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研究

刘晓丽;朱敏侠;刘科;余灏

关键词:沙利度胺, 化疗, 白血病, 血管生成调控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试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治疗前及治疗8周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浆VEGF、bFGF水平检测,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浆VEGF以及bFGF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VEGF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bFG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效果理想,通过抑制机体内血浆VEGF及受体表达发挥抗白血病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耳内镜下鼻咽癌放疗后后颞骨骨坏死的治疗体会

    选取我院五官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鼻咽癌放疗后后颞骨骨坏死患者70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复方氯霉素清洗,研究组使用耳内镜清理坏死骨组织后使用红霉素贴片。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研究组复发1例(2.86%)对照组复发5例(14.29%),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耳内镜下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后颞骨骨坏死,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复发率低,提高患者生存机会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雪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公英汤辨证加减结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采取保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公英汤辩证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免疫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功能明显较对照组提升(P<0.05),且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联合公英汤辨证治疗乳腺癌疗效好,利于患者免疫功改善,可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罗溢昌;樊杜英;刘平庄;梁洪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实施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实施卡维地洛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较对照组71.43%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无差异,经治疗后出现改善,但是观察组相关数据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卡维地洛治疗的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疗效,可提高心脏功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CTUA在泌尿系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CTUA在泌尿系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泌尿系肿瘤患者45例,术前均行CT、CT尿路造影(CTU)及CT尿路血管造影(CTUA)检查。将三种检查结果与术后诊断对比,分析其诊断准确率。CTUA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CTU(P<0.05)。 CTUA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可作为泌尿系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根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治疗的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试验组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化指标差异。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伟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治疗膀胱癌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42例)和B组(36例),A组采用局部肿瘤切除+化疗,B组行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5年内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0.05]。A组1、2、5年复发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年复发率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膀胱综合治疗膀胱癌相对根治切除术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保留膀胱基本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远期疗效与根治术相当。

    作者:莫俊华;罗道升;莫志锋;梁镇锋;黄荏钊;李志雄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及其影响因素

    总结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及影响因素。选择收治的45例胎盘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产前均进行超声扫描,术后病理证实,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产前超声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检出率以及影响因素。45例患者产前超声共检出11例胎盘植入,检出率为24.44%。超声主要特征表现为:胎盘内形成漩涡9例(91.82%)、胎盘后间隙消失7例(63.64%)、胎盘附着位置子宫肌层变薄5例(45.45%)、胎盘异常增厚1例(9.09%)。有前置胎盘、前壁胎盘及医师诊断经验丰富的情况下产前超声对胎盘植入的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目前,产前超声虽可检出胎盘植入,但检出率偏低,主要是受胎盘附着位置、植入深度以及影像学检查人员自身技术等因素影响。

    作者:魏晏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分析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血浆白蛋白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14d、侵入性操作≥3次、血浆白蛋白<30g/L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注重医护人员洗手、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加强侵入性操作的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及加强营养支持、注重健康宣教等措施可有效控制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RSA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许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结肠功能紊乱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另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探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升高,直肠感觉阈值降低;便秘患者表现为直肠感觉阈值升高。观察组病程、血糖及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14.2±3.1 vs 8.4±2.1年,9.8±1.8 vs 7.2±1.6mmol/L,5.4±1.1 vs 4.5±1.2mmol/L,P<0.05)。病程、血糖水平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患者表现为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直肠感觉阈值异常。血糖及病程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进行预防。

    作者:邓立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H型高血压的临床进展

    我国的H型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虽然我国治疗H型高血压的方法和效果不断得到提高,但由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使H型高血压成为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因此,H型高血压的有效治疗对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从H型高血压的定义、Hcy的代谢机理、危险性和中医、西医及中医联合治疗入手,对H型高血压做综述,为H型高血压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江洪;刘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伴心包积液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尿毒症伴心包积液患者60例,均行血液透析治疗,经超声心动图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左心室后壁心包积液量。结果透析后 1个月有心包积液30例(50.00%),透析后3个月有心包积液15例(25.00%),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包积液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伴有心包积液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心包积液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立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加压固定时间对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

    将18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术后切口常规给予沙袋加压固定3h,B组术后切口常规给予沙袋加压固定6h,C组术后常规给予沙袋加压固定10h,比较不同加压时间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加压固定6h组较3h组术后切口渗血量少,切口愈合天数缩短,加压固定6h和10h对切口愈合影响差别不明显。且术后加压固定6h组患者满意率高(P<0.05)。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加压固定6h科学合理。

