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淑红
探究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选取诊治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0例,按照就诊ID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MS光感度及治疗效果.经过2周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MS光感度为(19.1±1.4)均优于对照组的75.0%和(15.8±1.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和疾病症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锋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额颞大骨瓣开颅加人工脑膜减张修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选取诊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及颞肌下减压术,术中硬脑膜敞开不予缝合,治疗组采取额颞大骨瓣开颅,术中应用人工脑膜减张缝法修补硬脑膜缺损,观察两组预后情况.治疗组良好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0.00%(35/50)、96.00%(48/50),对照组分别为42.00%(21/50)、78.00%(39/50),治疗组良好率和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颞大骨瓣开颅加人工脑膜减张修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杨铁;刘俊辉;柯胜蓝;罗家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两种干燥方法用于简易呼吸器储气袋的干燥效果,以便选择佳的干燥方法.将简易呼吸器储气袋按回收日期分为单、双号,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为试验组,每组各随机抽取50个样品.对照组简易呼吸器储气袋采用直接烘干机干燥方法,试验组简易呼吸器储气袋先用95%酒精干燥,然后再次进行烘干机干燥.比较两组简易呼吸器储气袋在全自动烘干机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设定统一温度为55℃),分别所需的干燥时间.95%酒精干燥后再次使用烘干机干燥法干燥,所需时间(35min)明显短于直接烘干法(75min).两种干燥方法检测合格率比较,试验组简易呼吸器储气袋内面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内面合格率为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酒精干燥后再次烘干机干燥方法优于直接烘干机干燥方法.
作者:李颖珠;于凤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将复合氨基酸在氢氧化钠条件下与硫酸铜反应得到复合氨基酸-铜配合物,再采用倍比稀释考察复合氨基酸-铜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复合氨基酸与复合氨基酸-铜配合物对上述菌的MIC(mg/ml)分别为1(0.5)、0.5(0.25).抗菌效果为复合氨基酸-铜>复合氨基酸,由此说明复合氨基酸-铜抗菌效果良好,明显高于复合氨基酸.
作者:吴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对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脑外科脑动脉瘤患者中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MMP-2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60%)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更高,P<0.05.(2)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MMP-2水平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结论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对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邱子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情况及房角深度和中央前房深度;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浅前房、后发性白内障、角膜水肿、结膜滤过泡渗漏及虹膜纤维素样渗出6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中央眼房深度和房角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林树燕;邹桂年;吴志群;吴庆伟;刘志伟;曾旭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某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43例未形成脑梗死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均行颈部血管彩超和DSA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为主,联合检测吻合率为76.47%;颈动脉重度狭窄吻合率与其他类型相比明显较高(P<0.05);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发生部位以椎动脉起始段为常见,联合检测的中度狭窄吻合率(42.86%)与其他类型相比明显较高(P<0.05).DSA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在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评估中应用效果显著,对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以及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梦迪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早期ICU监护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选取ICU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对照组入院后行常规模式治疗,观察组则在入院后进入ICU进行监护治疗,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轻度或中度残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死亡率为6.0%,观察组分别为36.0%、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重症颅脑损伤行早期ICU监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凤萍;梁伟灿;叶文华;罗健成;张宗绵;梁福攸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研究分析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诊断胎儿手足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08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孕妇11386例作为研究对象,2008年5月~2011年4月行常规超声检查孕妇5697例为对照组,2011年5月~2015年5月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增加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孕妇5689例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检查结果.观察组手足畸形显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足畸形并发其他系统畸形超声显示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52.17%,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丽君;熊大明;熊大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8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资料72例,采取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呋塞米片、厄贝沙坦片(安博维)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前提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记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差异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4w之后的血浆FXa、FⅡa活性、D二聚体浓度以及FIB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FXa活性和D二聚体浓度下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尿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尿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变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肾功能改变对比不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观察组中一共发生皮下瘀斑患者5例.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通过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临床使用更加便捷,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运斗;李大勇;田俊玮;李萌;黄映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膜透析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院外延续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过渡期护理干预的方式.两组出院6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比较,组间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6个月后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采用过渡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曹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两组治疗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较好,患者心绞痛发作少,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皮炎平外敷对留置PICC管并发皮疹的护理效果.选取颌面外科化疗留置PICC并发皮疹患者16例,随机分为A组8例,给予3M透明敷料+皮炎平治疗,B组8例给予3M透明敷料治疗,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A组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皮炎消退时间为(4.85±1.16)d,B组为(8.85±3.66)d,A组皮炎消退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工作中采用3M透明敷料联合皮炎平治疗皮疹,可加快皮疹的消退,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郑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分析加长Gamma3髓内钉闭合复位在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48例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动力髋螺钉,观察组术中采用加长Gamma3髓内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关节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显著(P<0.05).加长Gamma3髓内钉闭合复位在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骨折端愈合,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梁嘉均;叶劲;邹仲兵;吴锋;王华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按照高血压分级,将患者分为1级、2级、3级三个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脂、血压、纤维蛋白原、hs-CR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并利用颈部血管B超进行检查,对比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 (1)1级组、2级组、3级组、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2.94%、48.98%、86.00%、14.00%,3级组的发生率高,对照组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脉压超过60mmHg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与其他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高血压患者的hs-CRP指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密切关联,可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临床需采取措施进行预防,观察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监测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海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探讨静脉化疗与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的毒副作用与近期疗效.择取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采取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的50例作为A组,静脉化疗栓塞的50例作为B组,观察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与毒副反应.A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优于B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性(P>0.05).对于宫颈癌患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的效果较静脉化疗显著,且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借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万钟;周锋;梁立华;于晓黎;潘达超;钟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8月经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粘液腺癌患者病历资料15例,其中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10例,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5年存活率结合病历分析并对预后情况进行随访,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2)的表达量.结果 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与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在年龄、就诊时间、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和临床分期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转移率为10.0%(1/10),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转移率为80.0%(4/5),两种类型之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ER、PR、C-erB-2阳性率分别为70.0%、80.0%和10.0%,混合型ER、PR、C-erB-2阳性率分别为80.0%、60.0%和40.0%,两种类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年生存率混合型显著低于单纯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结转移状态可能是乳腺粘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单纯型粘液腺癌较混合型腋下淋巴结转移率低,其预后相对于混合型粘液腺癌较好.
作者:薛志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均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相应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对比患者治疗成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3%,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0%和20.00%,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同时,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反酸缓解时间、嗳气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氧氟沙星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甲硝唑,安全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永明;李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对本院2002年3月~2016年6月确诊克罗思病(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CD病例48例,入院拟诊CD31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和腹部肿块为主,分别占98%、70.8%和18.8%;其他还有瘘管形成、消化道出血、肛周脓肿等表现.病变多见于回肠末端及其邻近结肠.病变均呈节段性,有纵行溃疡27例(56.3%),粘膜鹅卵石样改变11例(22.9%).病理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2例(4.2%),CT小肠造影见梳状征10例(20.8%).CD无特异临床表现,误诊率高.结肠镜检查是回肠末端和结肠病变主要的诊断方法,其次消化道钡餐和CT小肠造影简单经济,对早期诊断小肠CD也有重要价值.确诊CD不依赖于病理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X线钡餐、CT小肠造影、内镜及病理综合判断.
作者:王爱瑶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