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曾洪运

关键词:微型钢板, 克氏针, 掌骨骨折
摘要:随机选取80例掌骨骨折患者,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具体情况、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观察组临床疗效好24例(60%),中14例(35%),差2例(5%);对照组临床疗效好16例(40%),中13例(32.5%),差11例(27.5%),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进行有效对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微型钢板固定对掌骨骨折的治疗,临床效果较佳,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治疗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分析导致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本研究中有34例患者出现了复发的情况,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率、治疗不依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吸烟饮酒、不良情绪的比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溃疡类型、年龄、性别等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认知率、治疗不依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吸烟饮酒、不良情绪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的危险因素,必须对其给予适当的指导,以此来降低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的情况.

    作者:钟伦雄;高抚岗;谢昌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中效果分析

    选择48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行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另用神经节苷脂,对两组治疗后的MMSE加以比较,观察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分别为17.18±1.81、17.46±1.62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后,分别为23.24±2.02、19.15±1.73分,均比本组治疗前提升(P<0.05);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神经节苷脂为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其认知能力,此方案有推广价值.

    作者:邓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全麻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麻醉深度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选取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模式组(H组,n=20)与CSI稳定模式组(C组,n=20),H组以控制患者血压在基础血压±20%,心率60~100次/min内为目标实施麻醉,C组以控制患者CSI值在40~60内为目标实施麻醉;记录术中知晓例数、插管、切皮,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及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两种麻醉模式患者均无术中知晓,两组中插管,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与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与CSI的相关性均高于心率与CSI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率相比,血压更好的反映麻醉深度;患者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SI无法同时控制在目标范围.

    作者:王天海;段文明;张冰;胡建军;赵红玉;刘亚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护理效果观察

    2012年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我院选取10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总结骨科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改良之后的护理方法,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并分析研究讨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改良后的护理方法在骨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使骨科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降低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万娇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比较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眼科收治的60例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或差一行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采用卡洞法检查将患儿分为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对所有患儿使用阿托品散瞳以检查其眼睛的矫正视力和屈光度,并对其进行双眼同量弱视治疗,在治疗后第1、2、4、8个月检查患儿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矫正视力的基本治愈率和进步行数.结果经同量治疗1个月后,患儿主视眼的基本治愈率及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较非主视眼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量治疗2、4、8个月后,患儿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的基本治愈率及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无明显差异(P>0.05).对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进行同量治疗,短期内主视眼的疗效优于非主视眼.

    作者:杨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59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接受MR检查,观察MRI诊断结果.结果59例膝关节损伤中,MRI诊断出骨损伤15例,确诊率为69.09%;韧带损伤40例,确诊率为76.36%;半月板损伤34例,准确率为84.75%.MRI对不同类型膝关节损伤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可以为膝关节损伤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科学参考,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上官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状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游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临床应用评析

    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沙正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紫杉醇脂质体对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对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肿瘤内科接诊的71例胃癌根治术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化疗处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生存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随访生存率分别为90.00%、75.00%,对照组则依次为70.97%、51.61%,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予以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安全性高,且随访生存率较好,相较于常规化疗更优,值得借鉴.

    作者:盛易明;宋建文;周美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鼻息肉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共收治鼻窦炎或鼻息肉手术共121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传统手术组(n=60例)与鼻内窥镜手术组(n=61例),术后安排1年随访,比较两组的治愈情况.两组术后疗效相当,但鼻内窥镜组不良症状比重更低,复发率更低,差异均显著(P<0.05).鼻窦炎、鼻息肉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创伤性,疗效优,复发率低,效果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琴;胡蓉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效果探讨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前来就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抗癌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肿瘤灶大小等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具有高达65%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虽略高于仅为55%的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但两组对比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后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与对照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中晚期食道癌患者经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扶正抗癌方可获得满意治疗价值,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提高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今后推广.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银屑病血清IFN-γ、TNF-α,IL-18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IL-18(白细胞介素-18)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治疗,30d为一疗程;同期随机选择10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对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组血清中的IFN-γ、TNF-α和IL-18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它们之间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屑病血清IFN-γ、TNF-α和IL-18均有显著增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银屑病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罗志广;杨国良;周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脑梗死后情感障碍和脑神经功能部位损害与其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情感障碍和脑神经功能部位损害与患者发生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认知功能障碍80例为A组,情感障碍40例为B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C组,分别测定其认知功能、情感障碍功能,并进行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A、B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情感功能评分与C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B组,情感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病灶对患者造成的认知、情感功能障碍影响明显高于右侧病灶;额叶、颞叶脑神经损伤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大,顶叶、颞叶、额叶部位的脑损伤对情感功能影响较大;不同脑神经损伤部位对脑梗死患者认知、情感功能障碍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与情感障碍的概率较大,且与脑神经功能损害部位有显著相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邓嵘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变异和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80例男性高血压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80例单纯高血压病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作为研究组,后者作为对照组.选用24h动态血压测量仪对患者的24h日间和夜间血压、血压的昼夜节律和平均血压进行测定观察,两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统计结果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夜间的血压水平也有明显的升高(P<0.05),但在日间血压和24h的平均血压水平上,两组患者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 (1)夜间血压水平和血压昼夜节律情况对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缺血性脑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高血压患者采取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指导临床用药和疾病预后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室规范化护理效果观察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期间手术室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规范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周淑明;伍玉媚;罗雁平;梁淑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组间差异具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白细胞、尿淀粉酶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剑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开放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住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15例同时患有双侧疝,10例复发疝),将其中的复发疝患者平均分配、其余随机分配至前入路组(60例)和后入路组(60例).前入路组采用传统经腹股沟管方式修补;后入路组采用内环上方入路进行修补.随访1~4年,两组初发疝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复发疝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方面,后入路组明显少于前入路组(P<0.05).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修补效果可靠的特点,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复发疝患者.

    作者:夏杰平;窦维宏;潘学林;徐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4例,根据PCI时机分为延迟组与溶栓组各27例,溶栓组中溶栓时间距发病时间≤6h,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及择期行PCI;延迟组则在患者入院后给予PCI进行治疗,距发病时间为12~24h.记录患者治疗阶段临床症状的改变,以及分析其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结果治疗后,溶栓组TIMI分级:0~1级为7.4%(2/27),2~3级为92.6%(25/27);延迟组TIMI分级:0~1级为3.7%(1/27),2~3级为96.3%(26/27),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并发症方面,延迟组在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方面高于溶栓组(P<0.05).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尽早将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疏通,但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于早期溶栓.

    作者:涂军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6例临床观察

    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剂紫癜汤进行治疗,连续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紫点、紫斑消失时间为6.8±1.5d;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紫点、紫斑消失时间为8.9±2.4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病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段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评价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7例全髋置换患者,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方法:进行预防血栓的相关宣教,遵医嘱给予药物预防等.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措施:护理部成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护小组对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对全髋置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指南及健康教育执行单,同时成立血栓预防质控组,督导各项措施有效落实.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规范性预防措施并辅以管理手段,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熊小菊;田烨;熊丽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