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技术在60例腹部损伤患者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周培培

关键词:腹部损伤, 诊疗, 腹腔镜
摘要: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外科收治的60例腹部外伤患者进行研究,把所有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进行诊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诊疗.由统计结果可得,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切口大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腹部损伤患者给予腹腔镜诊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评价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7例全髋置换患者,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方法:进行预防血栓的相关宣教,遵医嘱给予药物预防等.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措施:护理部成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护小组对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对全髋置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指南及健康教育执行单,同时成立血栓预防质控组,督导各项措施有效落实.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规范性预防措施并辅以管理手段,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熊小菊;田烨;熊丽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护理效果观察

    2012年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我院选取10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总结骨科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改良之后的护理方法,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并分析研究讨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改良后的护理方法在骨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使骨科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降低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万娇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开放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住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15例同时患有双侧疝,10例复发疝),将其中的复发疝患者平均分配、其余随机分配至前入路组(60例)和后入路组(60例).前入路组采用传统经腹股沟管方式修补;后入路组采用内环上方入路进行修补.随访1~4年,两组初发疝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复发疝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方面,后入路组明显少于前入路组(P<0.05).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修补效果可靠的特点,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复发疝患者.

    作者:夏杰平;窦维宏;潘学林;徐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抑制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对比观察

    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55例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并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成功之后给予七氟醚、阿曲库铵行麻醉维持;于手术结束前10min,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芬太尼,比较两组术后躁动发生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躁动率为10.7%,较对照组(18.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间值分别为21.0±4.2、31.8±6.2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抑制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结分析进行血液透析患者95例的护理经验.对低血压者采取护理措施后,自行缓解持续治疗101次;输入生理盐水后再次治疗29次;终止透析治疗5次,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后的成功完成率达96%.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做好各项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用于颌面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120例颌面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骨间钢丝结扎固定术,观察组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总时间、感染的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颌面骨折的治疗中,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的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文兵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无牵拉脑保护术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运用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开颅手术中运用无牵拉脑保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仅1例3d后发生迟发血肿.开颅手术中使用无牵拉脑保守术能减少对脑组织牵拉伤的发生,保护重要功能区脑组织,达到手术过程中的微侵袭.

    作者:徐文华;高翔;梁锐;程毛锋;唐尤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ICU病房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人员资源管理,对照组采用平均分床方式进行护理人员资源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取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罗莲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综合措施预防小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高碳酸血症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过度通气和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等综合措施预防小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造成高碳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住院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采用全麻,设定使用相同的9~10mmHg气腹压力,A组气腹一开始就进行过度通气进行麻醉干预;B组手术一开始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术中按照正常呼吸通气参数进行通气,C组则同时采用术前注射碳酸氢钠和术中进行过度通气进行麻醉干预的方法;D组则不注射碳酸氢钠且术中按正常呼吸通气参数进行通气的麻醉方法.在术前5min、术中10min、术后10min进行血气分析监测,以pH和PCO2作为观测指标,对比四组病人术中、术后pH和PCO2,如P<0.05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1)A、B、C、D四组相比较,A组、B组均出现1例高碳酸血症患儿,发生率均为3.3%,C组未出现高碳酸血症,D组出现2例高碳酸血症患儿,发生率为6.7%.C组综合干预组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及其他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不同时间段pH值比较四组相比较,术中pH值均下降,术后四组均有所上升,但均为达到术前水平,C组升高更明显,aP<0.05,bP<0.05,cP<0.05;bP<0.05;A、B两组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eP>0.05,A、B组与D组相比较,pH明显术后升高更明显,dP<0.05.四组不同时间段PCO2值相比较,术中PCO2值均有所升高,术后均有所下降,C组与其他组相比较,术中升高较少,恢复较快,具有统计学意义,aP<0.05,bP<0.05,cP<0.05;A、B两组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eP>0.05,A、B组与D组相比较,pH明显术后升高更明显,dP<0.05.结论 综合措施预防小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高碳酸血症临床效果明显,更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恢复,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宏立;潘惠颜;李日长;张建华;黄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喜炎平联合干扰素和干扰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治疗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恢复快、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储开东;季凤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思密达喷洒配合胃镜在胃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胃镜下止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思密达喷洒治疗,比较两组胃溃疡出血治疗效果.试验组止血时间为1.56±0.23d,输血量为240.61±15.62ml,住院时间为7.05±0.65d,再出血发生率为4.0%;对照组止血时间为3.52±0.65d,输血量为502.32±30.22ml,住院时间为14.21±1.32d,再出血发生率为16.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思密达喷洒配合胃镜治疗胃溃疡出血患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林爱华;张春菊;王清锦;宋丽萍;王曦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外伤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外科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前两组ADL、GC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雪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紫杉醇脂质体对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对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肿瘤内科接诊的71例胃癌根治术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化疗处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生存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随访生存率分别为90.00%、75.00%,对照组则依次为70.97%、51.61%,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予以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安全性高,且随访生存率较好,相较于常规化疗更优,值得借鉴.

    作者:盛易明;宋建文;周美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一站式健康教育方式对减少孕妇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分析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所注册的育龄妇女20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100例接受一站式健康教育的孕产妇为观察组;100例常规怀孕分娩的妇女为对照组,另选100例19~38岁女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心理测评的阴性对照组.观察孕前、孕期、产后孕妇心理状况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心理测评结果,与正常值比较观察组孕周(≥29周)时S-AI、T-AI接近正常,P>0.05.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比较结果表明,妊娠反应、下肢水肿、子痫、自然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早产、前置胎盘、产后病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产程时间延长、产钳分娩、侧切分娩、剖宫产、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先天缺损、死婴的比例,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01).一站式健康教育服务有利于改善孕前、孕期、产后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邹海英;刘丽秀;周根莲;王瑛;肖苏兰;庞金凤;郭淑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

    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并对其图像特点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两组在甲状腺和肿块大小、结节内部回声、确诊率方面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结节数目、结节包膜、边缘晕环、结节血流参数方面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可以作为甲状腺良性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要从其声像图和结节内部血流参数等影像特征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夏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至乙状结肠1例报道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我国广大女性避孕的主要方式,其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逆等优势,深受广大育龄期妇女的欢迎[1].虽然宫内节育器避孕有效率及安全性均较高,但其仍存在宫内节育器异位等并发症,尤其是异位到盆腹腔,可造成肠管、膀胱、卵巢等盆腹腔脏器损伤,甚至个别文献报道引起肠梗阻肠坏死大段切除,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近日我院收治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至乙状结肠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徐媛媛;黄斌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综合康复模式在早期中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模式干预.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综合康复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早期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肢体障碍程度,应用价值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黄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7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采用眼底激光治疗的270例DR患者为观察组,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常规治疗的130例DR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1%(256/270),对照组为80.77%(105/13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眼底激光治疗DR,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继旭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苦参素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苦参素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7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素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的总有效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苦参素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明显改善肝功能,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B、C、D四组各纳入患者47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联合他汀类药物,C组、D组分别在B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阿司匹林,对比治疗前、6个月后相关指标.结果 A、B组IMT、LDL-C、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B组LDL-C、hsCRP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IMT、SV、RI、LDL-C、HDL-C、hs-CRP与治疗前、A组差异,C、D组IMT、SV、RI、LDL-C、hs-CRP与B组差异,D组LDL-C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复发与血栓性事件发生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比重低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增强调脂效果,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斑块形成,改善颈内血流循环,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