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波;李巧转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160例的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给予西药治疗及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HAMD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其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对隐匿型抑郁症患者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式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中胜;黄桂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科2014年1~12月行脊柱手术患者260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0例。给予对照组优质护理,给予研究组除优质护理外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康复积极性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康复积极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心理护理着重于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心理,可以提高患者在术后康复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临床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黎;张志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肾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间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磷(P)、尿素氮(BUN)水平,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超滤脱水量(U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P、BU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降低,MAP相对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F明显优于对照组。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疗效较好于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王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收治的肥大型扁桃体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采用内镜监视下动力系统扁桃体吸切术)和对照组(常规剥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15.4±3.5min vs 27.5±6.3min,15.9±2.5 vs 62.4±12.1ml,1.1±0.5 vs 1.9±0.6d,5.7±1.1 vs 6.8±1.2d,P<0.05)。研究组出血、感染及瘢痕狭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监视下应用动力系统切除儿童扁桃体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鹏鑫;罗育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将100例新生儿HIE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即观察组经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随访6、12个月后MDI分别为87.4±8.2分、93.6±9.1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24个月后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HIE经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智力发育水平,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莉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而试验组采用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4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肾功能损伤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13.3%,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1.7%、31.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试验组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为51.7%,稍高于对照组4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奈达铂较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均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但胃肠功能反应及肾功能损伤发生率较少,同时其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郑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对126个甲状腺结节行常规超声、弹性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评估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超声造影和超声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声造影与超声成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可做为常规初步检查;超声造影和超声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二者联合诊断更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尿毒症伴心包积液患者60例,均行血液透析治疗,经超声心动图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左心室后壁心包积液量。结果透析后 1个月有心包积液30例(50.00%),透析后3个月有心包积液15例(25.00%),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包积液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伴有心包积液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心包积液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立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凉血健脾冲剂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效果与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家用自拟凉血健脾冲剂进行联合治疗,两组都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14d,治疗2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复发率等。两组接受治疗后病情都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凉血健脾冲剂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具有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改善了病症,减少了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姜丽华;何慧民;单银根;左万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70例小儿泌尿道感染患儿,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儿均35例,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小儿双磺甲氧苄啶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均采用头孢克洛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0.0%,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小儿泌尿道感染采用头孢克洛颗粒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瑜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我院外科住院部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直乙状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Hartmann术,而观察组行回肠袢式造口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I期和II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I期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II期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肠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疗效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祁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一步法检测90例正常孕妇(正常孕妇组),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HDCP组)及40例正常非孕妇(正常非孕妇组)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间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水平,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上述各组妇女各个时间点血清N末端脑钠钛(NT-proBNP)的水平。 HDCP组的各个妊娠期的h-FABP水平、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与正常非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孕妇组和HDCP组妇女的血清h-FABP阳性率要高于NT-proBNP。检测血清心型脂肪酸蛋白水平可及时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状况,能及时发现早期心脏功能及心肌细胞损伤情况,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保护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飞;李培敏;詹立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和安全性。将12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1年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两组半年和1年内发作频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EV1、FEV1/FVC%、呼吸困难评分等肺功能指标和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性指标,减少急性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婷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组合六项。共检测例数20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36例(未分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14例,原发硬化性胆管炎(PSC)组2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156例(肝功能异常,经排外自身免疫性肝病及病毒性肝炎患者);对照组:随机收集35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作正常对照,男14例,女21例。 AIH组中抗核抗体(ANA)阳性率61.11%,LKM1阳性率38.88%,LC1阳性率13.88%,SLA/LP 阳性率19.44%;PBC 组中 ANA 阳性率64.28%,AMA M2阳性率92.85%,Sp100阳性率57.14%, gp210阳性率31.25%;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ANA阳性率2.56%,LC1阳性率0.64%;对照组未检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P<0.05)。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六项及抗核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及治疗和预后有价值。
作者:董玉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瑞伐他汀治疗,试验组给予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治疗6个月后,全部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同时试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三酰甘油、低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上升,且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和血脂水平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闵旭东;刘瑞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乳晕或者乳晕外缘弧形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时需要密切结合患者病因、肿块大小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通过乳晕或者乳晕外缘弧形切口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江均良;廖雪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8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普米克令舒与地塞米松对儿童急性喉炎均有良好治疗效果,其中普米克令舒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透析当日采集空腹血标本,就血红蛋白(Hb)、hs-CRP进行测定,按hs-CRP正常组和增高组划分,对比与贫血程度的关联。对hs-CRP正常组Hb的平均水平进行统计,为(95.7±18.6)g/L,明显高于增高组(76.5±14.5)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单因素相关及系统回归分析,Hb与hs-CRP呈负相关(r=0.434,P<0.00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hs-CRP水平升高,与发生贫血的程度独立相关,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华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伏格列波糖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治疗两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PG、PBG及HbA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三项指标水平的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伏格列波糖片和阿卡波糖片均能够有效地治疗2型糖尿病,但是伏格列波糖片的不良反应率相对较低,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农成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选取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s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甲钴胺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海涛;陈冰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