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张建勋;刘志强;万和斌;曹家驹;高秀先;温洪周;师访;汪进丁;任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关性
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分为伴发OSAS患者组(A组)31例和非OSAS的患者组(B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 A组hs-CRP、HCY、Fg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OSAS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反应、高HCY血症、凝血异常等改变及其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OSAS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脱落细胞DNA倍体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大肠脱落细胞DNA倍体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疑似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第三、四次清肠液,收集其脱落细胞行DNA倍体分析;同时行肠镜检查,取组织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DNA倍体诊断大肠癌的临床价值。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肠脱落细胞DNA倍体检测灵敏度为100.00%,假阴性率为0.00%,特异度为75.65%,假阳性率为24.3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21,P=0.5562)。结论大肠脱落细胞DNA倍体检测诊断大肠癌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该检测经济、方便、无创,可作为临床筛查大肠癌的重要方法。

    作者:梁若玲;蔡丽逢;张燕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肱骨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差异研究

    探析肱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效果差异。入选肱骨骨折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手术切开内固定疗法,对照组进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骨折端对位、关节疼痛、肌力及日常生活等。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研究组骨折端对位、关节疼痛、肌力况及日常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可显著促进骨折愈合,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黄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治疗的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试验组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化指标差异。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伟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治疗中的作用

    选取我院收治的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低血糖反应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经相应方式治疗干预后,其血糖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干预前,恢复至正常状态;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值明显超过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患者的意识均得到恢复,患受到影响的语言功能以及肢感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有助于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凌小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性化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加快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郑德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大脑中、脐动脉及静脉导管彩超检查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产检出现胎儿窘迫症状且在我院分娩的单胎产妇100例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无明显异常且在我院分娩的健康单胎产妇100例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静脉导管的相关数据差异。观察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S/D、RI以及PI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脐动脉的S/D、RI以及PI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DV-S、DV-D、DV-A数值均低于对照组,S/A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52例,占52.00%,对照组7例,为7.00%。观察组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静脉导管彩超检查在胎儿窘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美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六种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组合六项。共检测例数20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36例(未分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14例,原发硬化性胆管炎(PSC)组2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156例(肝功能异常,经排外自身免疫性肝病及病毒性肝炎患者);对照组:随机收集35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作正常对照,男14例,女21例。 AIH组中抗核抗体(ANA)阳性率61.11%,LKM1阳性率38.88%,LC1阳性率13.88%,SLA/LP 阳性率19.44%;PBC 组中 ANA 阳性率64.28%,AMA M2阳性率92.85%,Sp100阳性率57.14%, gp210阳性率31.25%;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ANA阳性率2.56%,LC1阳性率0.64%;对照组未检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P<0.05)。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六项及抗核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及治疗和预后有价值。

    作者:董玉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分为伴发OSAS患者组(A组)31例和非OSAS的患者组(B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 A组hs-CRP、HCY、Fg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OSAS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反应、高HCY血症、凝血异常等改变及其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OSAS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作者:张建勋;刘志强;万和斌;曹家驹;高秀先;温洪周;师访;汪进丁;任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缓慢连续性超滤在重度浮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选择临床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浮肿患者36例,留置临时静脉导管为通路,每次超滤时间6~8h,超滤速率2~10ml/min,血流量130~180ml/min,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或普通肝素抗凝,超滤量2~5L,治疗频率2~3次/w。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心率、中心静脉压、生化指标(白蛋白、肌酐、电解质等)、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所有患者体重、心率、中心静脉压、血压、白蛋白治疗后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缓解,治疗前后对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无影响。缓慢连续性超滤对重度浮肿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莉;鄢艳;苏晓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价值比较

    对126个甲状腺结节行常规超声、弹性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评估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超声造影和超声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声造影与超声成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可做为常规初步检查;超声造影和超声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二者联合诊断更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将收治的112例疑为骨巨细胞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将术前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比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巨细胞瘤增强扫描前后的CT值。112例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骨巨细胞瘤82例,非骨巨细胞瘤30例(包括管膜瘤10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0例)。骨巨细胞瘤组和非骨巨细胞瘤组增强扫描前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巨细胞瘤组增强扫描后的CT值显著高于非骨巨细胞瘤组(P<0.05)。病变边缘硬化、病变内有短小骨嵴是骨巨细胞瘤的典型CT表现。增强扫描CT值能够为骨巨细胞瘤诊断提供有效依据,98HU是骨巨细胞瘤增强扫描的佳CT临界值。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可吸收补片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性斜疝疗效对比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股沟巨大性斜疝患儿,采用随机数法将患儿分为结扎组和补片组各50例。结扎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补片组采用腹腔镜下可吸收补片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其复发率。结果补片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补片组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结扎组的6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补片组术后复发率为2%,显著低于结扎组的14%。腹腔镜下可吸收补片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性斜疝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基础上降低了术后复发率,且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瑞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应用的价值

    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贫血患者,并且依据贫血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试剂盒检验,研究组患者给予血液检验,对两组临床检验效果进行比较。对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发挥重要应用价值,研究组经血液检验后,贫血诊断灵敏性高,检验结果较准确,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方法,不仅可以提升贫血检验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覃革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胸部超声在肺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选取收治的疑似肺炎患者51例,均进行胸部超声及胸部CT检查,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胸部超声检查诊断肺炎的价值。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胸部超声检查诊断肺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71.43%、88.24%、95.24%、55.56%。胸部超声与胸部CT诊断肺炎的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88.24%、0.5565。胸部超声诊断肺炎与胸部CT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应用于临床肺炎的诊断。

    作者:陈加仕;郭勤生;何新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56例急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法莫替丁治疗的同时给予硫糖铝口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可有效的提高对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且起效快,治疗时间更短。

    作者:罗俊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月经间期与负压吸引术术后放置元宫药铜200型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探讨早期妊娠负压吸引术后即时和月经间期放置元宫药铜200型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对要求放置元宫药铜200型IUD的育龄妇女分为月经间期组、负压吸引术后即时组各150例,于放置IUD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其避孕效果。月经间期组和负压吸引术后组的带器妊娠率均为0,脱落相关终止率分别为0.67%、2.0%,医疗原因取出率分别为1.33%、2.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妊娠负压吸引术后即时和月经间期放置药铜200型宫内节育器(IUD)均安全可行,效果可靠。

    作者:凌艳;欧可可;赖岭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临床分析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采用异氟醚对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实施吸入麻醉;采用七氟醚对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实施吸入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PACU留置时间、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躁动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七氟醚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吸入麻醉的效果较异氟醚更加理想。

    作者:郭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而试验组采用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4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肾功能损伤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13.3%,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1.7%、31.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试验组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为51.7%,稍高于对照组4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奈达铂较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均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但胃肠功能反应及肾功能损伤发生率较少,同时其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郑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分娩并且经过保胎治疗的具有早期先兆性流产症状的孕妇80例作为观察组,并且随机选择在同一时期内无先兆性流产症状的80孕妇作为对照组。对经过保胎治疗后的效果、孕妇的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中的80例孕妇,经过保胎治疗之后,成功保胎60例,观察组中孕妇在进行保胎治疗后,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几率为3.75%,发生新生儿畸形的概率为6.25%,发生新生儿死亡的概率为2.5%,发生巨大儿的概率为10%,和对照组中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结局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孕妇相比,孕妇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临床上针对具有早期先兆性流产的孕妇进行保胎治疗之后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选取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和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加患者对该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陆凤英;毛小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