件下与硫酸铜反应得到复合氨基酸-铜配合物,再采用倍比稀释考察复合氨基酸-铜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复合氨基酸与复合氨基酸-铜配合物对上述菌的MIC(mg/ml)分别为1(0.5)、0.5(0.25).抗菌效果为复合氨基酸-铜>复合氨基酸,由此说明复合氨基酸-铜抗菌效果良好,明显高于复合氨基酸.
作者:吴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观察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血压、血糖等因素的影响.选取经临床诊断确诊为Ⅱ型糖尿病,且体重指数(BMI)≥28kg/㎡的肥胖患者58例,给予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58例完成治疗后,体重、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二甲双胍能有效控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体重.
作者:闵捷;吴颖;段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确诊治疗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胰岛双胍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40例,二甲双胍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胰岛双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采用新生儿窒息评分(Apgar)评估新生儿窒息情况,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前,胰岛双胍组和二甲双胍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前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双胍组患者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前者Apgar得分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彩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素水平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分别为地佐辛硬膜外镇痛组(D1组)、地佐辛静脉镇痛组(D2组)及哌替啶对照组(C组).D1组:应用罗哌卡因100mg+地佐辛20mg稀释至100ml进行硬膜外镇痛;D2组:应用地佐辛20mg+托烷司琼5mg稀释至100ml进行静脉镇痛;C组:采用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记录术后3、6、12、24、36、48 h的VAS疼痛评分、产前及产后12、24、36、48h的泌乳素水平、新生儿哺乳后12h、24h、36h、48h的神经行为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在术后3、6、12、24、36、48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D1组和D2组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1和D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前及产后12、24、36、48h血清泌乳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哺乳后12、24、36、48h的神经行为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影响产妇泌乳素水平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术后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锋;吴婉华;胡茂研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氮卓斯汀片与曲安奈德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氮卓斯汀片联合曲安奈德鼻喷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统计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氮卓斯汀片联合曲安奈德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建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收治的180例ACS患者,观察组90例采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h血肌酐等水平,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出血和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的血肌酐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肌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心源性死亡、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51.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与氯吡格雷相比较,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显著,更能有效减低能ACS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作者:赖则存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究黄体酮在治疗先兆流产对妊娠期合并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经门诊确诊的单胎妊娠的先兆流产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围生儿结局及血清孕酮和PIBF水平.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胆汁淤积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孕酮及PIB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IBF比较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早产、巨大儿、低体质量儿、胎儿畸形、胎儿窘迫及分娩后1min Apgar评分≤7分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早期妊娠孕妇来说可以起到良好的保胎作用,黄体酮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减少围生儿畸形等不良结局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将我院68例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予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治疗,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过敏性支气管炎有着确切的疗效,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咳嗽方面也明显优于采取沙丁胺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蔡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气雾型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炎症改善效果.筛选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化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气雾型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PEF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气雾型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通气功能以及机体炎症程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侯秋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两组治疗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较好,患者心绞痛发作少,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联合托拉塞米治疗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肺水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托拉塞米治疗;试验组40例,采用硝酸甘油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压、呼吸频率及氧分压改善程度均低于试验组,且治疗有效率(77.5%)低于试验组(92.5%),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高于试验组(7.5%),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硝酸甘油联合托拉塞米在治疗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肺水肿安全性高,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初铭;胡列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波立维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患者心电图及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于我院住院的88例AMI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实施波立维(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用药.