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道菌群制剂对新生儿哮喘57例防治效果观察

曾双志;秦微;谭稻香;梁启慧

关键词:新生儿, 哮喘, 双歧杆菌
摘要: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57例,且57例患儿的父亲或母亲具有哮喘病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口服双歧杆菌,对照组新生儿食用含有乳酸杆菌的酸奶,服用1个月,并随访3年,比较两组新生儿3年内喘息发作次数及哮喘的发病率.两组新生儿喘息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在干预后3年内哮喘的发病率分别为6.90%、21.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期运用肠道菌群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对婴幼儿哮喘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透室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我院于2013年3月开始在血透室实施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选取护理干预前1年90例血透患者及护理干预后1年90例患者,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后1年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干预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41.1%,干预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8.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患者满意度为84.4%,干预后患者满意度为97.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透室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有设备因素、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患者因素,通过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郑慧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改良强化胰岛素用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治疗临床疗效研究

    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结果经过改良加强胰岛素治疗后,虽然两组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无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但试验组的白蛋白下降量4.65±2.76显著高于对照组4.52±3.98,差异显著(P<0.05);另外,对于感染率和死亡率,试验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采用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刘盛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血宁片联合缬沙坦分散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2例疗效观察

    选择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均62例.对照组每日接受80mg缬沙坦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3次给予心血宁片0.81g.疗程结束后,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以及血压的变化,分析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宁片联合缬沙坦分散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陈清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三生祛痛方外敷缓解胃癌疼痛的应用研究

    51例胃癌住院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医嘱给予曲马多镇痛并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则给予三生祛痛方外敷,并由经过专门训练的资深护士完成.观察组患者血压、脉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镇痛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生祛痛方外敷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镇痛效果好、无不良反应,能够满足患者对整体护理的需求.

    作者:吴广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PICC管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研究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2月来本院就诊,并均经相关检查(CT或MRI)、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晚期癌症的住院患者80例;采取不同静脉行PICC置管穿刺,观察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中发生并发症共26例,其中包含两种或以上者15例,主要并发症有: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穿刺部位渗血、局部皮肤过敏、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PICC管道的植入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依从性,可减少反复多次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创伤,而且,通过对置管后常见并发症进行护理及预防措施,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率,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张惠娜;欧雪群;吕远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共12w.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都取得了明显疗效,血糖血脂控制较好,其中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PG、2hPG、TC、TG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血糖血脂降低更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不良反应较为轻微.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 建立并验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年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1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用作预测模型建立数据.系统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关系,Logistic 回归建立预测模型,通过 ROC 曲线下面积观察模型性能.验证模型并终确定预测模型,开发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工具.结果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年龄、NT-proBNP、cTnI、冠脉造影是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性能良好.验证表明该模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简单且准确地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工具可用于临床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

    作者:吴华雄;王威;胡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曲美布汀与黛力新和谷参肠安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布汀与黛力新和谷参肠安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曲美布汀与黛力新和谷参肠安联用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曲美布汀治疗,治疗8 w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使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联合谷参肠安、黛力新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且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国敏;张双喜;梁谋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医辨证对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22~71(42.7±3.3)岁.病程1~18(7.1±1.5)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采用两组全程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应用药物为8(D+Z+Pto+Am)/12(D+Z+Pto),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卡,两组疗程均为20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2、4、6及1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胸片检查病灶吸收情况及CD3+、CD4+、CD8+ 淋巴CD4+/CD8+细胞亚群变化和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6及12月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37(37%)、62(62%)、75(75%)、 77(77%)]与对照组[分别为(19(19%)、42(42%)、51(51%)、52 (5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观察组病灶显著吸收、吸收、无变化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CD3+、CD4+、CD8+、 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联合化疗方治疗MDR-TB,可以提高临床痰菌转阴率,有助于病灶吸收,改善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不增加临床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郭惠环;胡春华;罗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甲亢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随机将本院接诊的甲亢性肝损伤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甲硫咪唑治疗,而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等变化,并对比分析.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甲亢性肝损伤患者采取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确切,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范进绵;高俊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保守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体外护理、病情监测、导管护理及口腔护理.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显效31例(39.7%),有效42例(53.8%),无效5例(6.4%),治疗总有效率93.6%(73/78).患者住院时间为10~21(14.1±3.2)d.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6.2%(75/78).对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应注意加强心理、饮食、体外、管道及口腔等方面护理.

    作者:邓带欢;马蓝;雷海优;朱淑霞;李秋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小针刀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一疗程后,观察临床情况.在判断lyshoim评分状况,治疗组在治疗后的分值80.13±6.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43±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有效率,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配合中药外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绪银;陈秀清;梁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吉西他滨联合方案在治疗淋巴瘤中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本院就诊的淋巴瘤患者12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培美曲赛进行治疗.在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同时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且在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54.7%,与对照组的35%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稳定患者比例比对照组多,而研究组患者退步和死亡比例比对照组少,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具比对照组例数少,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白蛋白降低的例数比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研究组患者出现贫血的例数比对照组稍多.吉西他滨联合方案对淋巴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林志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温针灸配合海桐皮汤外洗治疗寒湿型和湿热型膝关节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寒湿型关节炎患者30例,湿热型关节炎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采取温针灸配合海桐皮汤外洗治疗方法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之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治愈效果明显,寒湿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86.66%,湿热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且疼痛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寒湿型和湿热型膝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海桐皮汤外洗治疗方法均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日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复方苦参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分析复方苦参止痒软膏辅助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将88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苦参止痒软膏外用涂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6周后血清总IgE及嗜酸粒细胞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方苦参止痒软膏辅助治疗慢性湿疹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血清总IgE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丽红;钟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混合痔术后自控镇痛的护理效果分析

    抽取本院接诊的混合痔术后自控镇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整体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术后2、12、48 h时疼痛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 h疼痛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12、24 h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痔术后自控镇痛实施整体护理可减轻患者手术疼痛,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杨清;温冬娣;蔡友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以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上消化道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0%,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6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对其并发症发生减少效果显著,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护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荣;陈洁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世界支气管哮喘患者有3亿左右,且患病数量呈上升趋势,每年因患哮喘死亡的人数也达18万之多.支气管哮喘也因此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通过对支气管哮喘的深入研究,意识到应以防治气道炎症为治疗重点.而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很多,其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即对近年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给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研究,提高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有所帮助.

    作者:宁正庆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将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及复发率.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能改善症状、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石玉玲;吴春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胃十二指肠术后不同阶段的饮食调节与护理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76例经胃十二指肠手术治疗患者,按照奇偶数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术后不同阶段予以合理饮食调节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疾病不确定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疾病不确定感42.59±4.86低于对照组51.49±5.28,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6.84%,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十二指肠术后不同阶段的饮食调节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让;温月娥;温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