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重症助壮素中毒的临床研究

罗明;王蓉

关键词:重症助壮素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摘要:入选2009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重症助壮素中毒患者4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区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性。对照组为以往应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共20例,其中治愈13例,死亡7例,治愈率65.0%;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共20例,其中治愈19例,死亡1例,治愈率9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重症助壮素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阿立派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精神科临床上对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以期为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本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00例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随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100例患者采用口服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研究组100例患者采用阿立派唑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6w,每周给药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w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给药治疗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的得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患者存在不良反应,多以轻度为主。结论精神科临床上对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能高,未见显著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低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观察

    将支气管扩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随诊6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急性发作次数、治疗6个月时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发作次数少,治疗6个月时呼吸困难评分低、肺功能FEV1优。低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是预防和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躯体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采用开放性、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共48例患者入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利培酮,起始bid,1mg/次,第2d增加到bid,2mg/次;如能耐受,第3d可增加到bid,3mg/次。此后,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或根据个人情况进一步调整;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300mg,口服,1次/d,疗程为4个月。对照组以及实验组KPS分值均有上升,但对照组上升升幅较小,观察组KPS评分上升明显(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w即可观察到情绪障碍评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经8w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前有提高,但观察组KPS分值较对照组评分升幅大,并且分HAMA值在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HAMA评分值下降更加明显(P<0.05),而对照组HAMA评分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状态的以躯体化表现就诊的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儒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

    研究分析预见性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50例,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参考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康复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秀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奈达铂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奈达铂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放疗剂量2Gy/次,5次/w,总剂量60~70Gy,同时每周给予奈达铂单药化疗,剂量25mg/m2。对照组进行常规三维适形放疗。结果分别于放疗后、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1年对患者进行复查,考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90.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8%、72%。主要剂量限制毒性为骨髓抑制和皮肤放射反应。奈达铂配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食管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患者更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研究。

    作者:孙晓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造口患者对进修护士更换造口袋的评价调查及原因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将四个病区2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对进修护士更换造口袋的态度、进修护士的沟通能力、技术水平、处理造口并发症的能力和信任度等,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0.48%的患者不愿意进修护士为自己更换造口袋,71.42%患者认为进修护士的技术能力不够,57.14%的患者认为进修护士的沟通能力不够,57.14%的患者对进修护士的能力不信任,80.95%的病人认为进修护士没有能力处理造口并发症,61.90%患者不满意进修护士更换造口袋的态度。在培训进修护士期间,我们要提高进修护士的技术甩平,提皋进修护士的沟通能力,对其不足的地方提出指导意见。

    作者:陈杏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孕5~8w动态观察血HCG、孕酮、雌激素在先兆流产结局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孕5~8w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激素联合检测在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孕5~8w出现先兆流产患者213例,根据妊娠结果分为继续妊娠组(147例)、难免流产组(66例)。测定对比两组患者孕5~8w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分析其诊断难免流产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难免流产组患者在5~8孕周中每周血β ̄HCG、P、E2值均低于继续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HCG、孕酮、雌激素是预测难免流产的可靠指标,动态联合观察三者水平,避免了过早、频繁 B 超检查,值得在临床早孕期监测中使用。

    作者:王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中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不同管理方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88.6%)显著高于对照组(68.6%)(P<0.05);观察组满意度(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7.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22.9%)(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模式能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吉;刘淑岩;陈乐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小儿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术后肾功能的观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肾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小儿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按照术中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均为26例。 A组使用丙泊酚,B组使用七氟醚,C组使用丙泊酚联合低流量七氟醚静吸麻醉,对比3组各个时间点的BUN、Cr以及麻醉时间。C组麻醉时间远超过A、B两组,B组T2、T3BUN、Cr相较于T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小儿微创经皮肾镜手术中单用丙泊酚或者将其与低流量七氟醚联合使用不会影响患儿肾功能,且效果较好,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慧芳;张联;邵宗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皮耐克和自体断层皮复合修复深部组织暴露创面40例疗效探讨

    将我院收治的80例存在深部组织暴露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二期植皮修复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断层皮复合修复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深部组织暴露创面治疗总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55%)。皮能快愈敷料加自体断层皮片复合移植术是一种修复有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先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输卵管结扎后胚胎移植术致宫内外同时妊娠2例分析