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Tei指数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来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心肌功能;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R(0.31±0.07)、Tei指数(0.42±0.07)、cTnT(1.63±0.58)mg/L、CK-MB(8.43±2.08)IU/ml、CK(47.63±6.38)IU/ml、 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1.36%均较治疗前级对照组治疗后(0.46±0.09)、(0.58±0.06)、(2.03±0.71)mg/L、(12.36±3.21)IU/ml、(90.64±11.33)IU/ml、31.82%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65.91%(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使用可更好地改善AMI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肌功能,进而降低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AMI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何小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研究解脲脲原体(Uu)对目前临床使用的主要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与敏感性,分析临床分离Uu的耐药表型和长时间低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刺激对Uu耐药性产生的影响,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经验性选择有效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耐药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条件.方法 (1)检测就诊患者标本1123例,并收集阳性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对喹诺酮类药物中敏的Uu株的小抑菌浓度,分析临床分离Uu的耐药表型.(2)选10株对左氧氟沙星(LEV)敏感的Uu进行抗生素耐药诱导试验,用亚抑菌浓度(1/2MIC)左氧氟沙星持续4代刺激.结果 (1)1123例样本中,筛选出Uu阳性共319株,检出率达28.4%.检出的319例Uu标本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比较高,以环丙沙星(CIP)及诺氟沙星(NFX)高,达75.9%与73%;氧氟沙星(OFL)耐药率居中,达37.9%;司帕沙星(SPA)与LEV较低,分别为29.7%和27.9%.(2)对Uu喹诺酮类药物中敏的Uu菌株中,SPA与LEV活性强,OFL次之,CIP及NFX活性差.(3)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敏Uu株的第一代诱导中第9管出现亚抑菌(浓度0.5mg/L),第2代与第3代诱导后,亚抑菌管均为第7管(2mg/L),第4代诱导后,亚抑菌管为第5管(8mg/L).结论 Uu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居高不下,加大剂量或长时间使用易产生耐药,药物敏感性测定对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率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邓侃;龙燕;朱海;连粤湘;林元;罗秀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治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联合疗法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选取312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6例,对照组仅口服福辛普利,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比两组血压水平、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联合疗法能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治疗有效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翟伟明;谢桂香;邓贺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反酸缓解时间、嗳气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氧氟沙星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甲硝唑,安全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永明;李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评析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价值.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46例.单独用药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6.0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健康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及量表总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健康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及量表总评分显著优于单独用药组治疗后的评分(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不显著(P>0.05).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文武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随机择取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10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1个星期之后的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做以统计.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试验组在治疗效果以及各项症状缓解的时间上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对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行以利巴韦林同喜炎平共同治疗,起到的疗效非常理想,而且恢复速度也相对较快,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涂琼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70例有晚期先兆流产和早产的孕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宫缩消失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新生儿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保胎成功率.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消失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评分及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晚期流产及早产的孕妇应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保胎成功率、治疗效果快速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卢彩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近3年入院治疗的160例老年糖尿病Ⅱ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每组80例.设置的对照条件为:对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α-硫辛酸,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观察两组病人的体征,对患者的血糖及肝肾功能进行严密监测.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患者DPN的程度进行评分,采取肌电图测定患者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同时对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关注.结果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所有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电图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总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全程治疗,过程顺利.期间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DPN老年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暂无明显副作用,应用前景较好.
作者:周坪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在胃腺瘤样息肉切除术后采用瑞巴派特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62例行胃腺瘤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两组手术均采用电凝电切术切除息肉,术后均给予瑞巴派特治疗,治疗组加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要佳(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化、炎症、异型增生、萎缩积分较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要低(P<0.05).结论 在胃腺瘤样息肉切除术后应用瑞巴派特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磊;苏楚霞;李淳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究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选取诊治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0例,按照就诊ID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MS光感度及治疗效果.经过2周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MS光感度为(19.1±1.4)均优于对照组的75.0%和(15.8±1.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和疾病症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锋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植皮术联合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植皮术联合修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20例(66.67%),良8例(26.67%),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12例(40%),良10例(33.33%),优良率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植皮术联合修复深度烧伤创面效果良好,具有可行性.
