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疗效对比研究

刘永明;李敏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
摘要:选取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反酸缓解时间、嗳气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氧氟沙星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甲硝唑,安全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陈旧性肛裂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正中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对陈旧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创面的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智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控制状况探析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结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67.6%,对照组显效7例,总有效率为44.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因其不同的解剖特征以及病理生理特点,所以就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并且根据患者情况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陈运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植皮术联合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植皮术联合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植皮术联合修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20例(66.67%),良8例(26.67%),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12例(40%),良10例(33.33%),优良率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植皮术联合修复深度烧伤创面效果良好,具有可行性.

    作者:邹永通;练祝平;林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改良术式治疗部分马蹄型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部分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缝合挂线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改良术式治疗部分马蹄型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庆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给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相关性胃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L-17、IL-6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IFN-γ 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8.6%,与观察组的9.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58.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7%,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改善胃溃疡症状,且安全性高.

    作者:庄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的效果观察

    探讨小创伤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对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的治疗效果.选取126例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创伤DHS内固定,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优良率(82.54%)明显高于对照组(68.25%,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创伤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茂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子宫肌瘤病因学及诊治方式的应用分析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绝经后女性偶发,其发生与发展是多个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近年来子宫肌瘤的病因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包括年龄、种族、初潮年龄、妊娠、咖啡因摄入、遗传及环境因素等,这些研究的进展对子宫肌瘤的防治具有指导作用.随着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本文主要致力于对近年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及诊治手段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

    作者:李芊;吕富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尿道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尿道手术切除前列腺增生组织.结果有效率为86.76%,无效率为13.24%.经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经尿道手术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术后过程简单,经历时长较短,术后患者因手术所承受痛苦较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来推广.

    作者:吕高飞;文曙光;曾春明;李羽佳;蒋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临床分析

    分析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对象选自我院产科收治的晚期妊娠产妇48例,按照引产方案的不同,将所有入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给予对照组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组产妇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进行引产.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宫颈成熟度以及引产效果.观察组的Bishop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引产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经分析,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进行引产,不仅能明显促进产妇宫颈成熟,还能显著提高产妇的引产成功率.

    作者:梁依斐;黄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Gamma-Delta T细胞体外扩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gamma-delta T细胞体外扩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抽选医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应用体外扩增gamma-delta T细胞进行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指标、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NK、CD3+、CD4+、CD8+等T淋巴细胞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改善明显,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扩增gamma-delta T细胞具有广泛的抗肿瘤能力,能够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活性,降低不良反应,是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肿瘤过继免疫疗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吴振勇;区绮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低剂量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准确性的临床分析

    探讨低剂量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准确性的临床分析.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接诊有肺部病变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螺旋CT检查,且均给予低剂量(120kV、25mAs)和常规剂量(120kV、200mAs)检查,以病理对照为金标准,统计分析不同剂量螺旋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情况.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76例,肺癌24例,常规剂量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67%、96.05%、95.00%,低剂量螺旋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33%、93.42%、91.00%,,二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基本相同,且与病理检查无显著差异性(P>0.05).低剂量螺旋CT可有效诊断早期肺癌,可确保其诊断准确性,但可降低接受剂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景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收治的180例ACS患者,观察组90例采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h血肌酐等水平,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出血和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的血肌酐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肌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心源性死亡、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51.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与氯吡格雷相比较,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显著,更能有效减低能ACS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作者:赖则存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效果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84例肾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性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六周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70.8±8.3),术中出血量(66.7±6.8)mm,结石取尽39例(92.86%),并发症3例(7.14%);对照组接受治疗后,手术时间(100.5±8.9),术中出血量(111.2±9.2)mm,结石取尽24例(81%),并发症8例(19.05%).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肾结石在时间上更短,出血量较少,恢复效果更好,并发率较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新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AngleⅡ类1分类错((Spee曲线CBCT测量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安氏Ⅱ类(AngleⅡ类)1分类错((下颌牙列纵((曲线(Spee曲线)的形态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收治的AngleⅡ类1分类错((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WinCeph8.0头影测量软件对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以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CBCT)及Ez3D2009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的Spee曲线深度测量,对相关变量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AngleⅡ类1分类错((Spee曲线深度不受性别、左右侧影响(P>0.05);但与覆((]、覆盖、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相交的下内角、前牙不齐指数呈正相关,与咬合平面角、第二磨牙倾斜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AngleⅡ类1分类错((Spee曲线深度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覆((、覆盖影响较大.

    作者:黄薇;卢川;刘宇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三联Hp根除治疗,治疗一周后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溃疡直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溃疡直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曾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痤疮中医分型与白介素4、γ干扰素关系研究

    探讨痤疮中医分型与血清白介素4、γ干扰素的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和痤疮组,其中痤疮患者分又为风热证型、湿热证型和血瘀或痰凝证型,检测研究对象血清白介素4、γ干扰素的水平,分析其与痤疮中医分型的关系.对照组血清白介素4水平低于其他组,血瘀或痰凝证型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4水平高于其他组,血清γ干扰素低于其他组,差异显著.不同中医分型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4、γ干扰素水平有差异.

    作者:袁绍辉;林欢儿;廖列辉;梁淑兰;王柳均;伦玉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观察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的效果.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78例急性心梗及院前心脏骤停的病患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实施急诊介入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两组病患再次休克、诱发出血及心率衰竭的发生率皆比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则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于合并院前心脏骤停的急性心梗病患选择急诊介入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普及.

    作者:陈莉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急诊处理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急诊处理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其中60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架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外固定架与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并观察两组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定宇;曹恒昌;冯祖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零缺陷护理管理对心脏手术患儿的术后康复效果

    研究零缺陷护理管理对心脏手术患儿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选择进行心脏手术的134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采用零缺陷护理管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及满意度.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饮食、精神、睡眠及心理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4%(6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4%(48/6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97%(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39%(15/67).零缺陷护理管理在患儿心脏手术中能显著加快手术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张平;张大莉;汪修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研究治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联合疗法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选取312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6例,对照组仅口服福辛普利,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比两组血压水平、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联合疗法能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治疗有效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翟伟明;谢桂香;邓贺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