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康复仪联合改良手法按摩对母婴分离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

周婷珍;娄颖;祝雪琴

关键词:产后康复仪,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改良手法按摩
摘要:选择50例单胎足月顺产初产妇、母婴分离,将产妇按分娩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产后康复仪联合改良手法按摩,常规挤奶,对照组常规护理、挤奶.观察2组产后第3d清晨空腹血催乳素水平、日挤奶量、乳房肿痛发生例数、及产后第42d母乳喂养例数,两组结果相比,0.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应用产后康复仪联合改良手法按摩,可改善因母婴分离导致的产妇缺乏新生儿频繁有效的吸吮刺激,从而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儿内科患者耐药菌感染的监控及干预措施

    本研究就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儿内科住院患儿送检测标本中耐药菌感染160株进行研究分析,为耐药菌感染的控制与预防制定综合干预措施.160株耐药菌中大肠埃希氏菌81株(50.6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26.88%),肺炎克雷伯菌34株(21.25%),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2株(1.25%),未出现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见耐药菌在儿科中的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加强儿科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干预对患儿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淋巴瘤化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采取高压注射器进行CT血管造影的护理效果观察

    选取行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59例,试验组施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试验组并发症与副反应少于对照组,心率、呼吸、血压相对平稳,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注射器进行CT血管造影时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身状况,提高检查准确率,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研究

    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钠配伍0.9%氯化钠液,试验组采用泮托拉唑钠配伍木糖醇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平均用药时间及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7.5%,稍高于对照组8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用药时间稍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稍高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用药时间短,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尤其对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综合征者,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易永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比较

    抽选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椎管内麻醉,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开始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1.1±4.8min、术中出血量96.4±10.2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52.1±4.5min、术中出血量94.8±10.5ml,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9%,对比差异显著(P<0.05).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但椎管内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华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45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64例,女194例;轻型145例,中型206例,重型107例;脑血栓型168例,脑栓塞型214例,腔隙性型76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5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Hcy、FA、Vit B12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FA、Vit 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血清Hcy、FA、Vit 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脑卒中患者,FA、Vit B12水平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型脑卒中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栓塞型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脑血栓型、腔隙性型脑卒中患者,FA、Vit B12水平明显低于脑血栓型、腔隙性型脑卒中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脑卒中病情程度与疾病类型具有紧密的关系.

    作者:李荣;区腾飞;巫碧佳;李永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临床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施行胃癌手术护理.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停止输液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胃癌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还能够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余爱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半髋和全髋置换治疗老年GardenⅢ~Ⅳ股骨颈骨折的比较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分为半髋组42例和全髋组36例.半髋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Harris评分情况.结果全髋组患者Harris评分上略优于半髋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半髋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医疗费用优于全髋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差异不大,但半髋置换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对老年GardenⅢ~Ⅳ股骨颈骨折更为适合.

    作者:李颂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月经过多的疗效及对血清CA125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子宫腺肌症患者30例,全部患者月经结束后3~5d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宫内置入术.比较子宫腺肌症患者曼月乐放置前后月经量、痛经评分、子宫大小、血清癌抗原125(CA125)、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与雌二醇(E2)等水平的差异.曼月乐放置后6个月,子宫腺肌症患者月经量明显少于曼月乐放置前,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评分明显低于曼月乐放置前,曼月乐放置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曼月乐放置前后子宫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曼月乐放置后6个月,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CA125明显低于曼月乐放置前,曼月乐放置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曼月乐放置前后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月经过多的疗效显著,可能通过降低血清CA125水平,有效改善月经量与痛经症状,降低血清CA125水平,延缓疾病发展.

