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琳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结肠功能紊乱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另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探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升高,直肠感觉阈值降低;便秘患者表现为直肠感觉阈值升高。观察组病程、血糖及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14.2±3.1 vs 8.4±2.1年,9.8±1.8 vs 7.2±1.6mmol/L,5.4±1.1 vs 4.5±1.2mmol/L,P<0.05)。病程、血糖水平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患者表现为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直肠感觉阈值异常。血糖及病程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进行预防。
作者:邓立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机选取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的价值。研究组经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后,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患者中,对其行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不仅可以降低临床并发症几率,也可以改善临床脊髓治疗效果,发挥积极应用价值。
作者:兰代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收治的83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护理后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疲乏、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护理中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婉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评价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应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将5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分别接受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照两组各项指标、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等的差异。试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生存率为84.0%,较对照组的48.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2.0%,对照组为44.0%,试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明显更少(P<0.05)。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可有效降低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翁向新;黄明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择5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氧合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含量(SaO2)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PaCO2显著降低, PaO2、SaO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合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梅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5月本院诊治87例糖尿病性冠心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糖尿病性心肌缺血检出率及患者心律失常类型。结果动态心电图糖尿病性心肌缺血检出率为88.51%,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44.83%;且糖尿病性心律失常类型,即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性冠心病具重要诊断价值,可提高糖尿病性心肌缺血检出,明确心律失常发生类型,便于临床医师科学拟行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周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入选四肢长骨骨不连病人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进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骨皮质剥脱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愈合畸形、置入物松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长骨骨不连病人进行锁骨接骨板内固定与骨皮质剥脱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病人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水平,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贵章;庞建文;许金;许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在肝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取肝穿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肝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比较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的切片其纤维化部位颜色鲜明,四型胶原呈不同色彩;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对纤维化部位的定位一致,对纤维化面积的检测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处理的切片能区分四种类型的胶原纤维,且可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肝纤维化面积,评估肝纤维化组织的修复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黄波;肖影群;钟青梅;王武;杨仙荷;章萍;姚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4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患者确诊后均采用子宫切除术方式治疗,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残端出血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与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共1例患者出现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为5.0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1.3d,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经腹子宫切除术,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的术后效果更为确切,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段,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陈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伏格列波糖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治疗两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PG、PBG及HbA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三项指标水平的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伏格列波糖片和阿卡波糖片均能够有效地治疗2型糖尿病,但是伏格列波糖片的不良反应率相对较低,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农成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机选取的68例患者,通过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相关的治疗护理措施后,有效控制了68例患者的病情,这些患者的住院时间10~23(平均14.1)d。将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发作期,护理效果比较满意,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相应的依从性。
作者:钟小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贫血患者,并且依据贫血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试剂盒检验,研究组患者给予血液检验,对两组临床检验效果进行比较。对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发挥重要应用价值,研究组经血液检验后,贫血诊断灵敏性高,检验结果较准确,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方法,不仅可以提升贫血检验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覃革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148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常规组和中药穴位帖敷组各7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传统术后腹胀护理,中药穴位帖敷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同时应用中药穴位帖敷护理。对两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症状积分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组比较,中药穴位帖敷组满意度更高,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与常规组相比较,中药穴位帖敷组腹胀消失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腹胀症状积分更低,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穴位帖敷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应用可行性高,其有利于腹胀症状的迅速缓解和胃肠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雪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将30例未行开放手术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加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和各时间段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3%,高于对照组的8%(P<0.05)。另外,观察组各时间段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晚期肝癌(不能手术)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存活率,值得推广。
作者:郑泽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组合六项。共检测例数20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36例(未分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14例,原发硬化性胆管炎(PSC)组2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156例(肝功能异常,经排外自身免疫性肝病及病毒性肝炎患者);对照组:随机收集35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作正常对照,男14例,女21例。 AIH组中抗核抗体(ANA)阳性率61.11%,LKM1阳性率38.88%,LC1阳性率13.88%,SLA/LP 阳性率19.44%;PBC 组中 ANA 阳性率64.28%,AMA M2阳性率92.85%,Sp100阳性率57.14%, gp210阳性率31.25%;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ANA阳性率2.56%,LC1阳性率0.64%;对照组未检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P<0.05)。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六项及抗核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及治疗和预后有价值。
作者:董玉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不同基因型的幽门螺杆菌(Hp)培养上清作用GES-1细胞,研究细胞Bax表达的变化。方法分组:(1)不同浓度NCTC11637Hp上清液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A组(1.3875mg/ml),B组(2.775mg/ml),C组(5.55mg/ml);(2)不同浓度NCTC11639Hp上清液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A(1.875mg/ml),B(3.75mg/ml),C(7.5mg/ml);(3)阴性对照组(Hp培养液);(4)空白对照组(DMEM)。各组作用GES-1细胞时间均为24、48、72h,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2.775mg/mlNCTC11637上清和3.75mg/mlNCTC11639上清作用GES-1细胞48h后Bax蛋白呈现显著上升,试验组阳性细胞积分较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基因型的Hp培养上清液可上调胃黏膜上皮细胞内Bax的表达,提示Hp可能通过激活Bax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周云;朱锦;吕农华;黄才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分为伴发OSAS患者组(A组)31例和非OSAS的患者组(B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 A组hs-CRP、HCY、Fg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OSAS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反应、高HCY血症、凝血异常等改变及其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OSAS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作者:张建勋;刘志强;万和斌;曹家驹;高秀先;温洪周;师访;汪进丁;任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入院后24h内分别进行CT和MRI两次检查,比较两组方法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发现异常部位的一致性。结果MRI检查颅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CT检查对比均显著提高,脑叶挫伤、脑深部挫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CT与MRI检查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两种方法检出颅骨骨折的一致性较差。 MRI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较CT检查其诊断的准确性等到显著提高,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韦利娥;罗瑛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实行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岑宝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早期妊娠负压吸引术后即时和月经间期放置元宫药铜200型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对要求放置元宫药铜200型IUD的育龄妇女分为月经间期组、负压吸引术后即时组各150例,于放置IUD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其避孕效果。月经间期组和负压吸引术后组的带器妊娠率均为0,脱落相关终止率分别为0.67%、2.0%,医疗原因取出率分别为1.33%、2.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妊娠负压吸引术后即时和月经间期放置药铜200型宫内节育器(IUD)均安全可行,效果可靠。
作者:凌艳;欧可可;赖岭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