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春
以7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观察对象,共110条肢体,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高位结扎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与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完毕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比治疗的具体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2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10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CSS评分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位结扎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能够完全治愈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效果好、时间短等优点,并可显著改善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减少术后感染,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唐志国;周桂香;涂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收集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展开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33例)和对照组(n=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4ml血融通注射液溶入静脉盐水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2.73%,治疗组不同时间段血肿吸收率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溢血合并脑梗塞患者给予血栓通治疗,有助于快速恢复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文松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炎并胃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7.92%,对照组Hp根除率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胃炎并胃溃疡时,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有效的根治Hp,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观宝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科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80例,且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观察研究对比,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华媚;邓伍秀;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择取本院50名经病理诊断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乳腺病灶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乳腺肿块内部血流状况等情况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将其结果就病理诊断结果予以对比分析.经诊断结果显示:88.0%的患者存在肿块形态不规则,80.0%的患者在体内回声不均匀,72.0%的患者纵横比>1,60.0%的患者后方回声衰减,23.0%的患者乳腺肿块伴有微钙化,3.0%的患者乳腺肿块外有一层包膜,16.0%的患者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84.0%患者乳腺癌肿块内或周边存在动脉血流信号,峰值流速20.5±7.0cm/s,RI为0.86~0.1.将上述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可知,超声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2.0%以上.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就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测,属临床准确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凤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头孢呋辛治疗,7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呋辛联合清开灵注射液能够有效的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廖龙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强化疼痛护理干预,采用VAS评分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并比较其护理效果.试验组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应用于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江美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探讨DWI及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病变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5年1~10月在我院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的72例乳腺病变患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对DCE-MRI半定量参数信号增强比率(SER)、早期强化率(slope)以及DWI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SER、slope以及ADC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slope以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85、0.91,三者在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上的敏感性分别为87%、84%、92%,特异性分别为83%、68%、82%.结论 在乳腺病变临床诊断诊断上,DWI和动态增强MRI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DWI诊断效能相对较高.
作者:崔甜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H7N9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设为内部参考,并分别设计特异性探针和引物,分析不同来源呼吸道病毒的特异性,并对四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和灵敏度进行评定.结果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和RNaseP检测灵敏度均为102copies/mL,特异性为99.7%,变异系数均低于2.20%,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为100%.利用四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H7N9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检测快速准确,对H7N9病毒感染者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莫尚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方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行麻醉诱导,喉罩行机械通气.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依据NTS调整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输注速度,对照组由麻醉医生根据患者心率、血压等临床体征和经验等调整输注速度.观察对比两组记录患者手术中用药情况,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术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驻留时间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采用Narcotrend检测可显着降低全身麻醉中麻醉药物使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驻留时间.
作者:黄其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疑似鼻窦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6月~2014年10月,58例疑似鼻窦病变的患者均接受放射CT扫描检查,将58例疑似鼻窦病变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放射CT检查鼻窦病变者的诊断效果及鼻窦病变的CT表现.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窦病变的患者为46例,经放射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漏诊6例,CT诊断鼻窦病变的敏感度为86.96%,特异度为58.33%,准确性为81.03%,误诊率为41.67%,漏诊率为13.04%,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53.85%;鼻窦病变的CT表现主要为囊性肿块、窦腔浑浊、黏膜增厚、窦壁骨质破坏、软组织高密度影,可见液平面等.使用CT诊断鼻窦病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临床效果显著,且鼻窦病变在CT扫描中的表现较为典型,CT诊断可作为诊断鼻窦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力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另选1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OCT测量.在临床上观察组患者表现弥漫性黄斑水肿、囊样黄斑水肿以及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的人数较多,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有视网膜渗出的患者人数也较多.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黄斑病变,患者视力下降是一个较强的信号,临床上还需进一步做好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OCT测量与检查.
作者:谢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我院收治的70例腹股沟斜疝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无张力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以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均出现并发症,但试验组的并发症人数要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复发率(8.6%)要高于试验组(2.9%).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上,无张力腹膜前间隙修补术要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血压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标准之一,其测量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间接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对病情的观察,判断,处理和预防.血压测量是执行得不准确的检查项目之一,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受测者因素,测量者因素,测量的工具和测量方式因素及时间环境因素.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按照规范的方法认真进行血压的测量,以此减少高低血压的误诊和漏诊.
作者:淦芳华;杨勤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病人康复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芸;黄次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00例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紧张度、恐惧度、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实施,但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采用手术室人员对术前患儿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儿配合依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彭阳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58例交通性脑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所有患儿均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对照组应用固定压分流管治疗,研究组应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率.研究组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R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儿应用可调压分流管,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率,可推广.
作者:高麟;谢丽萍;麻晓融;董宇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不孕不育妇女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10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妇女采集生殖道分泌物,并进行支原体培养,对阳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并比较两组妇女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物敏感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呈现耐药性有所差异,解脲脲支原体(Uu)主要是以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阿奇霉素耐药;尽管研究组中的人型支原体(Mh)、Uu+Mh的感染发生率较低,但其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阿奇霉素耐药均较强.支原体感染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以Uu为主,耐药性较高,可以作为不孕不育妇女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曾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115例,检测伤口深部分泌物的病原微生物分布,病情严重程度参照Wagner分级标准,感染程度参照感染程度分级,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程度的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 本组115例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中,2~3级52例,占45.22%,4~5级63例,占54.79%;轻度感染患者43例,占37.39%,中重度感染72例,占62.61%.单一感染(革兰阳性菌35例,占30.43%;革兰阴性菌31例,占26.96%;真菌6例,占5.22%),混合感染43例,占37.39%,共培养169株病原微生物,其中革兰阳性菌63株,占37.28%;革兰阴性菌89株,占52.66%;真菌17株,占10.06%.2~3级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混合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4~5级患者,轻度感染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混合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重度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类型主要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其次为真菌,三者混合感染加重了糖尿病足伴感染的病情程度,对于混合感染患者需加强抗感染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作者:萧君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护理工作管理中应用中医护理信息平台,按中医护理管理要求,针对护理人员信息、业务信息、教学及继续教育信息、科研信息、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物资管理信息编制软件,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上运行.并调查中医护理信息平台实施前后护理工时时间以及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中医护理信息平台后,护理工作的工时显著降低且护士满意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经对比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中医护理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应用,能有效的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吴云梅;蔡美英;熊秋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