    作者:欧阳彦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乳腺癌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效果分析

    对我院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传统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9例,传统治疗组采用传统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治疗,对比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液量,差异较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发率、转移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差异较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乳房美容效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P<0.05).在乳腺癌的治疗上,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一鹏;邱炎平;林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DWI及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病变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DWI及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病变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5年1~10月在我院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的72例乳腺病变患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对DCE-MRI半定量参数信号增强比率(SER)、早期强化率(slope)以及DWI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SER、slope以及ADC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slope以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85、0.91,三者在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上的敏感性分别为87%、84%、92%,特异性分别为83%、68%、82%.结论 在乳腺病变临床诊断诊断上,DWI和动态增强MRI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DWI诊断效能相对较高.

    作者:崔甜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择取本院于2009年6月~2014年6月11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象.针对其不同营养方式分成两组.46例采取术后肠外营养治疗(设为对照组);剩余70例采用肠内营养(设为试验组).详细记录两组围术期各项机体指标,对比其不同营养方式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指标上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炎症反应低于肠外营养组.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加快其肠道功能的恢复,尽早恢复免疫功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付孝梅;吴宗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黄斑厚度OCT测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另选1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OCT测量.在临床上观察组患者表现弥漫性黄斑水肿、囊样黄斑水肿以及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的人数较多,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有视网膜渗出的患者人数也较多.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黄斑病变,患者视力下降是一个较强的信号,临床上还需进一步做好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OCT测量与检查.

    作者:谢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本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和耐药性研究

    对我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阳性菌株的构成比以及新生儿败血症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探究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和耐药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指导.结果经过对我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血培养,发现有76例病原菌呈阳性,阳性率为84.44%(76/90),有14例病原菌呈阴性,阴性率为15.56%(14/90);新生儿败血症对抗生素(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唑林等)的耐药率均在65%以上.阳性病原菌是新生儿败血症为突出的细菌形式,且新生儿败血症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具有普遍的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患儿的病原菌药敏结果,来选取佳、合理的抗生素进行临床治疗,有效的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不缝合皮下脂肪与缝合的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00例,其中200例为观察组,不缝合皮下脂肪;另外200例为对照组,用可吸收线缝合皮下脂肪.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用4-0可吸收线进行皮内缝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出血量.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切口感染0例,裂开1例;对照组切口感染5例,裂开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红肿及硬结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切口不缝合脂肪,可有效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减少切口感染,且术后患者切口美观平整,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邹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52例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早期脑梗死患者52例,患者入院后6h内即进行CT扫描检查,以获取早期脑梗死的患者CT影像.52例脑梗死患者中20例患者为主动脉血管脑梗死,约占38.46%,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病例为15例,占28.85%.52例早期脑梗死患者37例表现出CT影像异常,阳性率达71.15%.主要异常状态包括主动脉密度增大,豆状核边界不清,岛皮质边界模糊,脑沟狭窄,脑回不对称,脑室挤压变形等,其中13例患者(25.00%)表现出豆状核边界不清异常状态,9例(17.31%)患者表现出主动脉密度增大异常.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密度增大、豆状核边界不清和岛皮质边界模糊.由于早期脑梗死的CT异常区域难以获取,需要临床医师认真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夏兰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孟鲁司特与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VC为2.80±1.01L,FEV1/预计值为46.90±8.49%,FEV1/FVC为59.13±11.83%,临床总有效率为94.37%,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孟鲁司特与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改善,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作者:官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联合应用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应用钙剂和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降钙素治疗.治疗前、用药3个月后,应用双能量骨密度仪测量两组患者骨密度值;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3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未发生再骨折情况.治疗前两组骨密度、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增加骨密度,缓解机体疼痛感.

    作者:李延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在社区门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

    目的 分析在社区门诊中阿奇霉素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部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门诊常规对支气管炎的治疗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青霉素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临床效果、咳痰量、肺部杂音、体温、血液常规等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一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在肺部杂音、咳痰量上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三项血常规指数:中心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血沉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社区门诊治疗中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阿奇霉素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身体状况、加快恢复速度,应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叶文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早产胎膜早破感染监测和护理剖析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3例,B组实施常规预防感染护理,A组实施感染监测和护理.结果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分的例数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对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实施感染监测与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和婴儿存活率.

    作者:杨金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