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研究

梅敏

关键词:综合护理,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摘要:选择5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氧合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含量(SaO2)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PaCO2显著降低, PaO2、SaO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合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地佐辛治疗急性创伤疼痛314例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观察并分析使用地佐辛治疗急性创伤疼痛的效果。选择收治的314例急性创伤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7例。研究组用地佐辛实行镇痛,对照组则选曲马多实行止痛,观察并对比两组止痛的情况。通过治疗,研究组止痛总体有效率为95.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地佐辛治疗急性创伤疼痛患者,不仅治愈的效果较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且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成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家钟;郑剑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肱骨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差异研究

    探析肱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效果差异。入选肱骨骨折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手术切开内固定疗法,对照组进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骨折端对位、关节疼痛、肌力及日常生活等。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研究组骨折端对位、关节疼痛、肌力况及日常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可显著促进骨折愈合,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黄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频电刀联合高速涡轮机在埋伏牙拔除中的运用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本院2015年3~8月门诊埋伏牙拔除时,联合使用高频电刀和高速涡轮机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术后反应情况。全部96例病例中,2例干槽症,1例术后疼痛,其余患者的术后感觉均良好。使用高频电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阻生牙的治疗方法,术后反应较小,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姜珊;康小明;彭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中效果对比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后3min(T2)以及清醒后(T3)的HR、MAP、RR和SpO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停药清醒时间以及镇静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三个时间段内的RR及SpO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T2时间段对照组的HR和MAR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停药清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均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舒芬太尼在镇静镇痛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侯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临床分析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采用异氟醚对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实施吸入麻醉;采用七氟醚对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实施吸入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PACU留置时间、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躁动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七氟醚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吸入麻醉的效果较异氟醚更加理想。

    作者:郭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欣母沛和缩宫素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对比

    回顾性分析行剖宫产的孕妇10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20U静滴及缩宫素10U子宫肌注射,观察组给予缩宫素20U静滴和欣母沛250ug子宫肌注射。对比记录两组孕妇在手术中、产后2h及24h出血量和尿量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照组在手术中、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且尿量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悸、头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较缩宫素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柏珠;章盈;毛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六种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组合六项。共检测例数20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36例(未分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14例,原发硬化性胆管炎(PSC)组2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156例(肝功能异常,经排外自身免疫性肝病及病毒性肝炎患者);对照组:随机收集35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作正常对照,男14例,女21例。 AIH组中抗核抗体(ANA)阳性率61.11%,LKM1阳性率38.88%,LC1阳性率13.88%,SLA/LP 阳性率19.44%;PBC 组中 ANA 阳性率64.28%,AMA M2阳性率92.85%,Sp100阳性率57.14%, gp210阳性率31.25%;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ANA阳性率2.56%,LC1阳性率0.64%;对照组未检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P<0.05)。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六项及抗核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及治疗和预后有价值。

    作者:董玉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应用的价值

    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贫血患者,并且依据贫血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试剂盒检验,研究组患者给予血液检验,对两组临床检验效果进行比较。对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发挥重要应用价值,研究组经血液检验后,贫血诊断灵敏性高,检验结果较准确,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方法,不仅可以提升贫血检验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覃革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HIE智能发育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将100例新生儿HIE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即观察组经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随访6、12个月后MDI分别为87.4±8.2分、93.6±9.1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24个月后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HIE经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智力发育水平,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莉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选取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的检查排除COPD的老年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问卷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家族病史、文化程度、户外活动、FEV1%、FEV1/FVC%、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尿素氮、胆固醇、肺外感染及肺炎,并做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分组吸烟情况、家族病史、户外活动、FEV1%、FEV1/FVC%及肺炎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文化程度、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尿素氮、胆固醇、肺外感染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2.52,95%CI=1.61~5.38,P=0.033)、吸烟情况(OR=5.18,95%CI=1.58~21.33,P=0.008)、家族病史(OR=3.04,95% CI=1.42~7.34,P=0.026)、FEV1/FVC%(OR=1.52,95%CI=1.46~8.99,P=0.021)和肺炎(OR=12.73,95%CI=3.52~18.44,P=0.004)是影响老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家族病史和肺炎是影响老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谭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疗效分析

