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杰平;窦维宏;潘学林;徐超
搜集经病理学证实的50例肺癌及50例肺内良性病灶,所有患者均行胸部MSCT扫描并检测其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比较肺内良恶性病变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YFRA21-1、NSE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CEA、CYFRA21-1、NSE和CT诊断肺癌敏感度分别为50.0%、42.0%、54.0%和74.0%,特意度分别为82.0%、86.0%、88.0%和84.0%.CT联合三项肿瘤标记物诊断肺癌敏感度88.0%,特异度80.0%.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敏感性,而特异度稍降低.
作者:冯瑞;管恒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评估可以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得到改善,但是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颜面部烧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肖榕婵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抽取在我院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的4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患有侵袭性牙周炎.结果治疗前患者的出血指数为2.81±0.94,菌斑指数为1.93±0.94,临床附着丧失指数为3.3±1.83,牙周探诊深度为3,5±1.93.治疗后患者的出血指数为0.76±0.91,菌斑指数为0.78±0.45,临床附着丧失指数为1.92±0.81,牙周探诊深度为2,13±1.04.治疗前后48例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法对侵袭性牙周炎进行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不良症状,因此值得在齿科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沈明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58例痔疮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将58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温水熏洗治疗,观察组给予痔瘘熏洗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痔疮肛瘘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均以7d作为一个疗程.结果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2.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3.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应用痔瘘熏洗方治疗痔疮肛瘘术后常见并发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正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沙正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新生儿科住院患儿711例,同时检测血清PCT检测和全血hs-CRP,利用ROC曲线对检测数据分析.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以PCT0.25ug/ml为阳性,hs-CRP结果0.960为佳的阳性截断值,PCT和hs-CRP存在相关性(P<0.05).PCT与hs-CRP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冯广满;蒋旺珍;罗配红;吴见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18例患有不同发热性疾病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分为观察组(细菌感染68例)和治疗组(非细菌感染50例),同期健康儿童5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分析3组患者血清PCT、PA含量及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意义.结果观察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PC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PA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可作为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参考指标.
作者:金善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8例尿毒症贫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透析期输血治疗组和透析后输血治疗组,各24例.两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血清尿素氮、血液肌肝、钾离子及红细胞浓度,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将观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升高值均在13mmol/L以上,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患者头昏、乏力、心悸等缺氧症状明显减轻,两组患者在输血治疗前后尿素氮、血液肌肝均显下降(P<0.05).尿毒症患者透析期输注红细胞悬液和透析后输注洗涤红细胞均为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志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我所进行产后42d检查的产妇中抽取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凯格尔运动法联合阴道哑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进行治疗,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可以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钱霏菲;庞稼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无创性、痛苦小、易接受等优点.但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因采用NIPPV而错过了气管插管或有创呼吸机治疗的佳时机.因此,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IPPV治疗如何选择适当的时机非常关键.本文主要对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相关预测因素作一综述,以更好地指导NIPPV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外科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前两组ADL、GC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雪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骨外科就诊的骨创伤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VSD组和对照组各37例,VSD组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及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SD组治疗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VSD组敷料更换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能增加骨创伤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传东;吕敏清;黄冠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120例颌面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骨间钢丝结扎固定术,观察组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总时间、感染的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颌面骨折的治疗中,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的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文兵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IL-18(白细胞介素-18)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治疗,30d为一疗程;同期随机选择10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对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组血清中的IFN-γ、TNF-α和IL-18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它们之间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屑病血清IFN-γ、TNF-α和IL-18均有显著增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银屑病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罗志广;杨国良;周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确诊的慢性鼻咽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鼻吸入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治疗.2组患者均进行为期5d的治疗,比较治疗后的鼻咽部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咽炎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邝见娉;刘红梅;钟凤如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接诊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单纯性鼻息肉36例,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24例,另选择10例正常鼻黏膜组.检测各组总IgE阳性表达率(%)与Eos浸润水平(个/HP).术后6个月两组疗效比较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组的治疗有效率(54.16%)明显低于鼻息肉组的治疗有效率(88.8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阳性表达率,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组(83.33%)明显高于鼻息肉组(44.4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浸润水平,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组明显高于鼻息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伴随过敏性鼻炎会造成比较复杂的病情,增加严重性,所以治疗时要特别注意.
作者:胡蓉杰;杨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行PICC置管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正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比较两组在导管脱出、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中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导管脱出、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进行PICC置管的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患者采取并发症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化导管脱出、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庄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接受食管癌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生存质量以及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及手术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具有很好地临床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福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哮喘症状评分和晨起时大呼吸流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钠佐治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永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总有效率8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4%,治疗组的复发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叶;高倩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