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赖庆君;朱介宾;张纯
目的:活血通管方内服外敷对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IL-6、TGF-β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门诊及住院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12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通液术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活血通管方口服联合外敷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IL-6、TGF-β及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结果治疗后两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沉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沉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通过活血通管方内服及外敷的使用,并对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IL-6、TGF-β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观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飞华;周士源;蒋贵林;付志红;胡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择临床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浮肿患者36例,留置临时静脉导管为通路,每次超滤时间6~8h,超滤速率2~10ml/min,血流量130~180ml/min,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或普通肝素抗凝,超滤量2~5L,治疗频率2~3次/w。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心率、中心静脉压、生化指标(白蛋白、肌酐、电解质等)、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所有患者体重、心率、中心静脉压、血压、白蛋白治疗后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缓解,治疗前后对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无影响。缓慢连续性超滤对重度浮肿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莉;鄢艳;苏晓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伏格列波糖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治疗两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PG、PBG及HbA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三项指标水平的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伏格列波糖片和阿卡波糖片均能够有效地治疗2型糖尿病,但是伏格列波糖片的不良反应率相对较低,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农成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大肠脱落细胞DNA倍体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疑似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第三、四次清肠液,收集其脱落细胞行DNA倍体分析;同时行肠镜检查,取组织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DNA倍体诊断大肠癌的临床价值。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肠脱落细胞DNA倍体检测灵敏度为100.00%,假阴性率为0.00%,特异度为75.65%,假阳性率为24.3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21,P=0.5562)。结论大肠脱落细胞DNA倍体检测诊断大肠癌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该检测经济、方便、无创,可作为临床筛查大肠癌的重要方法。
作者:梁若玲;蔡丽逢;张燕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分娩并且经过保胎治疗的具有早期先兆性流产症状的孕妇80例作为观察组,并且随机选择在同一时期内无先兆性流产症状的80孕妇作为对照组。对经过保胎治疗后的效果、孕妇的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中的80例孕妇,经过保胎治疗之后,成功保胎60例,观察组中孕妇在进行保胎治疗后,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几率为3.75%,发生新生儿畸形的概率为6.25%,发生新生儿死亡的概率为2.5%,发生巨大儿的概率为10%,和对照组中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结局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孕妇相比,孕妇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临床上针对具有早期先兆性流产的孕妇进行保胎治疗之后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瑞伐他汀治疗,试验组给予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治疗6个月后,全部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同时试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三酰甘油、低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上升,且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和血脂水平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闵旭东;刘瑞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比较腹腔镜与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选择收治的38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例。研究组采取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对照组采取阴式子宫全切术,对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发生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较于阴式而言,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疗效更佳,具有安全性高、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卞荣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分析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选取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32例,在手术实施之前,先通过超声心动图像扫描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心尖长轴切面以及心底短轴、乳头肌短轴、心尖短轴切面图像,随后进行脱机分析,然后对患者开展植入双心室起搏器手术,手术后1个月分析术前术后的心功能状况。所有接受双心室起搏治疗的患者心功能障碍症状都有明显好转。术后心功能分级、心电图QRS波宽、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等各项数据较术前都有改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上在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时,应给予双心室起搏手术治疗。
作者:汤建武;张永筠;王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根据孕周长短将我院130例妊娠者分为中期妊娠、晚期妊娠,采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呈现系统测量产妇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及血管化-血流指数,同时和胎儿生长参数进行分析。结果VI、FI、VFI与头围、股骨长、双顶径、腹围呈正相关,VI及VFI对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更佳;中期妊娠组FI、VI、VFI分别为34.58±5.03、4.19±1.62、1.51±0.72显著低于晚期妊娠组的39.24±4.52、7.03±2.31、2.63±0.94,对比差异显著(P<0.05)。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正常妊娠胎盘血流灌注效果显著,为胎盘血流灌注定量评估提供新的方式,为围生期胎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危险因素判断提供依据。
