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与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临床对照分析

陈敏;陈新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 经腹, 经腹腔镜
摘要: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4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患者确诊后均采用子宫切除术方式治疗,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残端出血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与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共1例患者出现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为5.0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1.3d,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经腹子宫切除术,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的术后效果更为确切,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段,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加巴喷丁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将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以针灸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照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加用卡马西平,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1、3、6w)两组的疼痛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龙生保;江廷开;康海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RhC抗原输血后24h对孕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测定输血前后孕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相关指标,分析RhC抗原在输血后24h对孕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在临床输血安全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进行急诊手术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孕妇输注与其自身RhC血型异型的血液;对照组48例,孕妇输注与其自身RhC血型同型的血液。两组孕妇均输注与自身ABO及RhD血型同型血液。检测并比较输血后两组孕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及血液中CD3+、CD4+、CD8+细胞数量。结果观察组输血后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后血清IL-2、IL-4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输血后CD3+、CD4+、CD8+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前后CD3+、CD4+、CD8+细胞数量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孕妇在输注不同型RhC抗原血液之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变,说明输注不同型RhC抗原血液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输注同型RhC抗原血液对减少输血后免疫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新生儿溶血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哲;李文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异位妊娠超声图以及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阳性率。结果80例患中,有32例患者是由单纯的腹部超声诊断确诊为异位妊娠,确诊率为40%,其余的48例患者是由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确诊为异位妊娠,确诊率为60%。其中观察组患者有29例是经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确诊为异位妊娠,11例患者经单纯的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而对照组患者有19例经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确诊为异位妊娠,21例患者经单纯的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观察组患者的超声图像显示出的胚芽形成、附件包块、盆腔积液、子宫内假孕囊以及原始血管搏动的阳性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可以有效的提升确诊率,避免漏诊、误诊,且操作手法比较简单,很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恩度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近远期疗效的改善作用

    选取NSCLC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恩度联合化疗及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化疗,比较两组近期与远期疗效。观察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OL稳定率、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度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近远期疗效的改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晓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78例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采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部动脉扫描,查看血流束是否正常,诊断患者血管情况。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为72%,60~69年龄组患病率为89.5%,70~79年龄组患病率为93.4%,80~85岁年龄组患病率为94.1%。斑块常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年龄越大的患者出现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几率更高。

    作者:刘振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以风柜斗草为主药联合艾灸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个性化的辨证分型治疗,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方药中将风柜斗草作为君药,并联合艾灸疗法开展治疗,对患者开展治疗1年之后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结果观察组在开展一年的治疗之后,总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2%,观察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以风柜斗草为主药联合艾灸疗法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孙小芸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间断性血液透析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肾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间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磷(P)、尿素氮(BUN)水平,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超滤脱水量(U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P、BU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降低,MAP相对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F明显优于对照组。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疗效较好于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王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频电刀联合高速涡轮机在埋伏牙拔除中的运用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本院2015年3~8月门诊埋伏牙拔除时,联合使用高频电刀和高速涡轮机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术后反应情况。全部96例病例中,2例干槽症,1例术后疼痛,其余患者的术后感觉均良好。使用高频电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阻生牙的治疗方法,术后反应较小,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姜珊;康小明;彭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彭泽县农村地区5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城市农村地区5岁儿童各360例,分其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以及影响患龋的相关因素。农村儿童龋病发病率、龋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龋齿允填率明显低于城市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患龋与孩子开始刷牙年龄、睡前是否吃甜点或喝甜饮料、是否受家长监督帮助刷牙以及父母口腔健康方面认知态度、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当前应重视加强农村儿童口腔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改善农村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

    作者:吴书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炎琥宁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某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4例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观察组通过红霉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5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7%,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炎琥宁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能够在短时间消除,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且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出现。

    作者:王忠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瑞伐他丁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

