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雪颜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透析当日采集空腹血标本,就血红蛋白(Hb)、hs-CRP进行测定,按hs-CRP正常组和增高组划分,对比与贫血程度的关联。对hs-CRP正常组Hb的平均水平进行统计,为(95.7±18.6)g/L,明显高于增高组(76.5±14.5)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单因素相关及系统回归分析,Hb与hs-CRP呈负相关(r=0.434,P<0.00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hs-CRP水平升高,与发生贫血的程度独立相关,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华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活血通管方内服外敷对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IL-6、TGF-β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门诊及住院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12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通液术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活血通管方口服联合外敷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IL-6、TGF-β及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结果治疗后两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沉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沉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通过活血通管方内服及外敷的使用,并对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IL-6、TGF-β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观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飞华;周士源;蒋贵林;付志红;胡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脓毒症DIC的新生儿患者,均为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采用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DIC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肝素使用时间、出血停止时间、DIC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加重病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IC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对改善DIC指标有显著的效果。低分子肝素在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DIC病理过程和恢复正常凝血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俏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选取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的检查排除COPD的老年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问卷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家族病史、文化程度、户外活动、FEV1%、FEV1/FVC%、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尿素氮、胆固醇、肺外感染及肺炎,并做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分组吸烟情况、家族病史、户外活动、FEV1%、FEV1/FVC%及肺炎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文化程度、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尿素氮、胆固醇、肺外感染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2.52,95%CI=1.61~5.38,P=0.033)、吸烟情况(OR=5.18,95%CI=1.58~21.33,P=0.008)、家族病史(OR=3.04,95% CI=1.42~7.34,P=0.026)、FEV1/FVC%(OR=1.52,95%CI=1.46~8.99,P=0.021)和肺炎(OR=12.73,95%CI=3.52~18.44,P=0.004)是影响老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家族病史和肺炎是影响老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谭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分析长期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8例,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期家庭氧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1年后疗效进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指标相比较:两组治疗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1秒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1秒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量表评分相比较:两组治疗前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将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方法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对延缓病情发展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国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微创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微创McKeown术治疗的5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常规左胸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的6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1、3年的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上纵隔、中下纵隔清除淋巴结的数量多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不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而且生存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机选取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的价值。研究组经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后,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患者中,对其行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不仅可以降低临床并发症几率,也可以改善临床脊髓治疗效果,发挥积极应用价值。
作者:兰代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机选择接受治疗的13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组,试验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试验组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5.4%(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采用异氟醚对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实施吸入麻醉;采用七氟醚对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实施吸入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PACU留置时间、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躁动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七氟醚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吸入麻醉的效果较异氟醚更加理想。
作者:郭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收治的疑似肺炎患者51例,均进行胸部超声及胸部CT检查,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胸部超声检查诊断肺炎的价值。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胸部超声检查诊断肺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71.43%、88.24%、95.24%、55.56%。胸部超声与胸部CT诊断肺炎的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88.24%、0.5565。胸部超声诊断肺炎与胸部CT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应用于临床肺炎的诊断。
作者:陈加仕;郭勤生;何新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术后化疗T2期胃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MLR)的作用。收集223例T2期胃癌术后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化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存活状况,应用ROC曲线对存活状况作图确定MLR的诊断分界点(Cutoff值),把全部患者分成低值组(≤0.17)和高值组(>0.17),再应用卡方检验分析ML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存活状况的关系。不同MLR的两组患者年龄、分化程度、N分期和存活状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1,P<0.001,P<0.001),其余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术后化疗T2期胃腺癌患者MLR高值组比低值组年龄偏大、分化程度低及死亡率高,MLR是一个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术后化疗T2期胃癌很好的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林有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择5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氧合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含量(SaO2)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PaCO2显著降低, PaO2、SaO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合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梅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回顾性分析行剖宫产的孕妇10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20U静滴及缩宫素10U子宫肌注射,观察组给予缩宫素20U静滴和欣母沛250ug子宫肌注射。对比记录两组孕妇在手术中、产后2h及24h出血量和尿量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照组在手术中、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且尿量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悸、头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较缩宫素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柏珠;章盈;毛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将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以针灸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照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加用卡马西平,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1、3、6w)两组的疼痛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龙生保;江廷开;康海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不同基因型的幽门螺杆菌(Hp)培养上清作用GES-1细胞,研究细胞Bax表达的变化。方法分组:(1)不同浓度NCTC11637Hp上清液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A组(1.3875mg/ml),B组(2.775mg/ml),C组(5.55mg/ml);(2)不同浓度NCTC11639Hp上清液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A(1.875mg/ml),B(3.75mg/ml),C(7.5mg/ml);(3)阴性对照组(Hp培养液);(4)空白对照组(DMEM)。各组作用GES-1细胞时间均为24、48、72h,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2.775mg/mlNCTC11637上清和3.75mg/mlNCTC11639上清作用GES-1细胞48h后Bax蛋白呈现显著上升,试验组阳性细胞积分较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基因型的Hp培养上清液可上调胃黏膜上皮细胞内Bax的表达,提示Hp可能通过激活Bax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周云;朱锦;吕农华;黄才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行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法进行手术配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健康教育达标率分别为5.0%、9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1%、71.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效果确切,节约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骆媛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5.12±1.23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小儿秋季腹泻采取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腹泻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观察替吉奥联合卡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接受替吉奥联合卡铂方案化疗。化疗客观有效率(CR+PR)为11.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59.1%。化疗后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为主,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替吉奥联合卡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给药途径方便,耐受性较好,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刘琦;赖庆君;朱介宾;张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分娩并且经过保胎治疗的具有早期先兆性流产症状的孕妇80例作为观察组,并且随机选择在同一时期内无先兆性流产症状的80孕妇作为对照组。对经过保胎治疗后的效果、孕妇的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中的80例孕妇,经过保胎治疗之后,成功保胎60例,观察组中孕妇在进行保胎治疗后,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几率为3.75%,发生新生儿畸形的概率为6.25%,发生新生儿死亡的概率为2.5%,发生巨大儿的概率为10%,和对照组中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结局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孕妇相比,孕妇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临床上针对具有早期先兆性流产的孕妇进行保胎治疗之后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及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
作者:李灿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