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重型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观察

胡斌

关键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急性胰腺炎, 预后, 病死率
摘要:回顾医院收治的200例SAP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死等住院结局的APACHEⅡ情况,以及入院后第1、3、7d的APACHEⅡ与患者病死率的关系.所有SAP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33(15.79±3.14)分.与无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评分(11.09±1.94)相比,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评分(14.13±4.10)相对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非死亡患者评分(10.76±1.32)相比,死亡患者评分(14.28±2.16)相对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随着APACHEⅡ的升高,病死率也相应的升高,尤其在14分的时候,病死率会迅速提高.APACHEⅡ评分可及时而准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发现重症胰腺炎,并给与适当的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预后以及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治疗的78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组采用单服阿司匹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奥扎格雷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疗效.试验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VP)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降低的程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对凝血功能有较大的疗效,治愈率高,效果好.

    作者:官国东;宁为民;陈敬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取得了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梁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

    研究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微骨折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修复情况.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egner运动评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4489例产科门诊胎心监护资料回顾性分析

    探讨电子胎儿监护(EFM)在产科门诊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采用电子胎心监护仪对产科门诊进行监测的孕妇共4489例,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489例中,正常4431例;查出可疑病例58例,其中:心动过速21例,心动过缓2例,基线率变异7例,胎心曲线分析异常28例.胎儿电子监护在产科门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的情况,筛选可疑病例,供临床医生参考处理.

    作者:陈以荣;陈宇芝;梁振鹏;钟慧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五子衍宗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精赞育胶囊治疗,对两组不育症男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作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结论 在男性不育症患者治疗中,黄精赞育胶囊临床治疗效果比五子衍宗丸更胜一筹,能明显提高精子活力和成活率,增加精子密度,进而增强睾丸生精能力,提高男性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瞿虎;张靖;江春强;汪中扬;刘贵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超声介入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的量化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肝癌实施超声介入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弥散范围大径与酒精注射剂量的相关性系数、酒精注射剂量与肿瘤直径的回归方程进行计算.结果弥散范围与酒精注射剂量之间呈正相关性(r=0.785,P=0.000),肿瘤大小与酒精注射剂量的回归方程为:肿瘤直接>5cm,回归方程为y=1.842x,肿瘤直径≤5cm时,回归方程为y=2.754x(方程式中y为酒精注射剂量,单位:ml;x为肿瘤大直径,单位:cm).对弥散范围及酒精注射剂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酒精剂量及肿瘤直径相关性,计算方程,能显著提高疗效,作为超声引导下介入注射无水酒精的剂量计算方案.

    作者:陈帅;彭国林;吴文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创伤性脑疝术前行锥活钻颅引流减压对预后的影响

    入选创伤性脑疝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进行术前锥活钻颅引流减压,对照组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GCS)评分、预后及语言功能情况.两组治疗后的GCS评分、颅内压情况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情况、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性脑疝病人进行术前锥活钻颅引流减压,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语言功能,预后较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志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来我院行无痛胃肠检查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全程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后5min血压、心率、负性情绪评分情况,以及麻醉药用量、检查操作时间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负性情绪评分、麻醉药用量、操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可减少麻醉用药,缩短检查时间,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章绵华;冯柳娜;罗小清;徐海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的预后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研究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的预后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选取8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出院后半年内服药依从性、生活行为方式变化等.患者入院后服药依从性、生活行为方式均显著优于入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住院,16例(20.0%),死亡2例(12.5%).患者入院前生活行为方式、服药依从率均较差,出院半年后服药、生活行为方式依从率得到良好改善.

    作者:李建卫;吴剑;黄海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疗效观察及对部分指标的影响分析

    选取69例小儿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对照Ⅰ组采用更昔洛韦、对照Ⅱ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以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对三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100.00%、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或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缩短(P<0.05).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以及神经节苷脂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卢彦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家庭治疗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6例,采用家庭治疗策略,将上述宫颈癌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治疗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焦虑、抑郁情况、1年的无病生存及疾病控制情况.结果由数据可知,观察组宫颈癌患的不良反应、焦虑值、抑郁值、1年的无病生存及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治疗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1年无病生存与1年疾病控制率.