    探讨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瑞伐他汀治疗,试验组给予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治疗6个月后,全部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同时试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三酰甘油、低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上升,且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和血脂水平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闵旭东;刘瑞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CA125水平和ADA水平检测及分析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已确诊为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根据其胸腔积液的性质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43例和恶性胸腔积液组31例。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胸腔积液的CA125以及ADA水平,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并探讨CA125水平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检测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胸腔积液CA125水平检测结核性胸膜炎灵敏度显著高于ADA检测(P<0.05),但CA125检测特异性则显著低于A-DA检测(P<0.05)。联合检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CA125及ADA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灵敏度及特异性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许云;杨泽民;钟达通;麻华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婴幼儿佝偻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分析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所门诊就诊的2500例佝偻病婴幼儿及同期在我所门诊进行常规保健的250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50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将2500例佝偻病婴幼儿作为观察组,分别检测两组婴幼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在观察组佝偻病婴幼儿中,94.00%婴幼儿的25-(OH)D 处于正常水平;5.76%婴幼儿的25-(OH)D低于正常水平;0.24%婴幼儿的25-(OH)D高于正常水平。对照组健康婴幼儿的25-(OH)D均处于正常水平。对照组健康婴幼儿的平均25-(OH)D水平为(9.5±36.5nmol/L,观察组佝偻病婴幼儿的平均25-(OH)D水平为55.6±39.0nmol/L,观察组婴幼儿的25-(OH)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佝偻病婴幼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婴幼儿明显降低,血清25-羟维生素D可作为婴幼儿佝偻病诊断的可靠指标。

    作者:周丽霞;邓红岩;侯江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改良开窗减压剥离内痔结扎治疗环状混合痔116例

    选取2007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开窗减压剥离内痔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能大限度地保留肛管上皮,大限度地减少直肠黏膜的损伤,对于肛门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状混合痔采用改良开窗减压剥离内痔结扎术治疗,具有疗效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持肛门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等特点。

    作者:滕士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价值比较

    对126个甲状腺结节行常规超声、弹性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评估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超声造影和超声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声造影与超声成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可做为常规初步检查;超声造影和超声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二者联合诊断更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后嗓音声学评估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30例和30例嗓音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30例声带息肉患者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前后和30例嗓音正常成年人的嗓音声学参数值,电子喉镜采集其形态的改变。结果(1)对30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声带息肉组术前元音的Jitter、Shimmer均高于正常组,DSI值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声带息肉术后各元音的 Jitter、Shimmer值降低,DSI值术后升高,与术前各参数值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3)术后的Jitter、Shimmer仍高于正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SI值术后仍旧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嗓音声学分析可以作为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价、术后嗓音恢复情况判定的一个客观的参考依据。嗓音声学测试结合电子喉镜检查可作为声带息肉术后复查较为全面的复查手段。

    作者:李俐华;张智霖;罗贵;胡茂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80例临床观察

    研究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80例(8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单纯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与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平均眼压指标。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2.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平均视力、平均眼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取得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将收治的112例疑为骨巨细胞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将术前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比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巨细胞瘤增强扫描前后的CT值。112例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骨巨细胞瘤82例,非骨巨细胞瘤30例(包括管膜瘤10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0例)。骨巨细胞瘤组和非骨巨细胞瘤组增强扫描前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巨细胞瘤组增强扫描后的CT值显著高于非骨巨细胞瘤组(P<0.05)。病变边缘硬化、病变内有短小骨嵴是骨巨细胞瘤的典型CT表现。增强扫描CT值能够为骨巨细胞瘤诊断提供有效依据,98HU是骨巨细胞瘤增强扫描的佳CT临界值。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分娩并且经过保胎治疗的具有早期先兆性流产症状的孕妇80例作为观察组,并且随机选择在同一时期内无先兆性流产症状的80孕妇作为对照组。对经过保胎治疗后的效果、孕妇的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中的80例孕妇,经过保胎治疗之后,成功保胎60例,观察组中孕妇在进行保胎治疗后,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几率为3.75%,发生新生儿畸形的概率为6.25%,发生新生儿死亡的概率为2.5%,发生巨大儿的概率为10%,和对照组中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结局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孕妇相比,孕妇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临床上针对具有早期先兆性流产的孕妇进行保胎治疗之后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11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MIPPO组和手法复位组各58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来分析两种手术形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MIPPO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IPPO住院时间长、成本较高,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两种方式比较以后者更佳,且手法复位外固定无创伤,适用于手术耐受度较低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