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观察

邓本正;万晓冬;陈志升;李志文

关键词:胆道镜微创取石术,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摘要:将68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生存质量以及住院天数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早、生存质量量表得分高、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DWI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D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50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DWI、MRI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及不同性质淋巴结DWI检查后的ADC值。结果 DWI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97%、91.22%,高于MRI的79.12%、83.78%,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准确度(87.88% vs 80%)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转移性小淋巴结(12枚)、大淋巴结(156枚)ADC值分别为(0.76±0.12)×103、(0.75±0.12)×10 ̄3/(mm2·s),与良性淋巴结(148枚)的(1.06±0.17)×103/(mm2·s)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MRI检查,DWI诊断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准确率高,特异性强。

    作者:黄剑云;陈有海;姚镇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脏酶谱对肝病类型及预后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我院收治的80例各类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人员血清中肝脏酶谱酶中ALP、GGT、ALT、AST的水平表达与肝病之间的关系。观察组的各种类型的肝疾病患者的肝脏酶谱均有所增加。其中急性肝炎患者的4种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肝炎患者的4种酶活性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炎患者 GGT、ALT、AST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脏酶谱酶的活性变化,肝脏酶谱酶的活性测定对肝病类型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优良率为83.33%,对照组优良率为6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林烨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Hp根除率为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Hp根除率为71.43%。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展开对比分析,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上埃索美拉唑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

    作者:付保忠;岳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持续循环胸腔内热灌注化疗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持续循环胸腔内热灌注化疗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以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3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在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尽患者的胸腔积液后,一组为治疗组,连接保瑞医疗BR ̄TRG ̄II型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持续循环胸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一组为对照组,单纯采用胸腔内化疗治疗。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后,比较该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根据Karnofsky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分以及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6.67%,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Karnofsky的评分改善超过20分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Karnofsky的评分改善超过20分的有效率为33.33%,治疗组的Karnofsky的评分改善超过20分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无明显临床差别。结论持续循环胸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能够有效的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方宁;黄健;张沛荣;罗志强;李建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发伤中腹部外伤82例急诊救治的有效性观察

    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多发伤中的腹部外伤8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给予研究组急诊救治的治疗措施,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治疗措施。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救治措施,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研究组40例完全治愈,仅有1例发生死亡,死亡率为2.43%,对照组32完全治愈,9例死亡,死亡率为21.9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B超以及CT等医学检查设备,能够明确诊断出腹部外伤发病的某些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多发伤中腹部外伤复杂的发病机制,分析患者各大脏器的受损情况,全面掌握患者伤情变化情况,提供绿色救治通道,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是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何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寻找适合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方式。方法80例接受全款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MMSE评分、POCD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21.3±2.2分 vs 18.5±2.1分)、术后3d(21.8±2.0分 vs 19.1±2.3分)及术后7d(23.9±2.1分 vs 20.6±2.2分)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的POCD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15.0%vs 35.0%)及术后7d(7.5% vs 25.0%)观察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无论采用全身麻醉还是硬膜外麻醉具有POCD发生,但硬膜外麻醉术后认知功能评分要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的POCD发生率有减少趋势。

    作者:赖峰;杨小立;谢淑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0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08±1.29)和手术时间(59.94±7.9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9.94±7.90)和手术时间(83.47±10.6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62.50%),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具有花费时间短、取石彻底和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点,非常值得在我国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桂彬;邓若平;陈林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诊断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25例宫颈癌患者,2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20例健康女性作为调查对象,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管参数值。结果试验1组多普勒超声检测发现25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病变组织中存在肿块,其余4例患者未发现肿块。对此21例患者进行三维重建扫描,所有患者肿块内均存在丰富的血流图像,且走向杂乱无章,多呈现网格状和火球状。其余4例患者采用三维重建扫描可见宫颈部位血流丰富,多呈条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无网状和火球状信号。试验2组患者影像显示宫颈局部血流丰富,三维影像可见条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无火球状信号。对照组患者影像扫描仅见少量点状血流。三组患者的血管形成指数以及血管形成 ̄血流指数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试验1组患者的两组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试验2组的血管形成指数、血管形成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三组患者的血流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够作为宫颈癌诊断的有效方式,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洪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与单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进行研究,包括门诊和住院经病理确诊的245例。将这些病例按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治疗。对比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观察组使用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比于单纯使用莫沙比利具有更加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有效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而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陆军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激素并用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40例临床效果探究

