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程丽华

关键词:风险管理, 产房, 安全管理
摘要:选取2015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产妇风险事件发生率、风险因素认知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分别为4.6%、93.8%、1.5%、95.4%,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风险因素认知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2.3%、60.0%、7.7%、78.5%,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柔润保湿霜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慢性湿疹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行复方氟米松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柔润保湿霜治疗.观察两组疗效、EAS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低于研究组的95.7%,EASI评分均高于研究组,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7.9%)高于研究组(10.9%),有统计学意义(P<0.05).柔润保湿霜和复方氟米松联合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显著.

    作者:高永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采取高压注射器进行CT血管造影的护理效果观察

    选取行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59例,试验组施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试验组并发症与副反应少于对照组,心率、呼吸、血压相对平稳,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注射器进行CT血管造影时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身状况,提高检查准确率,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拉米夫定与胸腺肽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使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对治疗后研究对象的疗效,安全性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比较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晓晴;文小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评价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96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物品完好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缺陷发生率、质量评分、物品的完好情况、护理合格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急诊内科护理,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护理工作的水平提高非常有利,同时可消除护理的风险,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乐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临床价值及漏诊因素分析

    将6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归为观察组,并将其按心电图诊断结果分为正确组和漏诊组.将50例非心肌梗死者归为对照组.计算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并进行漏诊因素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65.45%、80.00%、76.19%.漏诊率与年龄、性别无关系,与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数有关.冠状动脉支数在2条及以上时,漏诊率达40.32%,与单支病变漏诊率(6.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电图诊断特异性较高,但准确性和敏感性低,漏诊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作者:于双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表柔比星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比较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n=39)和小剂量组(n=35)分别行100mg/m2和75mg/m2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剂量组患者有效率为82.05%(32/39),小剂量组为74.29%(26/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骨髓抑制Ⅱ级和心肌损害Ⅱ级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P<0.05).表柔比星剂量增加并不能提高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且能增加毒副反应发生.

    作者:胡爱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颅脑损伤患者UCH-L1和NSE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l)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患者136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轻度组(13~15分,45例),中度组(9~12分,47例)和重度组(3~8分,44例);选择同期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伤后12h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四组血清UCH-L1及NSE的含量,分析其与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组患者血清UCH L1及NSE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组血清UCH L1及NSE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血清UCH-L1及NSE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r=-0.714,r=-0.752,P<0.01).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UCH L1及NSF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组织的损伤程度,血清UCH L1和NSF检测有助于判断损伤程度和预后.

    作者:成毅;王光明;梁巧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降低前置胎盘孕妇便秘发生率的护理干预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产科住院部前置胎盘孕妇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宣传、饮食指导、活动干预、心理干预、药物干预、行为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及孕周等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孕妇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研究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便秘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美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二氧化碳激光结合调Q Nd:YAG脉冲激光治疗色素痣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7例色素痣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患者采用CO2激光结合调Q Nd:YAG脉冲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CO2激光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次数、治愈时间、疗效及瘢痕出现情况.结果试验组平均治愈时间23.4±5.6d,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痊愈率为67.35%,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轻、中重度瘢痕出现率分别为30.61%和2.04%,均低于对照组(P<0.05).CO2激光结合调Q Nd:YAG脉冲激光治疗色素痣可提高疗效,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李健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产后康复仪联合改良手法按摩对母婴分离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

    选择50例单胎足月顺产初产妇、母婴分离,将产妇按分娩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产后康复仪联合改良手法按摩,常规挤奶,对照组常规护理、挤奶.观察2组产后第3d清晨空腹血催乳素水平、日挤奶量、乳房肿痛发生例数、及产后第42d母乳喂养例数,两组结果相比,0.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应用产后康复仪联合改良手法按摩,可改善因母婴分离导致的产妇缺乏新生儿频繁有效的吸吮刺激,从而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婷珍;娄颖;祝雪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临床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施行胃癌手术护理.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停止输液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胃癌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还能够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余爱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用于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中的效果评价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242例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1例,对照组产妇仅给予常规复诊,未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采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孕妇的SAS评分、血压以及脉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孕妇的紧张、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心率,可应用推广.

    作者:孙美好;邓雪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研究组给予减压融合内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滑脱程度.研究组手术后的JOA评分为20.53±3.27分,而对照组手术后的JOA评分为21.21±4.51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的优良率为80.00%,与对照组的为79.1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的腰痛、腿痛VAS评分以及滑脱程度分别为2.46±1.13、2.32±1.08和12.54±4.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4±1.56、3.96±1.67和16.57±6.02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在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疗效确切,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何启荣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甲钴胺治疗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选取我院100例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的抗抑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血浆中Hcy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水平为23.4±6.65μmol/L,明显高于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12.7±4.25μmol/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的得分为147.2±21.5,明显高于治疗后的得分125.8±21.7,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而对照组总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利用甲钴胺治疗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卒中后抑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患者的精神状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作者:李尚坤;余恒旺;崔美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10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科共收治符合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的患儿102例.通过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包括急救措施、观察、住院环境的控制、各种治疗及护理操作、安全防护、健康宣教,患儿均取得满意效果.小儿高热惊厥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方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不同口径的胸腔引流管在气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对比不同口径胸腔引流管在治疗气胸时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5例气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大口径组、中口径组与小口径组各55例.分别使用大、中、小管径的引流管.对三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小口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大口径组,中口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大口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口径组患者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大、中口径组,中口径组患者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大口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口径组患者堵管率明显高于中、大口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口径组患者皮下气肿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中、大口径组患者,中口径组患者皮下气肿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口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口径引流管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减少皮下气肿、疼痛等并发症,使用小口径引流管做引流是一种较优的引流方式.

    作者:陈子忠;李伟雄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髋臼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髋臼骨折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护理等.56例患者均得到痊愈,没有1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做好髋臼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适时的指导功能锻炼,对髋臼骨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术后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丽云;熊小菊;田烨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淋巴瘤化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本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和耐药性研究

    对我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阳性菌株的构成比以及新生儿败血症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探究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和耐药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指导.结果经过对我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血培养,发现有76例病原菌呈阳性,阳性率为84.44%(76/90),有14例病原菌呈阴性,阴性率为15.56%(14/90);新生儿败血症对抗生素(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唑林等)的耐药率均在65%以上.阳性病原菌是新生儿败血症为突出的细菌形式,且新生儿败血症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具有普遍的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患儿的病原菌药敏结果,来选取佳、合理的抗生素进行临床治疗,有效的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将符合标准的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患者肿胀、疼痛、功能活动.结果两组患者肿胀、疼痛、功能活动,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运用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恢复效果明显.

    作者:田烨;徐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