    1病例报告病例1,女,34岁。因胚胎移植术后9d,腹胀3d于2012年7月31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2012年7月22日在我院行IVF ̄ET术,植入胚胎2个,移植后予每日肌注黄体酮注射液60mg。7月29日开始出现腹胀,渐加重,伴恶心、呕吐、胸闷不适,无阴道流血,以“卵巢过度刺激综合证”收入院。患者再婚,孕2产1,25岁孕足月顺产一女婴。2010年因不孕症行宫腹腔镜手术,2011年因异位妊娠行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近端结扎术。入院时查体:生命征正常,心肺( ̄),腹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7月31日我院B超:子宫内膜厚12mm,双卵巢增大,盆腹腔积液。入院后予补液、扩容、对症治疗。因患者腹胀明显,8月6日行腹腔穿刺放出清亮腹水1500ml,同时予静滴白蛋白、保肝治疗等。8月17日彩超提示:宫内无回声区15×24×9mm,盆腹腔积液,右侧胸腔液性暗区18mm。8月18日患者诉腹胀腹痛明显,伴尿少、头昏、乏力,急查血HB 77g/L,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不凝血,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术中见盆腔暗红色血性稀释液体,共计3500ml,子宫增大如孕7周,左输卵管峡部段缺如,子宫左侧角相当于左侧输卵管间质部,有1cm×1cm 大小创口粘附着绒毛团和血块,清除病灶见创面渗血。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状。予行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粘连分离术。手术顺利,术后输血、补液、预防感染、安胎治疗。8月25日彩超提示:宫内妊娠,相当于孕7周,双卵巢增大,盆腔积液较前次B超减少。患者自觉症状明显缓解,8月26日要求出院。此后患者孕期经过顺利,2013年4月15日顺勉一活女婴,体重3.0kg,Apgar评分10 ̄10 ̄10分。

    作者:张冬雪;廖雪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共接收确诊为支气管异物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气道异物用X线诊断,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并对两组患儿气道异物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经检查后,采用MPR、CTVB图像后处理技术,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诊断后,对照组的符合率(57.50%)远远低于观察组的符合率(95.00%);对照组的总误诊率(45.00%)远远高于观察组的总误诊率(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可推广其临床应用。

    作者:张柏昌;黄明忠;姚泽志;姚创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观察

    将68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生存质量以及住院天数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早、生存质量量表得分高、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邓本正;万晓冬;陈志升;李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索茶碱结合氨溴索治疗慢支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多索茶碱结合氨溴索与单一使用氨溴索治疗慢支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痰液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且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索茶碱结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

    目的:观察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在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对照组进行传统肠梗阻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4.76±2.33、5.58±2.81d,对照组分别为4.99±2.38、5.62±2.64d,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为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肠梗阻术,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冶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冷冻联合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Efficacy

    目的:观察冷冻联合α ̄2b干扰素凝胶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激光去疣后给予α ̄2b干扰素凝胶外用;B组患者先外涂派特灵液去疣后给予α ̄2b干扰素凝胶外用;C组采用冷冻联合α ̄2b干扰素凝胶外用。结果三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方案治疗后,A组和C组、B组和C组对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尖锐湿疣采用冷冻联合α ̄2b干扰素凝胶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夏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泛酸和B族维生素对口腔溃疡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所接收并确诊口腔溃疡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单独使用B族维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同时使用泛酸和B族维生素予以治疗,经2w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与缓解,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优于对照组的74.00%,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3例在治疗以后出现复发,复发率为6.00%,对照组中9例复发,复发率为18.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复发率。口腔溃疡应用泛酸和B族维生素结合辅助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唐安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激素并用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40例临床效果探究

    入选2011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区别分为西医治疗组2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西医治疗组单纯给予甲泼尼龙进行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进行协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性。针对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性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75%,明显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联合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显著的协同疗效,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洲平;黎超伟;苏春志;唐武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CNP)的应用价值探析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98例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CNP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8%;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0.0%,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72.9%、患者满意度7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CNP能显著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结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21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宫外孕患者42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甲氨蝶呤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药剂,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0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所用的时间、血β ̄HCG转阴所用的时间和异位妊囊的直径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米非司酮结合甲氨蝶呤在治疗宫外孕方面具有效果明显、有效率高、治疗所需时间短、恢复迅速的特点,且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小,在临床应用中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谭妙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