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皮质剥脱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万贵章;庞建文;许金;许富

关键词:四肢长骨, 骨不连,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骨皮质剥脱术
摘要:入选四肢长骨骨不连病人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进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骨皮质剥脱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愈合畸形、置入物松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长骨骨不连病人进行锁骨接骨板内固定与骨皮质剥脱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病人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水平,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颅脑损伤中核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入院后24h内分别进行CT和MRI两次检查,比较两组方法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发现异常部位的一致性。结果MRI检查颅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CT检查对比均显著提高,脑叶挫伤、脑深部挫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CT与MRI检查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两种方法检出颅骨骨折的一致性较差。 MRI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较CT检查其诊断的准确性等到显著提高,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韦利娥;罗瑛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地佐辛治疗急性创伤疼痛314例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观察并分析使用地佐辛治疗急性创伤疼痛的效果。选择收治的314例急性创伤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7例。研究组用地佐辛实行镇痛,对照组则选曲马多实行止痛,观察并对比两组止痛的情况。通过治疗,研究组止痛总体有效率为95.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地佐辛治疗急性创伤疼痛患者,不仅治愈的效果较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且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成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家钟;郑剑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果糖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

    选取治疗的1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研究组在给予纳洛酮的同时用果糖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两组都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在用药期间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研究组清醒时间和独立行走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酒精中毒采取果糖联合纳洛酮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之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选取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和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加患者对该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陆凤英;毛小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在肝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在肝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取肝穿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肝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比较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的切片其纤维化部位颜色鲜明,四型胶原呈不同色彩;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对纤维化部位的定位一致,对纤维化面积的检测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处理的切片能区分四种类型的胶原纤维,且可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肝纤维化面积,评估肝纤维化组织的修复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黄波;肖影群;钟青梅;王武;杨仙荷;章萍;姚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德福韦酯在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观察阿德福韦酯在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中的效果。选择就诊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护肝、营养、支持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两组均以40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每个月常规检查,复查肝功、血常规、甲胎蛋白、B超及血清HBV DNA等。比较两组治疗40周后的肝功能发现,试验组ALT、AST及TB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但A/G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HBV DNA 复制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下降更加明显,试验组血清HBV-DNA<1000copies/ml比例为84.4%,对照组为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德福韦酯在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远;黄方华;王瑞云;黄旭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局麻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我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局麻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对照组患者通过对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来进行治疗,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62.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的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采用局部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梅广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CTUA在泌尿系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CTUA在泌尿系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泌尿系肿瘤患者45例,术前均行CT、CT尿路造影(CTU)及CT尿路血管造影(CTUA)检查。将三种检查结果与术后诊断对比,分析其诊断准确率。CTUA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CTU(P<0.05)。 CTUA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可作为泌尿系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根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试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治疗前及治疗8周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浆VEGF、bFGF水平检测,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浆VEGF以及bFGF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VEGF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bFG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效果理想,通过抑制机体内血浆VEGF及受体表达发挥抗白血病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丽;朱敏侠;刘科;余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临床分析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采用异氟醚对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实施吸入麻醉;采用七氟醚对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实施吸入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PACU留置时间、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躁动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七氟醚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吸入麻醉的效果较异氟醚更加理想。

    作者:郭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取入院的ACI 患者108例,均进行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根据有无CMB 分为CMB 组44例和无CMB组64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得出ACI合并CMB的危险因素。 CMB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无CMB组,CMB组有高血压史、脑卒中史比例显著高于无CMB组;CMB组血清光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无CMB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纤维蛋白原及CysC是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CMB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纤维蛋白原及CysC相关。

    作者:季波;李巧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

    分析Real-timePCR法和ELISA法在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效果。选取收集的290份乙肝患者血清,采用Real-timePCR法和ELISA法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 Real-timePCR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率为98.62%,ELISA为93.10%,Real-timePCR法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P<0.05)。Real-timePCR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阳性率明显较ELISA法更高,具有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国强;王晓明;唐淼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11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MIPPO组和手法复位组各58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来分析两种手术形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MIPPO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IPPO住院时间长、成本较高,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两种方式比较以后者更佳,且手法复位外固定无创伤,适用于手术耐受度较低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治疗膀胱癌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42例)和B组(36例),A组采用局部肿瘤切除+化疗,B组行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5年内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0.05]。A组1、2、5年复发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年复发率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膀胱综合治疗膀胱癌相对根治切除术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保留膀胱基本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远期疗效与根治术相当。

    作者:莫俊华;罗道升;莫志锋;梁镇锋;黄荏钊;李志雄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头孢克洛颗粒治疗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70例小儿泌尿道感染患儿,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儿均35例,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小儿双磺甲氧苄啶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均采用头孢克洛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0.0%,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小儿泌尿道感染采用头孢克洛颗粒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瑜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56例急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法莫替丁治疗的同时给予硫糖铝口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可有效的提高对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且起效快,治疗时间更短。

    作者:罗俊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75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7和观察组8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性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及恢复正常的时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观察组患者在呕吐停止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和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以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熊厚伸;龚莉;熊乡情;席莎;闵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探讨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为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为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苏华生;甘心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5.12±1.23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小儿秋季腹泻采取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腹泻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腹与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临床对照分析

    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4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患者确诊后均采用子宫切除术方式治疗,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残端出血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与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共1例患者出现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为5.0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1.3d,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经腹子宫切除术,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的术后效果更为确切,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段,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陈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