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活方式干预对预防儿童近视的影响

李会玲;钟文贤;刘晓蓉

关键词:儿童, 近视, 生活方式
摘要: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保育院大一班和大二班各30例视力正常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儿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对照组未行任何干预。1年后对两组儿童行视力检查,比较视力情况。干预组视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儿童近视的发生及发展。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生物反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0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予以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6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无痛苦,且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爱平;李瑞陆;覃彩虹;黄鹏;陈燕群;覃和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L ̄T4)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d后T3、T4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VEF、T3、T4水平均升高,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5)。采用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钟伟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以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75例,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Epstein疗效评定标准,得出此次治疗优良率为90.7%。且治疗后患者的JOA评分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庄勇;尚显文;张皓;黄明智;刘淼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20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拉莫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分析两组EGG好转时间、发作频率及不良发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痫样放电消失36例(36.00%)明显多于对照组13例(13.00%),EGG好转时间为1.12±0.33个月短于对照组1.98±0.67个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5.00%,少于对照组3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彭祥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女性盆腔结核诊断进展

    女性盆腔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特异性炎症。常见于生育期妇女和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因耐多药结核、艾滋病的增加以及对结核病控制的松懈,生殖器结核有升高趋势。临床表现为腹痛、月经失调、不孕,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大部分患者错过早期治疗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不孕、流产、卵巢功能早衰等并发症。临床诊断困难。随着腹腔镜检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临床医生对生殖器结核重视的提高,女性盆腔结核早期诊断得以可能,使女性盆腔结核患者获得生殖健康。

    作者:荣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几丁糖与丹参注射液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预防术后再粘连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按照治疗不同方案将1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几丁糖组48例、丹参注射液组47例和联合组5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几丁糖组患者术后给予几丁糖注射液治疗,丹参注射液组患者术后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联合组患者术后给予几丁糖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情况、12个月妊娠情况、手术并发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率和术后12个月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几丁糖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几丁糖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发生,提高妊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健怡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针灸佐治脑梗死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同时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康复运动训练及ADL训练,持续治疗5w,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通过5w的治疗观察,观察组中2例完全治愈,14例患者有明显效果,17例有效,只有1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中1例完全治愈,11例患者有明显效果,17例有效,只有6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2.4%。两组病例疗效对比,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佐治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晁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不同干预方法治疗效果比较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86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2例。A组应用子宫动脉检塞术,B组应用宫腔纱布填塞术,C组应用盆腔动脉结扎术。将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三种干预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和C组,止血时间与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和C组;B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C组。 A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B组的74.19%和C组的38.71%,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要予以及时有效的干预,应用子宫动脉动脉栓塞术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应用子宫腔填塞纱布术也具有较大的安全性,两种方式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X线与高频超声诊断细微肋骨骨折的对比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131例228处病史资料完整地肋骨(包括肋软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X线胸片检查及高频超声检查,比较X线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对肋骨及肋软件骨折的检出率及细微骨折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确诊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78.1%,所有肋软骨骨折X线检查均未能显示,漏诊50例;而高频超声骨折检出率高达96.5,且肋软骨骨折检出11处。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X线检查对细微骨折检出率为5.70%;高频超声对细微骨折检出率为14.47%。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及肋软骨细微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能快速检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细微肋骨及肋软骨骨折,并可重复检查,方便快捷,可作为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常规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米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合并甲亢的应用效果观察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到我院就诊并分娩的5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教育护理模式,观察组早期即开始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遵医行为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并发症、流产和早产发生率及围产儿并发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康复情况、出院指导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对妊娠合并甲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减小妊娠并发症,提高遵医行为及新生儿质量,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

    作者:邓雪梅;刘君海;林小玲;黄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应用分析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包括住院时间、依从性、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依从性、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很好的临床护理推广价值。

    作者:邱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美兰染色法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66例乳腺癌病人,以1%亚甲基蓝注射剂为示踪剂,肿瘤位于外上象限者,则注射于肿瘤表面皮下,若肿瘤位于其他部位,则注射于乳晕或者外上象限皮下。九分法定位切取前哨淋巴结。结果66例患者,施行保乳手术17例,改良根治术49例,均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共检出前哨淋巴结210枚,平均每例1~8(3.2)枚,成功率为100%。选择美兰剂量为2ml,根据肿瘤位置选择注射位置,皮下弥漫浸润注射,注射后按摩5min,等待5min,九分法定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高。

