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张大莉;汪修菲
目的 对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急诊处理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其中60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架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外固定架与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并观察两组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定宇;曹恒昌;冯祖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本文通过对39例顽固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观察,并采取相应的中医饮食护理进行干预,发现顽固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并非难治,只要合理防治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调整,配合中医饮食护理和适当的降压药物,就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借鉴推广.
作者:李细娥;刘杏花;徐莉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将我院68例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予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治疗,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过敏性支气管炎有着确切的疗效,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咳嗽方面也明显优于采取沙丁胺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蔡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索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和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在治疗良性乳腺肿物中的价值差异.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中随机抽取出9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瘢痕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8%,P<0.05.在良性乳腺肿物的根治术上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早日康复,该术式安全性高,对患者的创伤小,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该术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作者:黄梅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柴胡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基础上增加小柴胡汤治疗,能够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汉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对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收集近几年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68例进行研究,以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行单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大部分切除,试验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两组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试验组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复发与二次手术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住院天数、喉返神经受损、手脚麻痹情况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优势与不足均较为明显,从长期生存质量与手术安全性考虑,应有选择性的应用全切除术.
作者:何炎;蔡泽云;李建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近3年入院治疗的160例老年糖尿病Ⅱ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每组80例.设置的对照条件为:对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α-硫辛酸,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观察两组病人的体征,对患者的血糖及肝肾功能进行严密监测.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患者DPN的程度进行评分,采取肌电图测定患者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同时对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关注.结果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所有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电图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总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全程治疗,过程顺利.期间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DPN老年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暂无明显副作用,应用前景较好.
作者:周坪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5月我院确诊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2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腹腔微创组和传统开腹组,每组60例,传统开腹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微创组患者给予腹腔微创结肠癌根治术治疗,随访5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及5年内生存情况.腹腔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微创组和传统开腹组患者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对结肠癌患者的创伤,有利于加快患者身体恢复,且可确保远期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焯成;林旭;林智文;涂吉利;周少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和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医嘱依从性.选择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取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并在治疗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率及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72.00%(P<0.05);试验组治疗依从率为90.00%,对照组为62.00%(P<0.05);试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和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
作者:胡桂琼;张慧琴;黄玉清;黄丽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按照高血压分级,将患者分为1级、2级、3级三个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脂、血压、纤维蛋白原、hs-CR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并利用颈部血管B超进行检查,对比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 (1)1级组、2级组、3级组、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2.94%、48.98%、86.00%、14.00%,3级组的发生率高,对照组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脉压超过60mmHg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与其他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高血压患者的hs-CRP指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密切关联,可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临床需采取措施进行预防,观察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监测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海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对本院2002年3月~2016年6月确诊克罗思病(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CD病例48例,入院拟诊CD31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和腹部肿块为主,分别占98%、70.8%和18.8%;其他还有瘘管形成、消化道出血、肛周脓肿等表现.病变多见于回肠末端及其邻近结肠.病变均呈节段性,有纵行溃疡27例(56.3%),粘膜鹅卵石样改变11例(22.9%).病理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2例(4.2%),CT小肠造影见梳状征10例(20.8%).CD无特异临床表现,误诊率高.结肠镜检查是回肠末端和结肠病变主要的诊断方法,其次消化道钡餐和CT小肠造影简单经济,对早期诊断小肠CD也有重要价值.确诊CD不依赖于病理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X线钡餐、CT小肠造影、内镜及病理综合判断.
作者:王爱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将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术后妊娠结局、肌瘤复发与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妊娠结局、肌瘤复发与残留等远期疗效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手段,在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能够取代开腹手术.
作者:刘合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85例因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性的抗感染治疗,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和皮肤护理,重点加强对呼吸道、体位、饮食、口腔、病室环境、吞咽功能训练方面的护理,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时间及预后.肺部感染生于入院后第2~7d64例、8~15d19例、15d以上2例,85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合理治疗,除3例家属中途放弃治疗,均较好康复.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桂珍;毛红秀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有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的儿童患者194例,分别进行多道睡眠监测和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种方法患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多到睡眠检查结果为单纯鼾症的6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度患者为35例,中度患者为42例,重度患者为111例.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结果为单纯鼾症的6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度患者为32例,中度患者为4例,重度患者为113例.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数据接近,两种检查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中可模拟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具有操作简便,患儿依从性好的特点,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明昊;田爱民;刘冰;程良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6例设为观察组,另将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观察组中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TC、TG、HDL和L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TC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呈明显相关性(P<0.05);TG、HDL、LDL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与血脂水平呈明显相关性(P<0.05).胃癌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且血脂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曾筱怡;何蓉;张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给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相关性胃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L-17、IL-6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IFN-γ 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8.6%,与观察组的9.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58.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7%,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三联疗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改善胃溃疡症状,且安全性高.
作者:庄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化疗采用GP方案和TP方案的疗效.方法 纳入收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随机分为GP组和TP组各31例.GP组给予GP方案进行化疗,TP组采用T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GP组、TP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1.92%、58.06%,TP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GP组、TP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77.4%,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QOL、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TP组QOL、VAS均明显优于GP组(P<0.05).结论 相对于GP化疗方案,TP方案疗效更佳,毒副反应未见增加,且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作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江涛;王伟;钟海鸣;吴昱冶;陈景胜;莫淑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陈旧性肛裂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正中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对陈旧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创面的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智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8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资料72例,采取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呋塞米片、厄贝沙坦片(安博维)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前提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记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差异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4w之后的血浆FXa、FⅡa活性、D二聚体浓度以及FIB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FXa活性和D二聚体浓度下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尿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尿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变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肾功能改变对比不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观察组中一共发生皮下瘀斑患者5例.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通过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临床使用更加便捷,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运斗;李大勇;田俊玮;李萌;黄映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在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中随机选出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常规输液组和限制性输液组,其中常规输液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输液复苏,限制性输液组患者则行限制性输液复苏,就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输液量等指标展开对比研究.治疗后6、12h限制性输液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值(AST、TBIL、GGT、BUN、Cr)均低于常规输液组(P<0.05);限制性输液组患者的总输液量、输血量均比常规输液组少,且其在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呼吸窘迫发生率上均比常规输液组低(P<0.05);但两组患者在开始复苏时间和开始手术时间上差异不明显(P>0.05).对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行限制性输液复苏是可行的、安全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肝肾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麦翠英;曾筱蓉;闫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