    作者:丁艳萍;刘燕;李鑫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IV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IV的效果。方法以门诊与病房送检标本7856份展开研究,对所有标本分别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以WB检测结果为基准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7856份标本中,WB证实共19例为阳性,阳性率0.24%。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全部检出,无漏诊与误诊情况,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酶联免疫吸附法初筛出22例,其中3例为假阳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86.4%(19/22),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IV准确性均较高,前者比较费时但容易普及;后者更为快速,但费用高,各有优势,医院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抗HIV检测方法。

    作者:王军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脑卒中恢复期日间过度嗜睡康复1例报道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1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5月余”以“脑出血恢复期”收入院。5月余前活动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上肢不能持物,不能保持坐位,无明显头痛、呕吐及肢体抽搐,伴有二便失禁。送至当地医院,测血压200/140mmHg。头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120ml,行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术。术后3~4d意识转清,能够认识家人,无明显自发言语,左侧肢体活动不能,2个月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床旁肢体被动活动及针灸等康复训练治疗。但患者一直呈嗜睡状态,唤醒后可回答简单问题,左侧肢体不能活动。病后曾数次出现突发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呼之不应,考虑为癫痫发作,给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目前患者仍呈轻度嗜睡状态,左侧肢体活动不能,坐位平衡不能维持,日常生活大部分依赖他人帮助,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高200/140mmHg,平素未规律监测及口服药物控制,有睡眠呼吸暂停病史。

    作者:杨宇琦;崔利华;山磊;刘丽旭;何静杰;杨凌宇;胡雪艳;刘平;吴晓莉;高飞;黄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护理方案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效果观察

    随机选取的68例患者,通过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相关的治疗护理措施后,有效控制了68例患者的病情,这些患者的住院时间10~23(平均14.1)d。将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发作期,护理效果比较满意,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相应的依从性。

    作者:钟小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HBV-DC联合药物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临床研究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例接受临床研究。男9例,女4例,中位年龄27(30.5±12.5)岁。抽取50ml外周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PBM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通过诱导并扩增DC,在第6d用30μg的HBsAg致敏DC,第7d收获抗HBV-DC,分别于皮下及静脉注射一半剂量。每2w1次,共注射6次。联合胸腺肽α1皮下注射,1.6mg/次,2次/w。检测患者在0、4、12周的HBVM、HBV-DNA定量及肝功能。0、4、12w的HBsAg分别为157.64±221.60、66.84±86.16及58.15±88.45ng/ml。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在4、12w的HBsAg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2例4周时HBsAg转阴,转阴率15.39%(2/13),另2例12周时HBsAg转阴,总的HBsAg转阴率为30.77%(4/13)。治疗前后的ALT和HBV-DNA定量均正常。总有效率100%(13/13)。抗HBV-DC联合胸腺肽α1应用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HBsAg水平,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清除状态,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吴邦富;胡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化疗中的效果评价

    选取收治的83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护理后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疲乏、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护理中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婉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彭泽县农村地区5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城市农村地区5岁儿童各360例,分其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以及影响患龋的相关因素。农村儿童龋病发病率、龋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龋齿允填率明显低于城市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患龋与孩子开始刷牙年龄、睡前是否吃甜点或喝甜饮料、是否受家长监督帮助刷牙以及父母口腔健康方面认知态度、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当前应重视加强农村儿童口腔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改善农村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

    作者:吴书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中效果对比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后3min(T2)以及清醒后(T3)的HR、MAP、RR和SpO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停药清醒时间以及镇静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三个时间段内的RR及SpO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T2时间段对照组的HR和MAR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停药清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均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舒芬太尼在镇静镇痛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侯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直立性低血压的高危因素研究

    对897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开展体检,将年轻老年和老老年高血压两组分为直立性低血压组和非直立性低血压组;进一步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OH的高危因素。结果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冠心病及年龄与OH的发病率呈正相关(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社区老年高血压OH与糖尿病、冠心病及年龄仍然具有相关性,其中和年龄的相关性大。社区老年高血压OH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冠心病及年龄,其中年龄的相关性大。

    作者:曾秀梅;刘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