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面颈部异物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

谢永红;欧阳小鹃;高汉斌;叶圣东

关键词:CT三维重建技术, 面颈部异物, 诊断, 定位
摘要:对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面颈部异物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抽取收治的临床确诊面颈部异物创伤患者23例,对其在术前行CT扫描,对异物的数量、类型及准确定位等作出判断。23例患者共发现异物28处,术后病理检出异物伤30处,CT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CT三维重建发现:玻璃、枪弹壳、砂轮、铁块呈现为明显的高密度、不规则点状或块状影像;铅笔芯、碎石沙砾呈现低密度,表现为较周围软组织密度稍高的均质条状或点块状影像;异物处在鼻面唇部皮下软组织或肌层者13处,咽喉旁3处,椎前筋膜及肌层3处,外耳道骨性段3处,咬肌区2处,上颌窦2处,颈深筋膜中层1处,翼颌间隙1处。 CT三维重建定位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经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面颈部异物的定位判断准确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滴丸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和安全性。将12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1年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两组半年和1年内发作频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EV1、FEV1/FVC%、呼吸困难评分等肺功能指标和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性指标,减少急性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婷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果糖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

    选取治疗的1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研究组在给予纳洛酮的同时用果糖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两组都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在用药期间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研究组清醒时间和独立行走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酒精中毒采取果糖联合纳洛酮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之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实施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实施卡维地洛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较对照组71.43%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无差异,经治疗后出现改善,但是观察组相关数据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卡维地洛治疗的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疗效,可提高心脏功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价值研究

    以72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钻采取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采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治疗显效14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症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品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缓慢连续性超滤在重度浮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选择临床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浮肿患者36例,留置临时静脉导管为通路,每次超滤时间6~8h,超滤速率2~10ml/min,血流量130~180ml/min,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或普通肝素抗凝,超滤量2~5L,治疗频率2~3次/w。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心率、中心静脉压、生化指标(白蛋白、肌酐、电解质等)、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所有患者体重、心率、中心静脉压、血压、白蛋白治疗后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缓解,治疗前后对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无影响。缓慢连续性超滤对重度浮肿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莉;鄢艳;苏晓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及其影响因素

    总结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及影响因素。选择收治的45例胎盘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产前均进行超声扫描,术后病理证实,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产前超声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检出率以及影响因素。45例患者产前超声共检出11例胎盘植入,检出率为24.44%。超声主要特征表现为:胎盘内形成漩涡9例(91.82%)、胎盘后间隙消失7例(63.64%)、胎盘附着位置子宫肌层变薄5例(45.45%)、胎盘异常增厚1例(9.09%)。有前置胎盘、前壁胎盘及医师诊断经验丰富的情况下产前超声对胎盘植入的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目前,产前超声虽可检出胎盘植入,但检出率偏低,主要是受胎盘附着位置、植入深度以及影像学检查人员自身技术等因素影响。

    作者:魏晏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乳晕外缘弧形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40例临床观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乳晕或者乳晕外缘弧形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时需要密切结合患者病因、肿块大小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通过乳晕或者乳晕外缘弧形切口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江均良;廖雪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耳内镜下鼻咽癌放疗后后颞骨骨坏死的治疗体会

    选取我院五官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鼻咽癌放疗后后颞骨骨坏死患者70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复方氯霉素清洗,研究组使用耳内镜清理坏死骨组织后使用红霉素贴片。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研究组复发1例(2.86%)对照组复发5例(14.29%),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耳内镜下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后颞骨骨坏死,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复发率低,提高患者生存机会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雪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结肠功能紊乱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另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探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升高,直肠感觉阈值降低;便秘患者表现为直肠感觉阈值升高。观察组病程、血糖及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14.2±3.1 vs 8.4±2.1年,9.8±1.8 vs 7.2±1.6mmol/L,5.4±1.1 vs 4.5±1.2mmol/L,P<0.05)。病程、血糖水平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患者表现为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直肠感觉阈值异常。血糖及病程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进行预防。

    作者:邓立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IV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IV的效果。方法以门诊与病房送检标本7856份展开研究,对所有标本分别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以WB检测结果为基准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7856份标本中,WB证实共19例为阳性,阳性率0.24%。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全部检出,无漏诊与误诊情况,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酶联免疫吸附法初筛出22例,其中3例为假阳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86.4%(19/22),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IV准确性均较高,前者比较费时但容易普及;后者更为快速,但费用高,各有优势,医院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抗HIV检测方法。

    作者:王军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将30例未行开放手术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加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和各时间段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3%,高于对照组的8%(P<0.05)。另外,观察组各时间段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晚期肝癌(不能手术)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存活率,值得推广。

    作者:郑泽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层医院240例肺不张气管镜检查结果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X线、CT诊断的肺不张患者240例,经电子支气管镜观察、刷检、活检等检查,对其病因、部位与年龄等因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40例肺不张患者中,经支气管镜检查结合病理学、细胞学、细菌学等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明确病因的诊断共228例(95.0%),其中肺癌居首位184例(76.7%),其次为炎症19例(7.9%),痰栓11例(4.6%),结核8例(3.3%),异物7例(2.9%),不明原因11例(4.6%)。不同病因引起的肺不张在电子支气管镜下出现不同的临床特征,以单一变化为主,也以数种表现同时存在;在中、老年组的患者由肺癌引起肺不张的概率均高于青年组(P<0.01);青年组的患者由结核与炎症引起的肺不张概率均高于中、老年组(P<0.05)。肺不张患者的主要病因为肺癌,而支气管镜检查在诊断肺不张患者的病因中起到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曹凤华;赵琳;王春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选取肿瘤科、消化内科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3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治疗依从性。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两组SAS及SD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7.8%,观察组依从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胃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11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MIPPO组和手法复位组各58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来分析两种手术形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MIPPO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IPPO住院时间长、成本较高,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两种方式比较以后者更佳,且手法复位外固定无创伤,适用于手术耐受度较低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探讨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甲胎蛋白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6个月累计生存率。治疗30d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TBIL、ALP、ALT、γ-GT)和AFP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对肝癌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能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AFP水平,缩小肿瘤直径,提高短期生存率。

    作者:胡小雄;詹建明;涂德幸;邓云梅;易清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可吸收补片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性斜疝疗效对比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股沟巨大性斜疝患儿,采用随机数法将患儿分为结扎组和补片组各50例。结扎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补片组采用腹腔镜下可吸收补片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其复发率。结果补片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补片组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结扎组的6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补片组术后复发率为2%,显著低于结扎组的14%。腹腔镜下可吸收补片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性斜疝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基础上降低了术后复发率,且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瑞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长期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长期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8例,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期家庭氧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1年后疗效进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指标相比较:两组治疗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1秒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1秒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量表评分相比较:两组治疗前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将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方法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对延缓病情发展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国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治疗的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试验组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化指标差异。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伟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及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

    作者:李灿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研究

    选择5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氧合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含量(SaO2)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PaCO2显著降低, PaO2、SaO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合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梅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