    作者:占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辨证论治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56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化疗、单纯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并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复发转移和生存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43% vs 71.43%,P<0.05).观察组副作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57% vs 64.29%,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21.43% vs 50.00%,92.86% vs 64.29%,P<0.05).辨证论治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肠癌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和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梁昆;刘城林;朱彬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显微镜开颅与传统开大骨瓣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5年3月年纪相对较轻,一般情况较好,血肿在50ml左右、未发生脑疝、无其他系统病变的33名患者作为手术对象,17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16例选择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手术,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有效96%;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手术有效率为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效果明确,明显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组,对患者帮助比较大,且无明显并发症出现,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文武;张海;周娟燕;王砚强;王敏;陈维多;王德秀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全冠修复治疗120例牙隐裂患者的疗效观察

    选取本院口腔科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就诊的牙隐裂患者120例146颗牙.所有患者均实施全冠修复,比较修复前后的牙裂缝探诊深度(TCD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TM)以及并发症.结果行全冠修复1、2年后TCDD、SBI值均显著低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TM 1度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修复前(P<0.05);修复后1、2年发生慢性牙髓炎、根尖炎并发症的比例显著低于修复前,两两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冠修复牙隐裂能有效的阻止牙列继续缺损,固定因牙微裂而引起牙松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江伟;吴莉;刘永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GustiloⅢ型踝关节周围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研究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GustiloⅢ型踝关节周围开放性损伤的疗效.选取收治的48例GustiloⅢ型踝关节周围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试验组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髓内钉内固定法.对治疗后两组踝关节功能的改善及术后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改善踝关节功能优势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聪;鲁云;罗志;赵应高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运用全面护理的临床分析

    抽取我院2014年2月~6月患有患有发生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为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5%,97.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全面护理应用于发生免疫系统疾病的基础护理服务中,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我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甘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76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登记的76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暴露方式、暴露场所、人群分布、暴露源、暴露部位和高危环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为护士、医生和实习工作人员,分别占56.58%、21.05%和15.79%.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场所为住院病房和手术室,占的比例分别为59.21%和26.32%.引起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主要为拔针及针头处理、手术操作、急诊抢救,分别占的比例为51.32%、26.32%和11.84%.暴露源中常见为HBV,占56.58%,暴露部位中手部发生率高,为86.84%,暴露方式常见的是锐器伤,占81.58%.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经过消毒、冲洗等局部处理,局部处理率达到100%.其中48例患者展开预防用药,预防用药率达到63.16%.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是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及时的局部处理和针对性用药是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和院感知识的宣传培训可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作者:李会玲;罗立新;黄桂兰;戴明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2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患者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有效患者为95.3%和90.6%,明显高于对照组71.9%和65.6%(P<0.05);观察组需要再次手术患者为4.7%,明显低于对照组25.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能有效提高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艳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东莞市东城区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及其合并症调查

    将笔者所在东莞市东城区原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各随机抽取男性1000例与女性1000例进行研究,均实施横断面筛查,总结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流行病学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00例研究对象共计筛出高尿酸血症400例,检出率为20.00%,其中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同性别中无高尿酸血症患者(P<0.05),同时明显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P<0.05);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中微量白蛋白尿或并GFR下降者较多.高尿酸血症是肾损害高危因素,而且男性要明显更多,同时微量白蛋白尿是肾损害主要标志,需加强重视.

    作者:张伟华;胡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周围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周围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30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胃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及胃镜检查确诊.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组织中的CD4+CD25+Foxp3+的表达.同时留取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对Foxp3细胞的表达情况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并将其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肿瘤部位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的Foxp3+T细胞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的Foxp3+T细胞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因素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Foxp3+及胃癌组织中的Foxp3+显著增加,在胃癌的预测和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检测意义.

    作者:潘武;牛万成;陈复兴;徐正元;刘振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