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毅;王光明;梁巧玲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共190个肿块,患者均应用弹性超声成像、钼靶X线以及二者联合检测方法进行病情诊断.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将这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得到每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对各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各效能为特异性85.9%、敏感性95.2%、准确性88.9%;钼靶X线各效能为特异性83.6%、敏感性85.7%、准确性84.7%;联合检测各效能为特异性92.2%、敏感性96.8%、准确性93.7%.弹性超声成像诊断乳腺癌临床价值优于钼靶X线,而二者联合使用则优于任何一种检测方法单用.
作者:杨少伟;黄春荣;谢丽玲;陈红兵;陈雅婷;揭纯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药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循环呼吸功能、不良反应以及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过程中的MAP、HR、SPO2、及RR都比麻醉前有所降低,但是与麻醉前没有明显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术中呛咳、屏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PONV、躁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出入镜次数、手术、麻醉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都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较好,苏醒期平稳,可在临床麻醉上广泛应用.
作者:杨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加植骨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加植骨进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4.4%(32/43),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74.4%(32/43),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0%(6/4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的方法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余培辉;温建强;麦明旭;张义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血气变化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变化情况为:PO2值为(85.23±14.38)mmHg、PaCO2值为(30.08±13.28)mmHg,PO2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PaCO2值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87.8%,观察组的满意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与重症呼吸衰竭时,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并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宇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l)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患者136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轻度组(13~15分,45例),中度组(9~12分,47例)和重度组(3~8分,44例);选择同期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伤后12h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四组血清UCH-L1及NSE的含量,分析其与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组患者血清UCH L1及NSE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组血清UCH L1及NSE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血清UCH-L1及NSE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r=-0.714,r=-0.752,P<0.01).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UCH L1及NSF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组织的损伤程度,血清UCH L1和NSF检测有助于判断损伤程度和预后.
作者:成毅;王光明;梁巧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78例初步诊断为外阴上皮内瘤变患者,于月经干净3~5d对患者涂抹冰醋酸溶液后进行阴道镜检查,以出现醋白上皮为异常,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学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阴道镜检查对外阴上皮内瘤变诊断的敏感度.78例患者阴道镜检查,67例为醋白上皮,8例为色素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普通型外阴上皮内瘤变52例,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26例;外阴出现醋白上皮诊断为外阴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为92.86%(65/70),特异性为75%(6/8),准确性为83.33%(65/78),假阳性率为7.14%(5/70),假阴性率为25%(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可疑的外阴上皮内瘤变患者通过外阴涂抹冰醋酸后行阴道镜检查,不仅可提高早期外阴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也可加强诊断的目的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作者:陈丽华;杨爱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提供肠外营养;研究组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但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糖、淀粉酶、天冬氨酸转化酶等生化指标,以及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糖、淀粉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天冬氨酸转化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更好的改善天冬氨酸转化酶水平,加速患者恢复,减少治疗费用,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建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机对本院门诊检查以及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研究心血管病患者和非心血管病患者房颤及阵发性房颤的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房颤及阵发性房颤多发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且所占比例高的当属高血压患者,本次调查研究的100例患者中,有33例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女患者发生房颤以及阵发性房颤的几率高于心血管病男患者.3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血管病患者和非心血管病患者房颤及阵发性房颤的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患者的房颤及阵发性房颤的情况,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检查效率.
作者:高耀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氮平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及药物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PANSS总分及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OL-100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阿立哌唑较氯氮平更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择50例单胎足月顺产初产妇、母婴分离,将产妇按分娩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产后康复仪联合改良手法按摩,常规挤奶,对照组常规护理、挤奶.观察2组产后第3d清晨空腹血催乳素水平、日挤奶量、乳房肿痛发生例数、及产后第42d母乳喂养例数,两组结果相比,0.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应用产后康复仪联合改良手法按摩,可改善因母婴分离导致的产妇缺乏新生儿频繁有效的吸吮刺激,从而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婷珍;娄颖;祝雪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唑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HP清除情况、疼痛缓解时间、临床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HP清除率为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小儿消化性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HP清除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玉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我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左卡组、麝香组及联合组各15例.常规组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左卡组在每次透析开始时静脉推注左卡尼丁1.0g;麝香组每天口服常规量麝香保心丸;联合组每日规律口服麝香保心丸,并于每次血液透析开始时静脉推注左卡尼丁1.0g;所有患者均接受30次血液透析.比较观察四组低血压发生率、平均动脉压、超滤量、内瘘闭塞发生率、KT/V值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7.33%,内瘘闭塞发生率为0.44%,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超滤量3006±143.76 ml,平均动脉压117.20±10.16,KT/V值1.36±0.86,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不良反应极少.左卡尼丁联合麝香保心丸临床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对预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效果显著,并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作者:李丹;冯爱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24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曾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淋巴瘤化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钠配伍0.9%氯化钠液,试验组采用泮托拉唑钠配伍木糖醇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平均用药时间及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7.5%,稍高于对照组8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用药时间稍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稍高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用药时间短,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尤其对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综合征者,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易永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50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经常规封闭、心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冷袋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与TDL评分分别为3.23±1.21、91.53±1.30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64±1.42分和82.53±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封闭、心理治疗基础上加冷袋外敷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良好.
作者:李汉福;陈家胜;肖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病人康复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芸;黄次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科共收治符合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的患儿102例.通过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包括急救措施、观察、住院环境的控制、各种治疗及护理操作、安全防护、健康宣教,患儿均取得满意效果.小儿高热惊厥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方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早期脑梗死患者52例,患者入院后6h内即进行CT扫描检查,以获取早期脑梗死的患者CT影像.52例脑梗死患者中20例患者为主动脉血管脑梗死,约占38.46%,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病例为15例,占28.85%.52例早期脑梗死患者37例表现出CT影像异常,阳性率达71.15%.主要异常状态包括主动脉密度增大,豆状核边界不清,岛皮质边界模糊,脑沟狭窄,脑回不对称,脑室挤压变形等,其中13例患者(25.00%)表现出豆状核边界不清异常状态,9例(17.31%)患者表现出主动脉密度增大异常.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密度增大、豆状核边界不清和岛皮质边界模糊.由于早期脑梗死的CT异常区域难以获取,需要临床医师认真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夏兰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115例,检测伤口深部分泌物的病原微生物分布,病情严重程度参照Wagner分级标准,感染程度参照感染程度分级,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程度的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 本组115例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中,2~3级52例,占45.22%,4~5级63例,占54.79%;轻度感染患者43例,占37.39%,中重度感染72例,占62.61%.单一感染(革兰阳性菌35例,占30.43%;革兰阴性菌31例,占26.96%;真菌6例,占5.22%),混合感染43例,占37.39%,共培养169株病原微生物,其中革兰阳性菌63株,占37.28%;革兰阴性菌89株,占52.66%;真菌17株,占10.06%.2~3级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混合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4~5级患者,轻度感染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混合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重度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类型主要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其次为真菌,三者混合感染加重了糖尿病足伴感染的病情程度,对于混合感染患者需加强抗感染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作者:萧君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