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林传东;吕敏清;黄冠文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创伤, 切口愈合
摘要: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骨外科就诊的骨创伤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VSD组和对照组各37例,VSD组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及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SD组治疗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VSD组敷料更换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能增加骨创伤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门诊5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将病例分为高血尿酸组与非高血尿酸组,对照分析不同血尿酸水平与MS之间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MS患病率中,高血尿酸组患者的MS患病率为75%(51/68),非高血尿酸组仅为19.2%(96/500);高血尿酸组中的肥胖、高血压以及脂代谢紊乱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尿酸组,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尿酸水平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尿酸水平患者.通过临床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值与MS存在密切关联性,一般血尿酸值偏高患者的MS发病率相对较高.

    作者:赵玉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全麻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麻醉深度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选取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模式组(H组,n=20)与CSI稳定模式组(C组,n=20),H组以控制患者血压在基础血压±20%,心率60~100次/min内为目标实施麻醉,C组以控制患者CSI值在40~60内为目标实施麻醉;记录术中知晓例数、插管、切皮,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及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两种麻醉模式患者均无术中知晓,两组中插管,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与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与CSI的相关性均高于心率与CSI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率相比,血压更好的反映麻醉深度;患者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SI无法同时控制在目标范围.

    作者:王天海;段文明;张冰;胡建军;赵红玉;刘亚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临床应用评析

    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沙正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机选取80例掌骨骨折患者,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具体情况、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观察组临床疗效好24例(60%),中14例(35%),差2例(5%);对照组临床疗效好16例(40%),中13例(32.5%),差11例(27.5%),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进行有效对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微型钢板固定对掌骨骨折的治疗,临床效果较佳,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曾洪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0%白蛋白与6%羟乙基淀粉对脓毒症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研究

    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LB组和HES组,ALB组患者每12h输100m120%人血白蛋白,HES组每6h静滴250ml 130/0.4羟乙基淀粉,比较24、48、72h,两组患者血管外肺水及氧合指数;ALB组患者72h ELWI较HES组明显下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7.6±1.2vs8.4±2.4,P<0.05),氧合指数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70±98vs310±56,P<0.05);在严重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白蛋白羟乙基淀粉能够更好的降低ELWI,并能够改善氧合功能.

    作者:石远峰;谢永鹏;陈晓兵;王言理;刘克喜;顾彩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血管病变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血管病变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108例,根据有无血管病变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CRP、TG、TC、LDL-C、LDL-C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FBG和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Ⅱ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尿酸独立相关.结论 Ⅱ糖尿病患者并血管病变与血尿酸水平存在较大的关联,监测血尿酸的水平,对于Ⅱ糖尿病患者预测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状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游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对颜面部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评估可以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得到改善,但是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颜面部烧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肖榕婵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6例临床观察

    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剂紫癜汤进行治疗,连续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紫点、紫斑消失时间为6.8±1.5d;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紫点、紫斑消失时间为8.9±2.4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病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段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凝血酶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肝硬化上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对照组研究,观察并比较奥曲肽与凝血酶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48h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显著缩短出血时间以及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黎勇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腹腔镜与开放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对在我院同一科室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直肠癌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根治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前者在术后恢复时间更快、肛门排气时间更早及正常饮食恢复时间更早(P<0.05).腹腔镜与开放直肠癌手术相比,其在术后恢复方面存在显著性优势和效果.

    作者:李光学;罗明祥;杜波;高锐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B、C、D四组各纳入患者47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联合他汀类药物,C组、D组分别在B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阿司匹林,对比治疗前、6个月后相关指标.结果 A、B组IMT、LDL-C、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B组LDL-C、hsCRP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IMT、SV、RI、LDL-C、HDL-C、hs-CRP与治疗前、A组差异,C、D组IMT、SV、RI、LDL-C、hs-CRP与B组差异,D组LDL-C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复发与血栓性事件发生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比重低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增强调脂效果,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斑块形成,改善颈内血流循环,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三联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和口服金双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黄疸消退情况.结果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有2例患儿发生腹泻现象,对照组有4例患儿发生腹泻现象,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双歧、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也即是三联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凤小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患者血清GCT(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24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Ⅱ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DA)患者为DA组,93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为DM组,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ACS组,选取81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NC)为NC组.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的相关性.结果 DA组BMI大于NC组、DM组和ACS组,血清GGT、HbA1c含量与LDL-C含量明显高于NC组、DM组和ACS组,TC、TG水平均高于N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NC组(P<0.05);血清GGT与TG、LDL-C水平呈正相关(r=0.637,0.720,P<0.05).结论 血清GGT的数值升高与Ⅱ型糖尿病显著相关,及时监测社区居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GT水平,对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富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探讨采用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诺和锐30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程结束后,两组血糖控制时间、血糖控制率、FPG、HbA1c、血清C肽和低血糖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降低治疗风险,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顾明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无牵拉脑保护术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运用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开颅手术中运用无牵拉脑保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仅1例3d后发生迟发血肿.开颅手术中使用无牵拉脑保守术能减少对脑组织牵拉伤的发生,保护重要功能区脑组织,达到手术过程中的微侵袭.

    作者:徐文华;高翔;梁锐;程毛锋;唐尤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05月我院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单纯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轻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邓凡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7例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87例(95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A组,n=40,43眼)和综合干预组(B组,n=47,52眼)两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视力改善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记录其术眼疼痛发生率.结果 (1)干预后,两组视力及血糖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血糖控制状况良好,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视力改善效果优于A组(P<0.05);(2)A组完全复位率为69.8%,明显低于B组的90.4% (P<0.05);B组术眼疼痛评定为轻微者36例,明显高于A组的16例(P<0.05).结论 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凤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疗法,观察评估两组患者宫外孕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出现9例,总发生率16.67%;观察组患者中并发症出现10例,总发生率18.5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 针对宫外孕并发症的治疗,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疗法的临床效果比单纯西药治疗更为突出,且毒副作用低,高效安全,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医患关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腹腔镜技术在60例腹部损伤患者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外科收治的60例腹部外伤患者进行研究,把所有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进行诊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诊疗.由统计结果可得,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切口大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腹部损伤患者给予腹腔镜诊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周培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