作者:叶春媚;王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机选取的68例患者,通过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相关的治疗护理措施后,有效控制了68例患者的病情,这些患者的住院时间10~23(平均14.1)d。将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发作期,护理效果比较满意,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相应的依从性。
作者:钟小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外科住院部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直乙状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Hartmann术,而观察组行回肠袢式造口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I期和II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I期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II期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肠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疗效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祁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和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加患者对该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陆凤英;毛小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收治的4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药物和手术治疗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1)44例手术患者,术后1w患眼平均视力0.31±0.23,出院时23例(52.3%)出现视力下降,10例(22.7%)视力无变化,11例(25.0%)视力好转。2例未手术患者,1例未变,1例好转。术后1个月患眼平均视力0.36±0.20,术后3月患眼平均视力0.32±0.18。(2)术后1w平均眼压25.8±3.35mm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20.4±4.2mmHg,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9.3±5.1mmHg。(3)术后并发症:浅前房4例,并发性白内障8例,虹膜睫状体炎6例,滤过泡瘘5例,滤泡不成形4例,无眼内炎和交感性眼炎。(4)对行虹膜周边切除术的20例患者随访5~28个月,患者眼压均正常。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疾病发展阶段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
作者:刘学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分析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血浆白蛋白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14d、侵入性操作≥3次、血浆白蛋白<30g/L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注重医护人员洗手、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加强侵入性操作的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及加强营养支持、注重健康宣教等措施可有效控制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RSA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许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X线、CT诊断的肺不张患者240例,经电子支气管镜观察、刷检、活检等检查,对其病因、部位与年龄等因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40例肺不张患者中,经支气管镜检查结合病理学、细胞学、细菌学等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明确病因的诊断共228例(95.0%),其中肺癌居首位184例(76.7%),其次为炎症19例(7.9%),痰栓11例(4.6%),结核8例(3.3%),异物7例(2.9%),不明原因11例(4.6%)。不同病因引起的肺不张在电子支气管镜下出现不同的临床特征,以单一变化为主,也以数种表现同时存在;在中、老年组的患者由肺癌引起肺不张的概率均高于青年组(P<0.01);青年组的患者由结核与炎症引起的肺不张概率均高于中、老年组(P<0.05)。肺不张患者的主要病因为肺癌,而支气管镜检查在诊断肺不张患者的病因中起到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曹凤华;赵琳;王春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肾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间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磷(P)、尿素氮(BUN)水平,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超滤脱水量(U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P、BU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降低,MAP相对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F明显优于对照组。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疗效较好于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王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70例小儿泌尿道感染患儿,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儿均35例,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小儿双磺甲氧苄啶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均采用头孢克洛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0.0%,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小儿泌尿道感染采用头孢克洛颗粒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瑜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早期妊娠负压吸引术后即时和月经间期放置元宫药铜200型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对要求放置元宫药铜200型IUD的育龄妇女分为月经间期组、负压吸引术后即时组各150例,于放置IUD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其避孕效果。月经间期组和负压吸引术后组的带器妊娠率均为0,脱落相关终止率分别为0.67%、2.0%,医疗原因取出率分别为1.33%、2.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妊娠负压吸引术后即时和月经间期放置药铜200型宫内节育器(IUD)均安全可行,效果可靠。
作者:凌艳;欧可可;赖岭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透析当日采集空腹血标本,就血红蛋白(Hb)、hs-CRP进行测定,按hs-CRP正常组和增高组划分,对比与贫血程度的关联。对hs-CRP正常组Hb的平均水平进行统计,为(95.7±18.6)g/L,明显高于增高组(76.5±14.5)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单因素相关及系统回归分析,Hb与hs-CRP呈负相关(r=0.434,P<0.00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hs-CRP水平升高,与发生贫血的程度独立相关,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华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尿毒症伴心包积液患者60例,均行血液透析治疗,经超声心动图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左心室后壁心包积液量。结果透析后 1个月有心包积液30例(50.00%),透析后3个月有心包积液15例(25.00%),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包积液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伴有心包积液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心包积液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立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