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泽华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IV的效果。方法以门诊与病房送检标本7856份展开研究,对所有标本分别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以WB检测结果为基准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7856份标本中,WB证实共19例为阳性,阳性率0.24%。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全部检出,无漏诊与误诊情况,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酶联免疫吸附法初筛出22例,其中3例为假阳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86.4%(19/22),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IV准确性均较高,前者比较费时但容易普及;后者更为快速,但费用高,各有优势,医院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抗HIV检测方法。
作者:王军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测定输血前后孕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相关指标,分析RhC抗原在输血后24h对孕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在临床输血安全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进行急诊手术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孕妇输注与其自身RhC血型异型的血液;对照组48例,孕妇输注与其自身RhC血型同型的血液。两组孕妇均输注与自身ABO及RhD血型同型血液。检测并比较输血后两组孕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及血液中CD3+、CD4+、CD8+细胞数量。结果观察组输血后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后血清IL-2、IL-4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输血后CD3+、CD4+、CD8+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前后CD3+、CD4+、CD8+细胞数量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孕妇在输注不同型RhC抗原血液之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变,说明输注不同型RhC抗原血液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输注同型RhC抗原血液对减少输血后免疫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新生儿溶血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哲;李文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及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
作者:李灿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8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普米克令舒与地塞米松对儿童急性喉炎均有良好治疗效果,其中普米克令舒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36%比83.64%,P<0.05)。观察组FEV1、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98±0.24L比1.73±0.11L,66.43±11.44%比54.12±10.25%,71.53±8.33%比62.24±7.56%,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急性发作率低于对照组[20.00%比52.7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稳定期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急性期发作率,具有较高治疗效果。
作者:付会恒;李丽荣;曾祥富;田亚莉;巫剑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4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患者确诊后均采用子宫切除术方式治疗,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残端出血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与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共1例患者出现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为5.0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1.3d,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经腹子宫切除术,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的术后效果更为确切,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段,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陈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贫血患者,并且依据贫血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试剂盒检验,研究组患者给予血液检验,对两组临床检验效果进行比较。对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发挥重要应用价值,研究组经血液检验后,贫血诊断灵敏性高,检验结果较准确,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方法,不仅可以提升贫血检验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覃革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观察并分析使用地佐辛治疗急性创伤疼痛的效果。选择收治的314例急性创伤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7例。研究组用地佐辛实行镇痛,对照组则选曲马多实行止痛,观察并对比两组止痛的情况。通过治疗,研究组止痛总体有效率为95.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地佐辛治疗急性创伤疼痛患者,不仅治愈的效果较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且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成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家钟;郑剑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1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5月余”以“脑出血恢复期”收入院。5月余前活动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上肢不能持物,不能保持坐位,无明显头痛、呕吐及肢体抽搐,伴有二便失禁。送至当地医院,测血压200/140mmHg。头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120ml,行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术。术后3~4d意识转清,能够认识家人,无明显自发言语,左侧肢体活动不能,2个月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床旁肢体被动活动及针灸等康复训练治疗。但患者一直呈嗜睡状态,唤醒后可回答简单问题,左侧肢体不能活动。病后曾数次出现突发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呼之不应,考虑为癫痫发作,给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目前患者仍呈轻度嗜睡状态,左侧肢体活动不能,坐位平衡不能维持,日常生活大部分依赖他人帮助,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高200/140mmHg,平素未规律监测及口服药物控制,有睡眠呼吸暂停病史。
作者:杨宇琦;崔利华;山磊;刘丽旭;何静杰;杨凌宇;胡雪艳;刘平;吴晓莉;高飞;黄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为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为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苏华生;甘心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分析Real-timePCR法和ELISA法在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效果。选取收集的290份乙肝患者血清,采用Real-timePCR法和ELISA法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 Real-timePCR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率为98.62%,ELISA为93.10%,Real-timePCR法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P<0.05)。Real-timePCR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阳性率明显较ELISA法更高,具有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国强;王晓明;唐淼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择收治的93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将品管圈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出错率、家属满意率、患儿依从性。观察组护士考核成绩、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出错率为4.3%,低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5.7%、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强化护理措施执行力度与规范性,提升患儿依从性与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娥;汪友兰;肖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老年OVCF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缩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椎体后凸Cobb角。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压缩椎体前缘高度及压缩椎体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PVP治疗高龄老年OVCF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骨折椎体高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雷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11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MIPPO组和手法复位组各58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来分析两种手术形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MIPPO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IPPO住院时间长、成本较高,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两种方式比较以后者更佳,且手法复位外固定无创伤,适用于手术耐受度较低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07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开窗减压剥离内痔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能大限度地保留肛管上皮,大限度地减少直肠黏膜的损伤,对于肛门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状混合痔采用改良开窗减压剥离内痔结扎术治疗,具有疗效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持肛门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等特点。
作者:滕士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所门诊就诊的2500例佝偻病婴幼儿及同期在我所门诊进行常规保健的250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50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将2500例佝偻病婴幼儿作为观察组,分别检测两组婴幼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在观察组佝偻病婴幼儿中,94.00%婴幼儿的25-(OH)D 处于正常水平;5.76%婴幼儿的25-(OH)D低于正常水平;0.24%婴幼儿的25-(OH)D高于正常水平。对照组健康婴幼儿的25-(OH)D均处于正常水平。对照组健康婴幼儿的平均25-(OH)D水平为(9.5±36.5nmol/L,观察组佝偻病婴幼儿的平均25-(OH)D水平为55.6±39.0nmol/L,观察组婴幼儿的25-(OH)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佝偻病婴幼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婴幼儿明显降低,血清25-羟维生素D可作为婴幼儿佝偻病诊断的可靠指标。
作者:周丽霞;邓红岩;侯江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行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法进行手术配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健康教育达标率分别为5.0%、9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1%、71.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效果确切,节约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骆媛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瑞伐他汀治疗,试验组给予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治疗6个月后,全部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同时试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三酰甘油、低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上升,且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和血脂水平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闵旭东;刘瑞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到景东县文井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就诊的4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子宫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经治疗后,患者的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改善(P<0.05),子宫体积有所减小,但与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在本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11例出现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为23.91%,后期均恢复,无1例出现曼月乐环脱落。在子宫腺肌病中应用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周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对897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开展体检,将年轻老年和老老年高血压两组分为直立性低血压组和非直立性低血压组;进一步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OH的高危因素。结果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冠心病及年龄与OH的发病率呈正相关(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社区老年高血压OH与糖尿病、冠心病及年龄仍然具有相关性,其中和年龄的相关性大。社区老年高血压OH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冠心病及年龄,其中年龄的相关性大。
作者:曾秀梅;刘丰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