作者:邹永通;练祝平;林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产科因素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相关性.方法 275例产妇根据是否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分组,比较各组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前BMI、孕期SUI发生率、会阴裂伤、产钳助产、巨大胎儿等方面的差异性,并以有无SUI、POP发生为因变量(0,1),以研究因素为自变量,予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SUI组及无SUI组产妇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孕期SUI发生率、会阴裂伤、产钳助产、巨大胎儿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娩方式、孕期SUI及新生儿体质量为产后SU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OP组及无POP组产妇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前BMI、会阴裂伤、产钳助产、巨大胎儿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前BMI及新生儿体质量为产后PO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分娩方式、孕期SUI、分娩前BMI及新生儿体质量均为产后PFD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徐君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gamma-delta T细胞体外扩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抽选医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应用体外扩增gamma-delta T细胞进行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指标、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NK、CD3+、CD4+、CD8+等T淋巴细胞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改善明显,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扩增gamma-delta T细胞具有广泛的抗肿瘤能力,能够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活性,降低不良反应,是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肿瘤过继免疫疗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吴振勇;区绮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86例正常人血清中CYFRA21-1的水平.结果 CYFRA21-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YFRA21-1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1,特异性为70.43%,敏感度为85.87%.结论 血清CYFRA21-1的检测是非小细胞肺癌体外诊断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朋;刘菲;张扬;张淑怡;黄文俊;邓正杰;余跃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对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脑外科脑动脉瘤患者中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MMP-2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60%)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更高,P<0.05.(2)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MMP-2水平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结论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对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邱子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小儿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视频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100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我院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测,观察两组检测异常率;再单独对观察组患儿进行视频脑电和常规脑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测异常率.结果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视频脑电图的检测异常率分别为80.0%(80/100)和30.0%(30/100),观察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独对观察组采用视频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检查,发现两种检查方式的异常率分别为80.0%(80/100)和54.0%(54/100),视频脑电图的检测异常率显著优于常规脑电图(P<0.05).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有较高的特异性,应用效果优于常规脑电图,对诊断和治疗小儿癫痫具有重要的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雪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8月经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粘液腺癌患者病历资料15例,其中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10例,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5年存活率结合病历分析并对预后情况进行随访,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2)的表达量.结果 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与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在年龄、就诊时间、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和临床分期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转移率为10.0%(1/10),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转移率为80.0%(4/5),两种类型之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ER、PR、C-erB-2阳性率分别为70.0%、80.0%和10.0%,混合型ER、PR、C-erB-2阳性率分别为80.0%、60.0%和40.0%,两种类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年生存率混合型显著低于单纯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结转移状态可能是乳腺粘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单纯型粘液腺癌较混合型腋下淋巴结转移率低,其预后相对于混合型粘液腺癌较好.
作者:薛志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自动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损伤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选取96例因急性肾损伤入院治疗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透析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透析组行自动腹膜透析,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7d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及血生化指标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K+、Na+含量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3、7d两组血K+、Na+含量差异无意义(P>0.05);透析组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出血率、死亡率依次为8.3%、6.3%,透析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少、死亡率低(P<0.05).结论 临床在对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时,采用自动腹膜透析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出血率.
作者:罗福漳;邓朝蓬;关毅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对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急诊处理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其中60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架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外固定架与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并观察两组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定宇;曹恒昌;冯祖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陈旧性肛裂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正中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对陈旧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创面的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智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机对急性肾损伤(AKI)重症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急性肾损伤重症RIFLE分期诊断标准为依据,择取69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ECRRT组,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B组(LCRRT组,延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详细对比两组肾功能恢复及死亡情况.结果 A组肾功能恢复率(47.22%vs 21.21%)显著高于B组,且死亡率(27.77%vs 60.60%)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由多因素分析提示,LCRRT、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属于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院内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推行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能有效调节患者肾功能,改善其预后,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陈正道;陈顺平;林秋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情况及房角深度和中央前房深度;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浅前房、后发性白内障、角膜水肿、结膜滤过泡渗漏及虹膜纤维素样渗出6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中央眼房深度和房角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林树燕;邹桂年;吴志群;吴庆伟;刘志伟;曾旭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按照高血压分级,将患者分为1级、2级、3级三个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脂、血压、纤维蛋白原、hs-CR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并利用颈部血管B超进行检查,对比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 (1)1级组、2级组、3级组、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2.94%、48.98%、86.00%、14.00%,3级组的发生率高,对照组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脉压超过60mmHg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与其他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高血压患者的hs-CRP指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密切关联,可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临床需采取措施进行预防,观察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监测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海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74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结果、并发症以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动脉血压分压、酸碱度分别为(86.73±16.45)mmHg、(7.38±0.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4±14.33)mmHg、(7.25±0.0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39.32±7.11)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39±9.48)mmHg(P<0.05).观察组的并发生发生率为18.9%略高于对照组的10.8%,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阻止肺部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改善肺氧合功能,提高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文旭;梁艺耀;林捷;宋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化疗采用GP方案和TP方案的疗效.方法 纳入收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随机分为GP组和TP组各31例.GP组给予GP方案进行化疗,TP组采用T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GP组、TP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1.92%、58.06%,TP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GP组、TP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77.4%,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QOL、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TP组QOL、VAS均明显优于GP组(P<0.05).结论 相对于GP化疗方案,TP方案疗效更佳,毒副反应未见增加,且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作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江涛;王伟;钟海鸣;吴昱冶;陈景胜;莫淑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安氏Ⅱ类(AngleⅡ类)1分类错((下颌牙列纵((曲线(Spee曲线)的形态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收治的AngleⅡ类1分类错((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WinCeph8.0头影测量软件对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以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CBCT)及Ez3D2009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的Spee曲线深度测量,对相关变量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AngleⅡ类1分类错((Spee曲线深度不受性别、左右侧影响(P>0.05);但与覆((]、覆盖、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相交的下内角、前牙不齐指数呈正相关,与咬合平面角、第二磨牙倾斜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AngleⅡ类1分类错((Spee曲线深度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覆((、覆盖影响较大.
