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的效果观察

王妙玲

关键词:剖宫产, 麻醉, 留置导尿管
摘要:选择入住我院的剖宫产产妇157例,随机分为2组,对A组的产妇在麻醉前进行留置导尿管,B组产妇在麻醉后进行留置导尿管.观察产妇在留置导尿管前后期的心率和血压、疼痛等级和舒适度等情况.结果发现B组产妇的心率、血压趋于正常,疼痛感觉小,较为舒适.麻醉后实行留置导尿管可以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和紧张心理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妇的菌尿、刺激感和尿道胀痛等不良反应,所以剖宫产产妇麻醉后是留置导尿管的佳时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盆腔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抑郁、焦虑评分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1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便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对生活充满希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文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病毒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受到病毒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段我院收治的40例未受到病毒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情况.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PEF%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和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受到病毒感染.

    作者:曾美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至乙状结肠1例报道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我国广大女性避孕的主要方式,其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逆等优势,深受广大育龄期妇女的欢迎[1].虽然宫内节育器避孕有效率及安全性均较高,但其仍存在宫内节育器异位等并发症,尤其是异位到盆腹腔,可造成肠管、膀胱、卵巢等盆腹腔脏器损伤,甚至个别文献报道引起肠梗阻肠坏死大段切除,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近日我院收治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至乙状结肠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徐媛媛;黄斌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6例临床观察

    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剂紫癜汤进行治疗,连续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紫点、紫斑消失时间为6.8±1.5d;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紫点、紫斑消失时间为8.9±2.4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病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段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观察及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并确诊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止咳、保持呼吸通畅、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乳糖酸阿奇霉素,对照组予以乳糖酸红霉素注射液.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统计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缓解,其中观察组治疗患儿的总有效率是94%,对照组治疗患儿的总有效率是71%,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4例患儿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率是11.4%,对照组中不良反应13例,不良反应率37.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优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紫杉醇脂质体对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对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肿瘤内科接诊的71例胃癌根治术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化疗处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生存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随访生存率分别为90.00%、75.00%,对照组则依次为70.97%、51.61%,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予以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安全性高,且随访生存率较好,相较于常规化疗更优,值得借鉴.

    作者:盛易明;宋建文;周美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研究

    选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骨科接诊的59例患者,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Cobb角以及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该组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邻椎前间隙高度为4.43± 0.14c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13cm,治疗6个月后Cobb角(7.0±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Frankel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较治疗前E级所占比例6.78%,治疗后49.15%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备复位好等明显优势.

    作者:孙国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纳入2012年8月~2013年8月45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作为对照组:同时纳入2013年10月~2014年10月45例行同样手术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不良反应、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不良反应、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度,为新上岗护理人员提供诊疗护理的指引.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是符合医院目前成本-效益的佳治疗护理模式,有利于临床护理的规范化,体现医护一体化,值得推广.

    作者:郭玉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心肌酶谱变化和临床特点分析

    对腹泻患儿的大便进行常规RV抗原检测,将检查结果呈阳性的86例患儿列入RV肠炎组(观察组),选取86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耍幼儿并将其列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心肌酶谱的实际情况、心肌酶谱和患儿脱水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心肌酶升高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实际变化情况等.两组心肌酶谱相应的5项图谱指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存在脱水现象、存在轻度脱水现象以及存在中度脱水现象的患儿相比,其心肌酶谱相应的指标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表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存在心肌损害合并症的患儿的心肌酶谱的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肠炎常常合并心肌损害,心肌损害程度与患者病程及脱水程度密切相关,心肌损害程度多不严重,治疗后多可短期内恢复.

    作者:杨波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前白蛋白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18例患有不同发热性疾病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分为观察组(细菌感染68例)和治疗组(非细菌感染50例),同期健康儿童5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分析3组患者血清PCT、PA含量及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意义.结果观察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PC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PA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可作为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参考指标.

    作者:金善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总有效率8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4%,治疗组的复发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叶;高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探讨

    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以选择适宜治疗方案.以要求终止妊娠的7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表格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依沙吖啶治疗,观察组则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引产结局、引产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11.4%,与对照组的94.3%、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残留、胎盘粘连及软产道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规律宫缩时间、胎儿排出时间、胎盘排出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依沙吖啶单独引产,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能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显著降低软产道损伤率,安全可靠,可作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适宜方法.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银屑病血清IFN-γ、TNF-α,IL-18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IL-18(白细胞介素-18)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治疗,30d为一疗程;同期随机选择10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对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组血清中的IFN-γ、TNF-α和IL-18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它们之间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屑病血清IFN-γ、TNF-α和IL-18均有显著增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银屑病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罗志广;杨国良;周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炎症因子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选取我院接受食管癌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生存质量以及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及手术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具有很好地临床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福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指标PCT与hs-CRP相关性的研究

    选取新生儿科住院患儿711例,同时检测血清PCT检测和全血hs-CRP,利用ROC曲线对检测数据分析.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以PCT0.25ug/ml为阳性,hs-CRP结果0.960为佳的阳性截断值,PCT和hs-CRP存在相关性(P<0.05).PCT与hs-CRP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冯广满;蒋旺珍;罗配红;吴见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评价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7例全髋置换患者,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方法:进行预防血栓的相关宣教,遵医嘱给予药物预防等.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措施:护理部成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护小组对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对全髋置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指南及健康教育执行单,同时成立血栓预防质控组,督导各项措施有效落实.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规范性预防措施并辅以管理手段,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熊小菊;田烨;熊丽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59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接受MR检查,观察MRI诊断结果.结果59例膝关节损伤中,MRI诊断出骨损伤15例,确诊率为69.09%;韧带损伤40例,确诊率为76.36%;半月板损伤34例,准确率为84.75%.MRI对不同类型膝关节损伤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可以为膝关节损伤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科学参考,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上官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孟鲁司特+雾化吸入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PEF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为78.26%(36/46),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支气管哮喘中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和雾化吸入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无牵拉脑保护术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运用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开颅手术中运用无牵拉脑保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仅1例3d后发生迟发血肿.开颅手术中使用无牵拉脑保守术能减少对脑组织牵拉伤的发生,保护重要功能区脑组织,达到手术过程中的微侵袭.

    作者:徐文华;高翔;梁锐;程毛锋;唐尤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发挥的作用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外科手术室收治的患儿50例进行研究,将患儿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选择氯胺酮进行麻醉,试验组选择七氟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皆比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情况比对照组少(P<0.05).在患儿的全身麻醉中应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具有诱导快与苏醒快的特点,能够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曾宪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