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探析

曾庆刚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摘要:对比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组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试验组45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比照两组手术各观察指标、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以及远期并发症.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更多,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则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两组Harris评分均逐渐改善(P<0.05),而试验组的改善幅度相对更优(P<0.05);试验组远期并发症率为4.4%,相较于对照组的22.2%明显更低(P<0.05).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极大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长,且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髋臼磨损等并发症发生,但该术式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较为适用于全身状况较好的老年患者.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31例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共31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统计两组患者再次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愈后次年复发2例(13.3%),对照组患者次年复发5例(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

    作者:杨金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抗甲状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效果探析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均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68例患者治愈28例,有效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后患者FT3、FT4、TT3、TT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较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根治性放疗联合替吉奥与单纯根治性放疗治疗早期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根治性放疗,每次放射剂量为2Gy,每周进行5次;观察组采用根治性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替吉奥口服.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局部控制率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的脊髓炎病例和脑损伤病例.与单纯根治性放疗相比,根治性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早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更为显著,但其远期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的优越性还有待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何碧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

    选取2013年1年~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6%(53/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4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发热、疱疹、溃疡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确切,能够迅速改善症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远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9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β-HCG和血细胞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和血流量情况.结果C组患者治疗后的血β-HCG水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血细胞水平对比差异不大(P>0.05).三组住院时间和血流量比较结果为A组>B组>C组.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时,采用宫腔镜下手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药物联合清宫术治疗.

    作者:车月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早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分析

    探讨早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20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104例运用传统治疗方式,即严格控制感染、运用支气管扩张剂、止咳等对症治疗;观察组10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进行治疗,即将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0.5mg加入到2~4ml生理盐水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于支气管扩张而言,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见效快,值得推广.

    作者:黄瑞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临床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0年2月~2014年5月接收肾肿瘤患者中抽选(共60例),将其分成不同临床处理组,即:对照组(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处理)、研究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处理),预后对疾病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患者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和对照组的20.0%相比较低,两者有区别(P<0.05).并且两组肾肿瘤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有区别(P<0.05).结论 临床针对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作用突出,可加快康复进度,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姬俊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心率减速力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警观察

    探讨心率减速力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警作用.选取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纳入心肌梗死组,选取同期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记录动态心电图,获取心率减速力值,并进行预警分析.心肌梗死组死亡率:DC值>4.5ms时为0%,DC值为2.6~4.5ms时为3.3%,DC值<2.5ms时为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心率减速力各值中均无死亡病例.心肌梗死组中DC值低危35例,中危30例,高危15例,对照组DC值低危45例,中危5例,高危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梗死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15例,其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在DC值低危组为5.7%,中危组为13.3%,高危组为60.0%.通过测定DC值,能定量分析和评估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对筛选与预警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高危人群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业明;刘俭雄;关月;石理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231例患者超声心动参数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2015年收治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1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所有研究对象按检查结果将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组,PASP>35mmHg)、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PH组,PASP≤35mmHg),对超声心动参数与肺动脉压力做相关性分析.结果PH组与nPH组左房收缩末横径、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PH组为13.29±1.81,nPH组为12.19±1.33,且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果为室间隔舒张期厚度与PH有相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肺动脉压具有相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病变可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

    作者:王岳湘;陈梅;易天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与应用观察

    选取我院从2014年9月~2015年8月接诊的428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14例细菌感染者作为治疗组,另214例病毒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血的抽取,然后检测所有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并分析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含量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组件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含量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降钙素原>0.5ng/ml为分界,经过检查确诊治疗组阳性值为96.73%,对照组的阳性值为33.64%,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反应蛋白>3mg/L为分界,治疗组阳性值为97.20%,对照组的阳性值为35.5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感染,可有效地确诊患者病情的类型,指导临床医生及时的做出正确的治疗并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泽敏;黄惠东;卢自当;简少玲;钟婉如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Ro52的检测价值分析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8例A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所有患者血清中的Ro52抗体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抗Ro52抗体阳性)和对照组(抗Ro52抗体阴性),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肝性相关并发症的比率、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率以及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出现肝性相关并发症的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现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相关免疫指标发现,两组患者的Ig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的IgG和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Ro52抗体在1型AIH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表明患者出现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较大,而抗Ro52抗体阳性患者体内的IgG和IgA水平相对较高,说明这两者与1型AIH的发病有关.

    作者:蒋友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脑损伤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特点分析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出生并收住于新生儿科的45例设为脑损伤组,另选同期31例无脑损伤早产儿设为对照组,采用脑电图仪于产后48h内对两组早产儿进行监测,每次连续监测时间≥2h.对两组早产儿的aEEG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各组aEEG的特点与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损伤早产儿组aEEG图形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界振幅值显著降低(P<0.05).aEEG异常对早产儿脑损伤具有预警作用,在判断早产儿脑损伤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肖慧媚;常燕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健脾补肾化瘀固摄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健脾补肾化瘀固摄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可行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病例选择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健脾补肾化瘀固摄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h尿蛋白量和血浆白蛋白、 肾功和血脂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2.59%(25/27),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0.37%(1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356);治疗前24h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治疗中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补肾化瘀固摄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以增强治疗效果,降低药物的副作用,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廖明炜;黄嘉颖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匹多莫德联用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氨茶碱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与孟鲁司特片.两组均治疗6个月,在此期间对两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外周血IL-4、INF-γ、免疫球蛋白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治疗完成后对患者FVC(用力肺活量)、FEV(第1秒用力呼气量)、PEF(大呼气流速)进行统计记录.结果试验组的呼吸道感染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IL-4、INF-γ、IgG、IgA和含量增加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与孟鲁司特联合使用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疗效确切,适宜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补肾生精法治疗男性不育少精症疗效观察及评估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男性不育少精症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实施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临床选择中医补肾生精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临床选择西医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不育少精症患者在精子密度以及临床疗效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不育少精症患者完成治疗后,在精子密度方面,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均表现为显著的提高(P<0.05);在升高程度方面,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显著的优势(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显著的提高(P<0.05).针对男性不育少精症患者,临床选择补肾生精法实施临床治疗,能够将患者的精子质量显著提高,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宗辉;汪惠琴;张文金;陈兰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空肠造瘘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营养状况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食管根治术后采用空肠造瘘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胡颜江;陈曦;杨纯杰;史建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与常规清宫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随机对照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子宫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临床优势明显,可作为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优选术式.

    作者:潘智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356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N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EN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CD4+、CD8+、IgG、IgM、Ig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EN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IgG、IgM、水平以及CD4+、CD4/CD8显著高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均有改善作用,但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更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龚剑锋;杨祥;向镜芬;孟启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壳核出血50例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壳核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对照组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血肿大部分清除比例、部分清除比例、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好转情况;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及语言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肿大部分清除、部分清除比例、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预后情况、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壳核出血病人进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疗法,可显著清除血肿,恢复语言功能,预后较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志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皮电神经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方式实施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采用经皮电神经刺激模式实施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分娩镇痛干预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产程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产后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娩镇痛干预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程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后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应用经皮电神经刺激模式对产妇实施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邱胜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