作者:黄薇;卢川;刘宇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普外科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08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情绪、 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观察组在术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手足抽搐、管道脱落、疼痛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杨根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本文通过对39例顽固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观察,并采取相应的中医饮食护理进行干预,发现顽固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并非难治,只要合理防治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调整,配合中医饮食护理和适当的降压药物,就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借鉴推广.
作者:李细娥;刘杏花;徐莉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改善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中的作用效果.将临床98例肛瘘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和尿潴留情况(首次排尿时间、尿路刺激征情况等).观察组在术后各阶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导尿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肛瘘术后患者实施更加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和尿潴留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桑海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莲花社康中心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情况,以及患者的血压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改善情况,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习惯改善状况吸烟、酗酒15.22%(7/46)、合理饮食91.30%(42/46)、适量运动93.48%(43/46)优于对照组吸烟、酗酒34.78%(16/46)、合理饮食73.91%(34/46)、适量运动71.74%(33/46);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改善,观察组舒张压(80.25±7.55)mmHg和收缩压(122.25±12.50)mmHg)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90.45±8.50)mmHg、(142.15±15.55)mmHg;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上,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采用护理管理模式,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状况,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刘细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择收治的T2MD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对照组64例;两组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血糖值达到治疗目标的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应用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可以缩短胰岛素泵的治疗时间及改善T2MD护理效果.
作者:王琼枝 刊期: 2016年第23期
85例因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性的抗感染治疗,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和皮肤护理,重点加强对呼吸道、体位、饮食、口腔、病室环境、吞咽功能训练方面的护理,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时间及预后.肺部感染生于入院后第2~7d64例、8~15d19例、15d以上2例,85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合理治疗,除3例家属中途放弃治疗,均较好康复.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桂珍;毛红秀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9例与干预组39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及生存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临床疗效.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4.6%,干预组为100%,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满意度为79.5%,干预组为97.4%,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正常生活能力、社会及家庭融入度、情绪及心理状态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出现复发9例(23.1%),干预组为1例(2.6%),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临床针对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应重点应用穴位按摩方法,指导患者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每日少食多餐,坚持用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及生存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卜海珠;胡华娟;腾惠兰;冯桂芳;苏嫱;杨春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究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应用手术室无痛护理的效果.研究对象为就诊的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无痛护理干预,探究经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后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手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性.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手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应用手术室无痛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及.
