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双亲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4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宫颈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T、UU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解脲支原体(UU)感染率为49.66%明显高于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UU感染率、混合感染率、CT或UU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宫颈糜烂程度的加重,各感染率均升高,宫颈糜烂轻度、中度、重度组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及30~39岁年龄组CT、UU感染率均高于40~49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脲支原体(UU)与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导致宫颈不同程度糜烂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艳军;杨永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血气变化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变化情况为:PO2值为(85.23±14.38)mmHg、PaCO2值为(30.08±13.28)mmHg,PO2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PaCO2值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87.8%,观察组的满意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与重症呼吸衰竭时,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并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宇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90例(共90只眼),根据患者病情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治疗A组30例(共30只眼)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B组30例(共30只眼)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C组30例(共30只眼)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小梁切除术,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三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视力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且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经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均得到治愈.在治疗前后的前房深度的对比中,治疗后的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作者:邓钜良;刘晓军;陈润连;刘焕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收集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64例,将6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Barethel指数(Barethel Index,BI).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Barethel指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BI指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高压氧综合治疗在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周曦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2012年6月开始通过在林和街内5万居民进行调查问卷,组建12个健康教育网格化团队,建立网格管理平台,抽取1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进行普通健康教育,观察组80例患者进行网格化模式健康教育.研究数据截止于2013年12月,以居委区域为网格单元,对老年人高血压建档人群健康进行干预和信息管理.目标人群KABP问卷调查以评价本工作模式的近期作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网格化教育后,高血压知晓率为83.3%、治疗率为72.2%、管理率为72.5%、信念持有率为80%、健康行为拥有率75%均普遍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格化管理模式经本单位引进、消化、创新于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中,有效促进整个社区内慢性病防治在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的改变,是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新方法新途径.
作者:邓声海;梁丹雯;陈柳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我就诊的牙体牙髓患者126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为:适充组、欠充组和超充组,对比3组患者在根管治疗后的疼痛率.适充组疼痛者3例,欠充组疼痛患者12例,超充组疼痛者7例,对比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对比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法治疗牙体牙髓患者效果后,发现适充法治疗前牙 、后牙及前磨牙的效果优于另外两种方法,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温雪锋;肖玉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2014年铜鼓县留守儿童预防接种情况,提高其预防接种合格率.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农村7周岁儿童400名,根据监护人的不同分为留守儿童组与非留守儿童组,调查其预防接种情况,并对其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预防接种合格率,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1周岁内基础免疫接种合格率没有差异,留守儿童1~6岁加强免疫接种率70.10%、0~6岁全程免疫接种合格率64.22%,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的91.33%和90.31%(P<0.001);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非留守儿童监护人显著高于留守儿童监护人,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必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免疫规划知识健康教育,达到提高预防接种合格率的目的,确保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作者:戴勇群;杨红菊;刘江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l)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患者136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轻度组(13~15分,45例),中度组(9~12分,47例)和重度组(3~8分,44例);选择同期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伤后12h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四组血清UCH-L1及NSE的含量,分析其与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组患者血清UCH L1及NSE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组血清UCH L1及NSE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血清UCH-L1及NSE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r=-0.714,r=-0.752,P<0.01).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UCH L1及NSF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组织的损伤程度,血清UCH L1和NSF检测有助于判断损伤程度和预后.
作者:成毅;王光明;梁巧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以7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观察对象,共110条肢体,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高位结扎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与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完毕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比治疗的具体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2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10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CSS评分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位结扎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能够完全治愈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效果好、时间短等优点,并可显著改善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减少术后感染,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唐志国;周桂香;涂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静脉化疗的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顺铂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治疗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顺铂腹腔热灌注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多表现为骨髓移植,且毒副作用对于患者来说均可耐受.顺铂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且毒副作用较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唑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HP清除情况、疼痛缓解时间、临床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HP清除率为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小儿消化性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HP清除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玉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入住我站行双侧输卵管结扎的95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压力进行分析给予评分,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是计划生育中的绝育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极大,及时做好受术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早日康复.
作者:郭木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探讨了早产儿喂养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备临床实践参考.根据早产儿的临床表现,给予适宜的喂养途径及支持策略,可提高早产儿喂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聂娇;肖光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机对本院门诊检查以及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研究心血管病患者和非心血管病患者房颤及阵发性房颤的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房颤及阵发性房颤多发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且所占比例高的当属高血压患者,本次调查研究的100例患者中,有33例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女患者发生房颤以及阵发性房颤的几率高于心血管病男患者.3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血管病患者和非心血管病患者房颤及阵发性房颤的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患者的房颤及阵发性房颤的情况,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检查效率.
作者:高耀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对照组人群20例,测定其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8分)44例,分别于伤后的6、12、24、48、72h提取脑脊液标本,检测其S100b水平,同时连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比较伤后不同时间的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颅内压的相关性.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蛋白峰值发生在伤后第24h,各时间点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外伤后颅内压在也呈上升趋势,峰值发生在伤后48h,且伤后一段时间内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与颅内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伤后早期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与颅内压升高呈正相关,且脑脊液S100b蛋白升高峰值早于颅内压升高.
作者:涂杳然;刘小平;胡勇;牛凡;龚良国;陈热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我院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传统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9例,传统治疗组采用传统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治疗,对比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液量,差异较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发率、转移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差异较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乳房美容效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P<0.05).在乳腺癌的治疗上,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一鹏;邱炎平;林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42例肾结石患儿进行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监测术中肾盂压力,测定术前及术后尿微量白蛋白(尿Alb)及β2微球蛋白(尿β2-M).结果通过测定肾盂压力将患儿分为两组,肾盂内压力≥30mmHg,且累计时间≥10min的患儿为高压组,其余的患儿为低压组.高压组术后患肾尿蛋白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中肾盂压力升高会使患肾功能短暂性升高,且肾盂压力越高,肾功能损害越严重,检测并控制术中肾盂压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饶品德;刘俊芳;唐静;吴文波;丁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疑似鼻窦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6月~2014年10月,58例疑似鼻窦病变的患者均接受放射CT扫描检查,将58例疑似鼻窦病变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放射CT检查鼻窦病变者的诊断效果及鼻窦病变的CT表现.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窦病变的患者为46例,经放射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漏诊6例,CT诊断鼻窦病变的敏感度为86.96%,特异度为58.33%,准确性为81.03%,误诊率为41.67%,漏诊率为13.04%,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53.85%;鼻窦病变的CT表现主要为囊性肿块、窦腔浑浊、黏膜增厚、窦壁骨质破坏、软组织高密度影,可见液平面等.使用CT诊断鼻窦病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临床效果显著,且鼻窦病变在CT扫描中的表现较为典型,CT诊断可作为诊断鼻窦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力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择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MPR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对胃癌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结果MS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1,P>0.05).138例患者中有77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MSCT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4,P>0.05).本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有50例患者发生远处脏器转移,其中12例患者为肝转移,19例患者为腹膜转移,15例患者为大网膜转移,4例患者为胰转移.术前MSCT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转到完全符合.胃癌术前MSCT检查的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能够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聂志远;彭樾;詹桂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VC为2.80±1.01L,FEV1/预计值为46.90±8.49%,FEV1/FVC为59.13±11.83%,临床总有效率为94.37%,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孟鲁司特与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改善,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作者:官岚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