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韦海涛;陈冰

关键词:依帕司他,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摘要: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选取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s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甲钴胺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加巴喷丁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将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以针灸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照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加用卡马西平,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1、3、6w)两组的疼痛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龙生保;江廷开;康海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间断性血液透析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肾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间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磷(P)、尿素氮(BUN)水平,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超滤脱水量(U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P、BU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降低,MAP相对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F明显优于对照组。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疗效较好于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王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结肠功能紊乱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另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探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升高,直肠感觉阈值降低;便秘患者表现为直肠感觉阈值升高。观察组病程、血糖及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14.2±3.1 vs 8.4±2.1年,9.8±1.8 vs 7.2±1.6mmol/L,5.4±1.1 vs 4.5±1.2mmol/L,P<0.05)。病程、血糖水平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患者表现为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直肠感觉阈值异常。血糖及病程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进行预防。

    作者:邓立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诱导痰炎性标志物的变化临床观察

    将2012年的4月~2014年的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412名中度、重度AECOPD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行诱导痰检查后,将诱导痰EOS%≥3%且给予基础治疗加用甲泼尼龙的79例患者分为A组,EOS%≥3%给予单纯给予基础治疗的108例分为B组,EOS%≤3%且给予基础治疗加用甲泼尼龙的116例分为C组,EOS%≤3%且单纯给予基础治疗的109例分为D组。四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1d及第14d记录患者的诱导痰EOS%,CAT评分、PaO2/FiO2、CRP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较B组在治疗后EOS%显著下降,CAT评分显著改善,PaO2、PaO2/FiO2显著好转;A组较C组在治疗后EOS%显著下降,CAT评分显著改善,PaO2、PaO2/FiO2显著好转;C组与D组在治疗后EOS%、CAT评分、PaO2、PaO2/FiO2均无明显差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气道同时具有中性粒细胞炎症和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特征,诱导痰E0S%指数可作为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指标。

    作者:陆丽燕;杜青林;徐廷甫;刘德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实施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实施卡维地洛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较对照组71.43%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无差异,经治疗后出现改善,但是观察组相关数据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卡维地洛治疗的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疗效,可提高心脏功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瑞伐他丁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

    探讨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瑞伐他汀治疗,试验组给予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治疗6个月后,全部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同时试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三酰甘油、低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上升,且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和血脂水平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闵旭东;刘瑞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护理方案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效果观察

    随机选取的68例患者,通过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相关的治疗护理措施后,有效控制了68例患者的病情,这些患者的住院时间10~23(平均14.1)d。将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发作期,护理效果比较满意,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相应的依从性。

    作者:钟小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探讨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为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为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苏华生;甘心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56例急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法莫替丁治疗的同时给予硫糖铝口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可有效的提高对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且起效快,治疗时间更短。

    作者:罗俊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氧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效果研究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1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及补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氧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血糖、骨密度(BMD)、骨钙素(BGP)及血钙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程度、血糖、BMD、BGP及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血糖、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MD、BG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有助于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缓解疼痛,提升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螺旋CT和X线摄片对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螺旋CT和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其中40例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并归为观察组,另外40例患者采用X线摄片进行诊断归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诊断指标符合率及肠梗阻的诊断水平。通过两组梗阻诊断、梗阻原因和梗阻部位的符合率比较,发现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上的符合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梗阻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发现观察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和X线摄片对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螺旋CT不受体位影响,并且更容易发现梗阻原因等,更利于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万就;吴勇;张萍妹;方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后嗓音声学评估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30例和30例嗓音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30例声带息肉患者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前后和30例嗓音正常成年人的嗓音声学参数值,电子喉镜采集其形态的改变。结果(1)对30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声带息肉组术前元音的Jitter、Shimmer均高于正常组,DSI值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声带息肉术后各元音的 Jitter、Shimmer值降低,DSI值术后升高,与术前各参数值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3)术后的Jitter、Shimmer仍高于正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SI值术后仍旧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嗓音声学分析可以作为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价、术后嗓音恢复情况判定的一个客观的参考依据。嗓音声学测试结合电子喉镜检查可作为声带息肉术后复查较为全面的复查手段。

    作者:李俐华;张智霖;罗贵;胡茂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腹与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临床对照分析

    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4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患者确诊后均采用子宫切除术方式治疗,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残端出血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与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共1例患者出现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为5.0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1.3d,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经腹子宫切除术,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的术后效果更为确切,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段,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陈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DIC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脓毒症DIC的新生儿患者,均为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采用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DIC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肝素使用时间、出血停止时间、DIC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加重病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IC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对改善DIC指标有显著的效果。低分子肝素在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DIC病理过程和恢复正常凝血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俏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Hartmann术和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外科住院部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直乙状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Hartmann术,而观察组行回肠袢式造口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I期和II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I期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II期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肠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疗效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祁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米氮平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160例的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给予西药治疗及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HAMD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其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对隐匿型抑郁症患者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式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中胜;黄桂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经皮锥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好转率、临床相应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安全、可靠,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加快康复进度,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作者:彭俊;钱玉强;葛驰;袁堂波;许菁;王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可行性研究

    收集2011年1月~2015年2月共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接受血液灌流+血液滤过)和对照组(单纯接受血液滤过)各30例。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治疗24、48h的血清乙酰胆碱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乙酰胆碱活力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血清乙酰胆碱分别为1.1±0.4KU/L、1.2±0.3K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24、48h的血清乙酰胆碱水平分别为(2.6±0.4、3.2±0.8、3.5±1.2)KU/L、(1.5±0.3、2.1±0.9、2.8±1.3) 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乙酰胆碱活力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分别为(6.2±0.8、13.9±3.6d、0%)、(9.6±2.4、15.8±4.6d、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认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疗效,不仅能提高乙酰胆碱的恢复时间,还能降低住院期间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62例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5%和29.0%),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菊香;罗美兰;王迁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以风柜斗草为主药联合艾灸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个性化的辨证分型治疗,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方药中将风柜斗草作为君药,并联合艾灸疗法开展治疗,对患者开展治疗1年之后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结果观察组在开展一年的治疗之后,总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2%,观察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以风柜斗草为主药联合艾灸疗法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孙小芸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