作者:颜仙姣;项美艳;刘丹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膜透析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院外延续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过渡期护理干预的方式.两组出院6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比较,组间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6个月后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采用过渡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曹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皮炎平外敷对留置PICC管并发皮疹的护理效果.选取颌面外科化疗留置PICC并发皮疹患者16例,随机分为A组8例,给予3M透明敷料+皮炎平治疗,B组8例给予3M透明敷料治疗,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A组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皮炎消退时间为(4.85±1.16)d,B组为(8.85±3.66)d,A组皮炎消退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工作中采用3M透明敷料联合皮炎平治疗皮疹,可加快皮疹的消退,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郑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环切术(TST)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于我院行TST手术治疗的120例痔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给予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疼痛情况与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术期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娟;刘平;张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早期ICU监护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选取ICU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对照组入院后行常规模式治疗,观察组则在入院后进入ICU进行监护治疗,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轻度或中度残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死亡率为6.0%,观察组分别为36.0%、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重症颅脑损伤行早期ICU监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凤萍;梁伟灿;叶文华;罗健成;张宗绵;梁福攸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析改良口腔护理运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冲洗+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法,而观察组则运用负压吸引+生理盐水冲洗+牙刷蘸取过氧化氢刷牙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护理前,两组的CPI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PI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牙菌斑指数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改良口腔护理,可以对牙菌斑的形成进行抑制,去除口腔异味,避免发生口腔溃疡,缩短通气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梁向明;邓舒雯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OP)临床效果的影响.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评估两组临床干预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73%)高于对照组(81.82%);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零缺陷护理管理对心脏手术患儿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选择进行心脏手术的134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采用零缺陷护理管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及满意度.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饮食、精神、睡眠及心理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4%(6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4%(48/6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97%(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39%(15/67).零缺陷护理管理在患儿心脏手术中能显著加快手术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张平;张大莉;汪修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均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相应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对比患者治疗成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3%,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0%和20.00%,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同时,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对2014年1月1日~2015年5月31日在本院进行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修复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修复满意度为95.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13/2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5/20),差异显著(P<0.05).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具有良好疗效,术后行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医护人员应认真做好术前、术后皮瓣情况监测,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小艳;曾俊喜;杨璐;植枝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和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医嘱依从性.选择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取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并在治疗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率及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72.00%(P<0.05);试验组治疗依从率为90.00%,对照组为62.00%(P<0.05);试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和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
作者:胡桂琼;张慧琴;黄玉清;黄丽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口服肺力咳合剂辅佐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将确诊的9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8例口服肺力咳合剂辅佐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溴已新葡萄糖葡萄糖注射液静脉输注辅佐治疗,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肺部中细湿啰音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观察组在咳嗽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发热持续时间、肺部中细湿啰音持续时间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肺力咳合剂口服辅佐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满意.
作者:陈二明;谢红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各项中医证候积分.
作者:王莉;杨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康艾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从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出13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化疗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化疗+康艾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甲襞微循环状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差异均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康艾注射液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青华;梁卓林;张翔;梁煜;陈思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痤疮中医分型与血清白介素4、γ干扰素的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和痤疮组,其中痤疮患者分又为风热证型、湿热证型和血瘀或痰凝证型,检测研究对象血清白介素4、γ干扰素的水平,分析其与痤疮中医分型的关系.对照组血清白介素4水平低于其他组,血瘀或痰凝证型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4水平高于其他组,血清γ干扰素低于其他组,差异显著.不同中医分型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4、γ干扰素水平有差异.
作者:袁绍辉;林欢儿;廖列辉;梁淑兰;王柳均;伦玉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观察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病患术后应用解毒通府汤取得的临床效果.择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60例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病患,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行常规治疗加解毒通府汤治疗.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差异.就疗效、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以及各症状消退时间而言,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解毒通府汤可以加快患者肠道功能的术后恢复速度,对患者的恢复效果有积极的提升效果.
作者:邓勇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12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80.9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3周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周颅CT血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朱金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除痹通络经验方熏蒸联合针灸辨治颈肩腰腿痛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8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单纯针灸治疗;试验组40例,行除痹通络经验方熏蒸与针灸联合辨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活动功能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感、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活动功能均得到改善,但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高于试验组,JOA评分、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除痹通络经验方熏蒸联合针灸辨治颈肩腰腿痛效果显著,可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与肢体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郑修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选择门诊及住院小儿肺炎患儿5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80例给予针对病原菌常规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等对症处理及基础护理的传统西医治疗,试验组283例,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试验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平均治疗或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缩短了3d左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及家长总满意率为278(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79.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可达到促进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减少医疗费用,提高依从性.该方法可在基层单位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黄德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柴胡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基础上增加小柴胡汤治疗,能够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汉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绝经后女性偶发,其发生与发展是多个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近年来子宫肌瘤的病因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包括年龄、种族、初潮年龄、妊娠、咖啡因摄入、遗传及环境因素等,这些研究的进展对子宫肌瘤的防治具有指导作用.随着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本文主要致力于对近年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及诊治手段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
作者:李芊;吕富荣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