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SA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在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评估中的应用

罗梦迪

关键词:DSA, 颈部血管彩超, 动脉粥样斑块, 脑梗死, 应用效果
摘要:选取某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43例未形成脑梗死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均行颈部血管彩超和DSA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为主,联合检测吻合率为76.47%;颈动脉重度狭窄吻合率与其他类型相比明显较高(P<0.05);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发生部位以椎动脉起始段为常见,联合检测的中度狭窄吻合率(42.86%)与其他类型相比明显较高(P<0.05).DSA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在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评估中应用效果显著,对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以及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对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脑外科脑动脉瘤患者中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MMP-2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60%)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更高,P<0.05.(2)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MMP-2水平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结论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对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邱子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产科因素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产科因素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相关性.方法 275例产妇根据是否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分组,比较各组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前BMI、孕期SUI发生率、会阴裂伤、产钳助产、巨大胎儿等方面的差异性,并以有无SUI、POP发生为因变量(0,1),以研究因素为自变量,予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SUI组及无SUI组产妇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孕期SUI发生率、会阴裂伤、产钳助产、巨大胎儿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娩方式、孕期SUI及新生儿体质量为产后SU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OP组及无POP组产妇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前BMI、会阴裂伤、产钳助产、巨大胎儿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前BMI及新生儿体质量为产后PO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分娩方式、孕期SUI、分娩前BMI及新生儿体质量均为产后PFD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徐君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限制性输液复苏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中随机选出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常规输液组和限制性输液组,其中常规输液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输液复苏,限制性输液组患者则行限制性输液复苏,就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输液量等指标展开对比研究.治疗后6、12h限制性输液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值(AST、TBIL、GGT、BUN、Cr)均低于常规输液组(P<0.05);限制性输液组患者的总输液量、输血量均比常规输液组少,且其在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呼吸窘迫发生率上均比常规输液组低(P<0.05);但两组患者在开始复苏时间和开始手术时间上差异不明显(P>0.05).对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行限制性输液复苏是可行的、安全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肝肾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麦翠英;曾筱蓉;闫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柴胡汤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柴胡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基础上增加小柴胡汤治疗,能够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汉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普外科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08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情绪、 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观察组在术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手足抽搐、管道脱落、疼痛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杨根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血脂水平与胃癌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6例设为观察组,另将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观察组中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TC、TG、HDL和L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TC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呈明显相关性(P<0.05);TG、HDL、LDL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与血脂水平呈明显相关性(P<0.05).胃癌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且血脂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率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曾筱怡;何蓉;张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儿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视频脑电图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小儿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视频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100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我院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测,观察两组检测异常率;再单独对观察组患儿进行视频脑电和常规脑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测异常率.结果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视频脑电图的检测异常率分别为80.0%(80/100)和30.0%(30/100),观察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独对观察组采用视频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检查,发现两种检查方式的异常率分别为80.0%(80/100)和54.0%(54/100),视频脑电图的检测异常率显著优于常规脑电图(P<0.05).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有较高的特异性,应用效果优于常规脑电图,对诊断和治疗小儿癫痫具有重要的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雪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两组治疗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较好,患者心绞痛发作少,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三联Hp根除治疗,治疗一周后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溃疡直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溃疡直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曾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研究

    探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选择接诊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38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术前均采取B超与MRI诊断,观察记录两者诊断结果,并对比分析,同时总结B超诊断图像情况.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9.47%,MRI为92.11%,两种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超、MRI联合对各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单纯B超、单纯MRI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采取B超诊断可取得与MRI诊断相似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易松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解毒通府汤用于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效果分析

    观察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病患术后应用解毒通府汤取得的临床效果.择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60例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病患,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行常规治疗加解毒通府汤治疗.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差异.就疗效、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以及各症状消退时间而言,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解毒通府汤可以加快患者肠道功能的术后恢复速度,对患者的恢复效果有积极的提升效果.

    作者:邓勇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背侧双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背侧粉碎性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探索背侧粉碎性C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背侧双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差异.在我院收治的背侧粉碎性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出10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背侧双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57%比对照组的8.16%低,但差异不大,P>0.05.对背侧粉碎性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背侧双钢板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手术操作简单,但是外固定支架治疗也具有一定优势,临床医师应合理选择固定方法.

    作者:谢勤;简永旺;邹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穴位按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护理疗效观察

    研究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9例与干预组39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及生存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临床疗效.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4.6%,干预组为100%,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满意度为79.5%,干预组为97.4%,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正常生活能力、社会及家庭融入度、情绪及心理状态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出现复发9例(23.1%),干预组为1例(2.6%),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临床针对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应重点应用穴位按摩方法,指导患者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每日少食多餐,坚持用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及生存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卜海珠;胡华娟;腾惠兰;冯桂芳;苏嫱;杨春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影响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8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资料72例,采取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呋塞米片、厄贝沙坦片(安博维)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前提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记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差异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4w之后的血浆FXa、FⅡa活性、D二聚体浓度以及FIB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FXa活性和D二聚体浓度下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尿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尿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变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肾功能改变对比不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观察组中一共发生皮下瘀斑患者5例.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通过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临床使用更加便捷,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运斗;李大勇;田俊玮;李萌;黄映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远期疗效的观察

    将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术后妊娠结局、肌瘤复发与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妊娠结局、肌瘤复发与残留等远期疗效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手段,在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能够取代开腹手术.

    作者:刘合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究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均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相应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对比患者治疗成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3%,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0%和20.00%,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同时,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8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实施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并研究患者的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水平、脉搏氧饱和度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在置管即刻、拔管即刻时的血压、心率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时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水平、脉搏氧饱和度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从患者的腹胀、 返流误吸、 咽喉痛、 呛咳发生情况上看,观察组分别为10.71%、2.38%、3.57%、1.19%,对照组分别为9.52%、3.57%、17.86%、16.67%.两组患者在咽喉痛、呛咳发生率上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而言,采用喉罩麻醉,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着较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锦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助产综合服务模式在产科中的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之前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一组,采取传统助产服务模式;并选取2015年1月~8月收治的200例产妇,选取助产综合服务模式.观察指标:(1)自然分娩率;(2)会阴侧剪率;(3)母乳喂养率;(4)产妇满意度.结果:(1)自然分娩率从2013年前30%到2015年上升到60%(P<0.05);(2)会阴侧剪率从2013年前80%,到2015年会阴侧剪率降低到27%,同时无发生III及以上的会阴裂伤,新生儿产伤少(P<0.05);(3)母乳喂养率从2013年前70%到2015年上升到90%(P<0.05);(4)产妇满意度2013年前80%到2015年上升到93%以上(P<0.05).运用助产综合服务模式对促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剪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的作用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邵雪玲;官红梅;冯志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12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80.9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3周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周颅CT血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朱金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78例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情况及房角深度和中央前房深度;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浅前房、后发性白内障、角膜水肿、结膜滤过泡渗漏及虹膜纤维素样渗出6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中央眼房深度和房角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林树燕;邹桂年;吴志群;吴庆伟;刘志伟;曾旭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