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宏立;潘惠颜;李日长;张建华;黄漫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16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108例.甲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妊娠率及治疗前、后月经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甲组妊娠率高于乙组(P<0.05);两组治疗前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别(P>0.05);甲组治疗后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值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 与宫腔镜下刮宫术相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李玉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养生护理干预对社区慢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制定更优的社区慢病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我社区2012年5月~2014年5月就诊的102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养生护理干预,干预周期持续4w.结果 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估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四个领域部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94.1%)高于对照组患者(76.5%),经x2检验,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养生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的提升社区慢病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全方面的生活质量,更加符合患者与家属的护理需求,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荣;叶强;邹礼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沙正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景东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的患者132例,在手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后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和月经量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使用曼月乐宫内节育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月经量过大的症状,且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在防止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国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我所进行产后42d检查的产妇中抽取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凯格尔运动法联合阴道哑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进行治疗,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可以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钱霏菲;庞稼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T与MRI检查,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通过研究表明,应用MRI检查颅脑外伤患者,其检出脑挫裂伤、硬膜下出血或积液及眼鼻耳损伤病症例数高于CT检查,但检出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症例数低于CT检查;CT检查时间显著快于MRI,首次扫描失败例数明显低于MRI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检查,各有优缺点,综合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颅脑外伤疾病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但MRI检查速度慢且限制较多,因此颅脑外伤应首选CT检查.
作者:谢丽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门诊5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将病例分为高血尿酸组与非高血尿酸组,对照分析不同血尿酸水平与MS之间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MS患病率中,高血尿酸组患者的MS患病率为75%(51/68),非高血尿酸组仅为19.2%(96/500);高血尿酸组中的肥胖、高血压以及脂代谢紊乱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尿酸组,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尿酸水平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尿酸水平患者.通过临床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值与MS存在密切关联性,一般血尿酸值偏高患者的MS发病率相对较高.
作者:赵玉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哮喘症状评分和晨起时大呼吸流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钠佐治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永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我院普通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在术前0.5~1.0h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3.0g,如果患者手术时间超过3h则需追加1次,术后1d内追加2次;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3.0g,2次/d,连续给药3~5d.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合理应用抗生素,能对切口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琳;苏广扬;区文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65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试验组34例选择整体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34例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31例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3.8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缩短病程,缓解身体症状,减轻痛苦,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总有效率8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4%,治疗组的复发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叶;高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9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术中与术毕时段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体温较对照组患者更加稳定、正常(P<0.05).观察组躁动与寒战的发生率分别为15.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31.1%(P<0.0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开展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可有效预防术后低体温,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58例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舒适护理方案推行时间分成对照组1033例和观察组1025例两组.比对其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患儿哭闹现象发生情况等,记录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措施推广后,输液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主动配合率均较推广前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也由76.1%提高至90.7%,平均穿刺时间及哭闹率则明显降低(P<0.05).对儿科门诊输液患儿予以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输液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党玉梅;汪友兰;肖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采用眼底激光治疗的270例DR患者为观察组,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常规治疗的130例DR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1%(256/270),对照组为80.77%(105/13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眼底激光治疗DR,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继旭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入住我院的剖宫产产妇157例,随机分为2组,对A组的产妇在麻醉前进行留置导尿管,B组产妇在麻醉后进行留置导尿管.观察产妇在留置导尿管前后期的心率和血压、疼痛等级和舒适度等情况.结果发现B组产妇的心率、血压趋于正常,疼痛感觉小,较为舒适.麻醉后实行留置导尿管可以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和紧张心理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妇的菌尿、刺激感和尿道胀痛等不良反应,所以剖宫产产妇麻醉后是留置导尿管的佳时期.
作者:王妙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术后病理学检验结果确诊为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30例,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利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抽样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对研究对象良恶性肿瘤诊断的符合率、疾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良性符合率达到71.42%,恶性符合率达到84.62%,疾病总体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6.67%和6.67%.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永红;高汉斌;欧阳小鹃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通过对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32例)采用经皮微创手术,对照组(30例)仅进行开放手术传统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按Johner-wruhs评分,治疗组优良率为88.44%(优23例,良6例,差3例),对照组术优良率为70%(优12例,良9例,差9例),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血量为123±25ml、住院时间为9±2d、手术时间为78±11min,对照组分别为198±30ml、13±3d、116±1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胫骨远端骨折行经皮微创治疗愈合率高,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泽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将4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含量(3.5±1.5、3.5±2.4g/L显著优于对照组3.3±0.2、2.2±0.3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针状和预后作用,降低出血风险,且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宗一;蒋健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实施微创性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脑水肿体积大小.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均明显变小,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高压氧进行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脑水肿体积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范宏军;韩德清;罗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55例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并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成功之后给予七氟醚、阿曲库铵行麻醉维持;于手术结束前10min,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芬太尼,比较两组术后躁动发生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躁动率为10.7%,较对照组(18.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间值分别为21.0±4.2、31.8±6.2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抑制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蓉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