    入选2011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区别分为西医治疗组2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西医治疗组单纯给予甲泼尼龙进行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进行协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性。针对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性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75%,明显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联合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显著的协同疗效,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洲平;黎超伟;苏春志;唐武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患者40例共160支血管,同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160支血管,64SCTCA扫描检查结果为,98支冠状动脉狭窄(左前降48支,回旋支17支,左主干5支,右冠状动脉22支,桥支6支);CAG扫描检查结果为93支冠状动脉狭窄(左前降47支,回旋支16支,左主干5支,右冠状动脉20支,桥支5支)。64SCTCA和CAG扫描检查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为86支,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5%(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冠脉CT成像技术能够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位和定性做出诊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预测、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冠心病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国泉;翟永新;白建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近5年收治的168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ACEI类以及β受体阻滞剂基础治疗,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ml脐周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1.42%,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显效率为42.86%,总有效率为69.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相比治疗前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青山;谢昌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孕16~20周疤痕子宫终止妊娠74例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妊娠终止的孕16~20w疤痕子宫孕妇共74例孕妇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的治疗措施终止妊娠,研究组在将100mg的利凡诺完全注入羊膜腔内的治疗措施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片终止妊娠。对照组引产成功为28例,引产失败9例,引产成功率75.67%;研究组引产成功为35例,引产失败2例,引产成功率94.59%,组间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引产耗时以及手术时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接受临床措施以终止妊娠的孕16 ̄20w疤痕子宫孕妇,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成功率偏低,在米非司酮的基础上将100mg的利凡诺完全注入羊膜腔内的治疗措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方法安全性较高,孕妇术中痛苦度小,引产成功的机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美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与对比分析

    2013年3月~2014年3月选取收治入院的70例年龄30~50岁患胆囊结石的患者,依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两组对比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微创、省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预后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晓东;赵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火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中风后遗症的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火针治疗,治疗组采取火针联合运动疗法,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进一步分析研究。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风后遗症采取火针联合运动疗法,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士云;石艳;余火林;顾陈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类固醇激素对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防治效果研究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10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处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类固醇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面瘫发生及缓解情况。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5例(9.26%)迟发性面瘫与研究组3例(5.56%)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的迟发性面瘫均为Ⅱ级,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的迟发性面瘫Ⅱ ̄Ⅳ级;研究组患者术后迟发性面瘫持续29.32±1.14d,少于对照组(56.62±37.73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固醇激素对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发生无阻止效果,但能有效缓解病发程度并减少病情持续时间。

    作者:周锋;王亚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输液后急性低血钾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输液后是否出现急性低血钾将患者分为低血钾组和对照组,观察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输液后急性低血钾的危险因素。高龄、钾流失、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抗感染药物种类、补钾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输液后发生急性低血钾症的高危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钾摄入不足、抗感染药物种类等因素是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输液后发生急性低血钾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经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输液后急性低血钾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李阳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金刚藤咀嚼片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妇科炎症临床观察

    探析联合运用金刚藤咀嚼片、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9例)进行相关比较,其中观察组采用金刚藤咀嚼片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独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并简要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白带增多、腰骶坠痛、盆腔压痛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73.47%,可见观察组更佳(P<0.01)。联合运用金刚藤咀嚼片、保妇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并改善患者白带增多、盆腔压痛等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高敏;陈丽;李特;汤子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防治PCOS提供参考。方法以维生素D、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平台、知网数据平台、维普数据库等进行搜索,检索时间为1990~2014年。随后对所有检索文献进行筛查,剔除参考文献设计模糊等,提取文献内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临床实验研究,共446例患者。其中三份临床研究显示PCOS患者存在有维生素D缺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一份无明显差异。结论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PCOS患者多伴有维生素D水平降低。

    作者:金芬品;钟兴明;韦相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