    评价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应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将5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分别接受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照两组各项指标、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等的差异。试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生存率为84.0%,较对照组的48.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2.0%,对照组为44.0%,试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明显更少(P<0.05)。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可有效降低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翁向新;黄明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以风柜斗草为主药联合艾灸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个性化的辨证分型治疗,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方药中将风柜斗草作为君药,并联合艾灸疗法开展治疗,对患者开展治疗1年之后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结果观察组在开展一年的治疗之后,总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2%,观察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以风柜斗草为主药联合艾灸疗法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孙小芸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心理干预对包皮套扎术患者心理的影响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门诊收治的120例行包皮套扎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儿童医疗恐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7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包皮套扎术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平穏了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缓解了患者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及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钟永如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间断性血液透析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肾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间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磷(P)、尿素氮(BUN)水平,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超滤脱水量(U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P、BU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降低,MAP相对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F明显优于对照组。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疗效较好于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王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面颈部异物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

    对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面颈部异物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抽取收治的临床确诊面颈部异物创伤患者23例,对其在术前行CT扫描,对异物的数量、类型及准确定位等作出判断。23例患者共发现异物28处,术后病理检出异物伤30处,CT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CT三维重建发现:玻璃、枪弹壳、砂轮、铁块呈现为明显的高密度、不规则点状或块状影像;铅笔芯、碎石沙砾呈现低密度,表现为较周围软组织密度稍高的均质条状或点块状影像;异物处在鼻面唇部皮下软组织或肌层者13处,咽喉旁3处,椎前筋膜及肌层3处,外耳道骨性段3处,咬肌区2处,上颌窦2处,颈深筋膜中层1处,翼颌间隙1处。 CT三维重建定位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经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面颈部异物的定位判断准确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谢永红;欧阳小鹃;高汉斌;叶圣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行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法进行手术配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健康教育达标率分别为5.0%、9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1%、71.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效果确切,节约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骆媛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脑卒中恢复期日间过度嗜睡康复1例报道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1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5月余”以“脑出血恢复期”收入院。5月余前活动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上肢不能持物,不能保持坐位,无明显头痛、呕吐及肢体抽搐,伴有二便失禁。送至当地医院,测血压200/140mmHg。头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120ml,行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术。术后3~4d意识转清,能够认识家人,无明显自发言语,左侧肢体活动不能,2个月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床旁肢体被动活动及针灸等康复训练治疗。但患者一直呈嗜睡状态,唤醒后可回答简单问题,左侧肢体不能活动。病后曾数次出现突发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呼之不应,考虑为癫痫发作,给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目前患者仍呈轻度嗜睡状态,左侧肢体活动不能,坐位平衡不能维持,日常生活大部分依赖他人帮助,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高200/140mmHg,平素未规律监测及口服药物控制,有睡眠呼吸暂停病史。

    作者:杨宇琦;崔利华;山磊;刘丽旭;何静杰;杨凌宇;胡雪艳;刘平;吴晓莉;高飞;黄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CA125水平和ADA水平检测及分析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已确诊为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根据其胸腔积液的性质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43例和恶性胸腔积液组31例。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胸腔积液的CA125以及ADA水平,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并探讨CA125水平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检测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胸腔积液CA125水平检测结核性胸膜炎灵敏度显著高于ADA检测(P<0.05),但CA125检测特异性则显著低于A-DA检测(P<0.05)。联合检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CA125及ADA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灵敏度及特异性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许云;杨泽民;钟达通;麻华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经皮锥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好转率、临床相应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安全、可靠,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加快康复进度,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作者:彭俊;钱玉强;葛驰;袁堂波;许菁;王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HBV-DC联合药物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临床研究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例接受临床研究。男9例,女4例,中位年龄27(30.5±12.5)岁。抽取50ml外周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PBM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通过诱导并扩增DC,在第6d用30μg的HBsAg致敏DC,第7d收获抗HBV-DC,分别于皮下及静脉注射一半剂量。每2w1次,共注射6次。联合胸腺肽α1皮下注射,1.6mg/次,2次/w。检测患者在0、4、12周的HBVM、HBV-DNA定量及肝功能。0、4、12w的HBsAg分别为157.64±221.60、66.84±86.16及58.15±88.45ng/ml。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在4、12w的HBsAg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2例4周时HBsAg转阴,转阴率15.39%(2/13),另2例12周时HBsAg转阴,总的HBsAg转阴率为30.77%(4/13)。治疗前后的ALT和HBV-DNA定量均正常。总有效率100%(13/13)。抗HBV-DC联合胸腺肽α1应用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HBsAg水平,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清除状态,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吴邦富;胡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