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伦
纳入2012年8月~2013年8月45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作为对照组:同时纳入2013年10月~2014年10月45例行同样手术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不良反应、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不良反应、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度,为新上岗护理人员提供诊疗护理的指引.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是符合医院目前成本-效益的佳治疗护理模式,有利于临床护理的规范化,体现医护一体化,值得推广.
作者:郭玉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4例,根据PCI时机分为延迟组与溶栓组各27例,溶栓组中溶栓时间距发病时间≤6h,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及择期行PCI;延迟组则在患者入院后给予PCI进行治疗,距发病时间为12~24h.记录患者治疗阶段临床症状的改变,以及分析其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结果治疗后,溶栓组TIMI分级:0~1级为7.4%(2/27),2~3级为92.6%(25/27);延迟组TIMI分级:0~1级为3.7%(1/27),2~3级为96.3%(26/27),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并发症方面,延迟组在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方面高于溶栓组(P<0.05).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尽早将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疏通,但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于早期溶栓.
作者:涂军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医嘱的合理性,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应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240例,观察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结果 非手术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为23.33%,高于手术科室为10.00%,非手术科室中肝病科、结核病科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较高;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原因前3位的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医嘱超量及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结论 应根据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以及特殊人群用药方法开具抗菌药物处方,以进一步促进住院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董雁;王泽荣;唐雍艳;曹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分析有创血压监测在新生儿重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102例新生儿重症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给予观察组新生儿重症患儿行有创血压监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无创血压监测,对比两组患儿IBP与NBP水平及IBP、NBP测定值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儿IBP收缩压高Neonatal 于NBP收缩压,两组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测量方法血压相关数据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动脉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IBP测定足月后比较稳定,而出血性疾病、出生窒息、新生儿休克等可以明显影响有创血压值,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重症患者中应用有创血压监测有利于及时准确了解患儿血压和组织灌注,为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救治新生儿重症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小群;钟碧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接诊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单纯性鼻息肉36例,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24例,另选择10例正常鼻黏膜组.检测各组总IgE阳性表达率(%)与Eos浸润水平(个/HP).术后6个月两组疗效比较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组的治疗有效率(54.16%)明显低于鼻息肉组的治疗有效率(88.8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阳性表达率,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组(83.33%)明显高于鼻息肉组(44.4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浸润水平,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组明显高于鼻息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伴随过敏性鼻炎会造成比较复杂的病情,增加严重性,所以治疗时要特别注意.
作者:胡蓉杰;杨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58例痔疮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将58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温水熏洗治疗,观察组给予痔瘘熏洗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痔疮肛瘘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均以7d作为一个疗程.结果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2.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3.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应用痔瘘熏洗方治疗痔疮肛瘘术后常见并发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正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对在我院同一科室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直肠癌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根治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前者在术后恢复时间更快、肛门排气时间更早及正常饮食恢复时间更早(P<0.05).腹腔镜与开放直肠癌手术相比,其在术后恢复方面存在显著性优势和效果.
作者:李光学;罗明祥;杜波;高锐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喜炎平联合干扰素和干扰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治疗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恢复快、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储开东;季凤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搜集经病理学证实的50例肺癌及50例肺内良性病灶,所有患者均行胸部MSCT扫描并检测其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比较肺内良恶性病变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YFRA21-1、NSE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CEA、CYFRA21-1、NSE和CT诊断肺癌敏感度分别为50.0%、42.0%、54.0%和74.0%,特意度分别为82.0%、86.0%、88.0%和84.0%.CT联合三项肿瘤标记物诊断肺癌敏感度88.0%,特异度80.0%.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敏感性,而特异度稍降低.
作者:冯瑞;管恒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受到病毒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段我院收治的40例未受到病毒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情况.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PEF%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和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受到病毒感染.
作者:曾美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模式组(H组,n=20)与CSI稳定模式组(C组,n=20),H组以控制患者血压在基础血压±20%,心率60~100次/min内为目标实施麻醉,C组以控制患者CSI值在40~60内为目标实施麻醉;记录术中知晓例数、插管、切皮,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及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两种麻醉模式患者均无术中知晓,两组中插管,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与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与CSI的相关性均高于心率与CSI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率相比,血压更好的反映麻醉深度;患者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SI无法同时控制在目标范围.
作者:王天海;段文明;张冰;胡建军;赵红玉;刘亚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植入物内固定修复治疗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予以小剂量低密度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镇痛效果.观察组痛觉及感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romage评分2.7±.0.4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5、10min动脉压79.9±12.5mmHg、72.8±16.6mmHg,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麻醉后心率指标及其他10min后平均动脉压2组无差异(P>0.05).2组患者麻醉用药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均为影响生命体征平稳以及认知障碍出现、未干扰正常治疗(P>0.05).小剂量低密度腰硬联合麻醉下的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骨折能更好镇痛、控制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潘秋宁;黄丽;王竹;黄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确诊的慢性鼻咽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鼻吸入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治疗.2组患者均进行为期5d的治疗,比较治疗后的鼻咽部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咽炎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邝见娉;刘红梅;钟凤如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骨外科就诊的骨创伤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VSD组和对照组各37例,VSD组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及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SD组治疗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VSD组敷料更换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能增加骨创伤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传东;吕敏清;黄冠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我国广大女性避孕的主要方式,其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逆等优势,深受广大育龄期妇女的欢迎[1].虽然宫内节育器避孕有效率及安全性均较高,但其仍存在宫内节育器异位等并发症,尤其是异位到盆腹腔,可造成肠管、膀胱、卵巢等盆腹腔脏器损伤,甚至个别文献报道引起肠梗阻肠坏死大段切除,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近日我院收治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至乙状结肠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徐媛媛;黄斌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方法)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各73例,通过对疼痛状况的改善、疼痛对情绪影响的改善、疼痛影响日常生活状况的改善、护士对疼痛反应的快慢,疼痛护理的质量,患者对疼痛描述的准确性,家属帮助控制疼痛效果的满意度测评;两组护理后疼痛程度检测结果比较,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两组护理后,疼痛状况的改善、疼痛对情绪影响的改善、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的改善、护士对疼痛反应的快慢、疼痛护理的质量、患者对疼痛描述的准确性、家属帮助控制疼痛的效果满意度测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疼痛减轻程度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协同护理模式通过护士、患者、家属、医生的协同作用,从患者生理、心理、内外环境方面,缓解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术后的疼痛,达到了药物与非药物结合的镇痛效果.
作者:刘丽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择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自愿终止妊娠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观察组(术前1小时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与对照组(术前给予未任何药物治疗)各29例.观察组29例患者宫口扩张的总有效率为93.10%(27/29)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2.07%(1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人工流产术使用米索前列醇后能够减少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效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疗效.
作者:李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道弹压碎石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一期碎石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输尿管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祈勇;陈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对比分析视知觉学习与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诊治的18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视知觉学习组与传统疗法组各90例,传统疗法组患者采用描红、穿针等精细目力训练、红光闪烁仪等传统方式治疗,视知觉学习组采用视知觉学习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视知觉学习组与传统疗法组在轻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上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和重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上比较,视知觉学习组明显优于传统疗法组(P<0.05).结论 视知觉学习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作者:吴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沙正宏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