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胜凤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确诊为肱骨远端C型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采用垂直双钢板固定45例,平行双钢板固定41例,术后5~24个月参照Cassebaum法评估两种双钢板内固定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所有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5~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5~11w,骨性愈合13~15w;整体疗效评估优25例,良43例,可11例,差7例,优良率为79.07%,其中双钢板平行固定患者优10例,良2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0.49%,垂直固定患者优15例,良20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77.78%,两种双钢板固定法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内固定效果稳定且患者术后愈合速度较快,同时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骨折部位与类型选择平行或垂直等实际双钢板放置位置.
作者:程华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患者使用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共计出现7例出血现象,总发生率为17.5%;对照组共计发生8例出血现象,总发生率20.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发现,研究组共计发生5例(12.50%)脑血栓,对照组患者共计发生12例(30.00%)脑血栓,研究组患者脑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采用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高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房颤患者的抗栓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乐鸿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50例,分为重症组50例和普通组100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血CD19+、CD3+、CD4+、CD8+的表达率.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共检测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100例为普通手足口病患儿,50例为重症患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低于普通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CD19+B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较普通组及对照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患儿监测其CD19+、CD3+、CD4+、CD8+细胞表达有对重症倾向的患儿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作者:曹建伟;丁俊彩;刘迪辉;冯淑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09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探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诊治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随访12个月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确诊率、术后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2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诊断急腹症准确率高,术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临床优势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巩照华;赵文英;陈焕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3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共90个创面,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9例,共45个创面,对照组患者17例,共45个创面;观察组患者予以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予以1%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疼痛分值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5.56%;观察组创面细菌清除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值(3.3±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5±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后残余创面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清除感染菌,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永华;廖海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心ICU脓毒血症合并重度ARD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血清IL-6、CRP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通过显著降低脓毒血症合并重度ARDS患者血清IL-6、CRP水平,从而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雄;罗正超;谭家余;杨博;叶光福;杨亚东;林仰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UAE)的应用价值.纳入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要求行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前术后磁共振检查的变化.随访半年发现,治疗总有效率为94%.复查MRI,结果显示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T1WI、T2WI信号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MRI检查术前可对子宫肌瘤起重要诊断作用,对治疗后起到疗效评价作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徐向荣;陆建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受肺功能检查的7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91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并进行COPD分级.观察肺功能对COP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检测726例,共检测出COPD患者108例;对照组共检测291例,共检测出COPD 6例(2.06%).患者中根据病史经验性诊断误诊率20.69%,漏诊率14.81%,而经肺功能测定后所有患者均能确诊.COPD患者中1级、2级、3级、4级男女比例均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1级、2级、3级、4级患者FEV1、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FEV1、FEV1/FVC随着COPD严重程度呈逐渐降低趋势,采用趋势检验计算.肺功能检测在COPD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临床上对COPD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列敏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所收治的18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90例.对开腹组患者予传统的开腹手术,对腹腔镜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的根治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各项指标和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鸣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十分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肺脏、肝脏以及局部复发方面差异较小,且开腹组患者在术后生存率与腹腔镜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势特点,但在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方面与之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雄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空肠造瘘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营养状况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食管根治术后采用空肠造瘘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胡颜江;陈曦;杨纯杰;史建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舒利迭与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创性正压机械通气过程中加用舒利迭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情况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和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利迭与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费用低、痛苦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黄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8例A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所有患者血清中的Ro52抗体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抗Ro52抗体阳性)和对照组(抗Ro52抗体阴性),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肝性相关并发症的比率、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率以及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出现肝性相关并发症的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现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相关免疫指标发现,两组患者的Ig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的IgG和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Ro52抗体在1型AIH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表明患者出现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较大,而抗Ro52抗体阳性患者体内的IgG和IgA水平相对较高,说明这两者与1型AIH的发病有关.
作者:蒋友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随机抽取我科<45岁、45~59岁、60~75岁、>75岁4个年龄段各15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45岁组、45~59岁组、60~75岁组和>75岁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压、体质指数、颈动脉超声以及心脏超声,比较4组入选者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MT)、颈总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脉压、二尖瓣E峰侧壁值和二尖瓣A峰前壁值.4组入选者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MT、颈总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脉压、二尖瓣E峰侧壁值和二尖瓣A峰前壁值随增龄均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入选者MT、颈总动脉内径、脉压、二尖瓣A峰前壁值均与增龄呈现正相关(r=0.425、0.257、0.520、0.169,P<0.01);二尖瓣E峰侧壁值与增龄呈现负相关(r=-0.249,P<0.01).健康人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与增龄存在线性相关,增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吴奕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足月头位经阴道分娩初产妇21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各106例.常规组采取正常分娩方式,试验组采用KCB-Ⅱ全自动仿真助产仪助产,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产后出血率、产程时间、改道剖宫产率、胎儿窒息率.结果试验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产后出血率、改道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对足月分娩初产妇采取全自动仿真助产仪可有效降低会阴裂伤程度,缩短产程,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母婴无危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助产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赵玉萍;关建云;王会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将136例高位肛瘘患者按照不同的挂线时间随机分成3组,对比三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Wexner评分结果.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时间和术后随访的Wexner评分结果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挂线时间越长其治疗效果越好.低位切口结合挂线引流疗法在高位肛瘘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随着挂线时间的延长其术后肛门失禁的几率越低.
作者:王邦林;李智;潘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探讨循证护理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选取就诊的118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着重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术中术后气胸、咯血、纵隔气肿、空气栓塞、感染的发生率,术后的疼痛程度.干预组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98.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气胸、咯血的发生率为10.17%和3.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2%和16.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纵隔气肿、空气栓塞、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干预组术后疼痛优良率为91.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郭丽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眼科84例糖尿病低血糖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拟调查记录表项目,调查及分析本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结果84例眼科糖尿病患者不规律饮食、自行调整药物用量、过量运动、行眼科手术均是诱发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眼科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对此并发症给予足够的重视,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此保证患者的就医质量.
作者:程晓容;杨娟;韩霞君;宋湘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500例住院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AX-4030)、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显微镜检查,比较分析RBC、WBC、CAST的阳性检出率.结果AX-4030、UF-1000i检测均为阴性时,镜检阴性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AX-4030检测为阴性时,UF-1000i检测阳性率和镜检阳性率差异明显;UF-1000i检测为阴性时,AX-4030检测阳性率和镜检阳性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自动化检查无法取代显微镜检查.将AX-4030、UF-1000i、镜检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程华;郑善銮;马越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氨茶碱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与孟鲁司特片.两组均治疗6个月,在此期间对两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外周血IL-4、INF-γ、免疫球蛋白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治疗完成后对患者FVC(用力肺活量)、FEV(第1秒用力呼气量)、PEF(大呼气流速)进行统计记录.结果试验组的呼吸道感染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IL-4、INF-γ、IgG、IgA和含量增加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与孟鲁司特联合使用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疗效确切,适宜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46岁,久居江西省抚州市,自由职业.以左乳肿块偶伴刺痛2月为主诉,前来就诊. 既往体健,无肿瘤及乳腺疾病病史.20岁结婚,妊娠2次,顺产2次. 家族无遗传及肿瘤病史. 左乳外上一约鸡蛋大小肿块,无红肿疼痛等其它异常表现.
作者:龚宇;谢春伟;周瑶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