    作者:罗国庆;胡宁东;夏旭;刘秋华;郭远峰;郑辉;周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皮肤黑素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研究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6例皮肤黑色素瘤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皮肤黑色素瘤的高发年龄为50~60岁,肢端黑色素瘤约占89.29%,非肢端黑色素瘤约占10.71%。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集中表现为趾甲为棕褐色,伴有溃疡、出血或者渗出;趾甲为黑绿色,或累计甲板;足底肤色不均,并伴有形状不规则的斑片或者患者的足部皮肤表面粗燥,伴有边缘不清的结节状突起。我国黑色素瘤的发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高发年龄为50~60岁,性别差异较小,外伤可能对肢端黑色素瘤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麦饭石浴疗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老年性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将100例老年性瘙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麦饭石浴疗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针静滴,疗程为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麦饭石浴疗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能够有效治疗老年性瘙痒症。

    作者:郭靓;万秋英;罗丽娟;朱强平;帅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评价胎儿脑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加速度的价值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186例妇产科分娩孕妇与孕期健康体检女性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受检女性的临床资料,其中异常组42例,正常组144例。所有女性均接受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这种检查方式在胎儿脑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加速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异常组的脐动脉AC与脑动脉AC值检测值低于正常组,两组对比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组的管径与动脉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对比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在胎儿脑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加速度的检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对胎儿胎盘循环情况进行监测,便于尽早将胎儿循环障碍纠正,保证宫内安全。

    作者:方若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品管圈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儿科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14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给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干预。结果治愈率、复发率、患儿体温、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试验组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高热惊厥患儿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品管圈护理模式干预措施,不仅能增强疗效,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蓝爱婷;蓝惠琴;郑定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感染性休克PiCCO2监测指标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PiCCO2监护仪监测指导治疗,而对照组则按常规给予积极的容量复苏,必要时加用多巴酚丁维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h以及治疗3d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相关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3d后的改善情况较治疗6h更优,两组间比较APPACHEII评分、MAP、ScvO2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Lac 和PaO2/FiO2改善情况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的脱离呼吸机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和28d病死率均显著短(低)于对照组,也具统计学意义(P<0.05)。PiCCO2监护仪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正确、快速地提供治疗依据,值得临床上借鉴使用。

    作者:关远志;关惠东;刘世专;饶惠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与病理对比分析

    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经MR 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4例患者经CT 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所有患者的病灶均位于颅内脑外,其中10例位于颅底。19例病灶呈分叶状或不规则,8例呈跨叶生长。CT平扫结果:14例呈等、稍高、低混杂密度,1例呈等密度,9例颅骨破坏,1例瘤内钙化;增强扫描结果:13例呈显著不均匀强化。 MR平扫结果:19例T1WI呈等、高、低混杂信号,1例呈等信号;17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例呈等、低混杂信号,1例呈等信号;增强扫描结果:17例呈显著不均匀强化,15例呈明显坏死囊变,8例呈明显出血,14例窄基底与脑膜连接,13例颅骨破坏,15例瘤周明显水肿。19例手术病理证实肿瘤呈分叶状,14例窄基底与硬脑膜连接。镜检结果表明19例呈肿瘤坏死囊变,10例出血,瘤细胞呈弥散性分布,间质存在许多裂隙状血管,免疫组化结果表明Ki ̄67水平升高。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基本呈分叶状,供血丰富,易出血、坏死、囊变导致密度不均,信号显著增强,大部分通过窄基底与硬膜连接,相邻颅骨出现溶骨性破坏,瘤周明显水肿,占位效应明显。

    作者:关天明;丛喜达;王立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疗效观察

    177例产妇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观察两组孕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计算第三产程时间,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宫缩乏力性出血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的宫缩强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宫缩乏力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用药后10min、20min及30min等不同时间的宫缩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维芳;伍艳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围术期心理护理对癌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观察恶性肿瘤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患者癌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选择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癌痛发生率和生存质量。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癌痛,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艺琼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