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炳旺;叶正辉;王小勇;吴石萍;龙瑞发;何林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唑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HP清除情况、疼痛缓解时间、临床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HP清除率为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小儿消化性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HP清除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玉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尿毒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浆蛋白、红细胞比容增加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增加为31.4±5.7%,高于对照组的25.2±4.1%;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为98.9±14.5g/L,高于对照组的81.2±12.9g/L;观察组治疗后贫血改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比容,改善贫血,值得临床应用并大力推广.
作者:邹进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科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80例,且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观察研究对比,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华媚;邓伍秀;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依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外耳道正常率、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均表现出明显优异性(P<0.05).采用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外耳道正常率高、并发症发生几率低,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晏跃辉;杜雯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2014年铜鼓县留守儿童预防接种情况,提高其预防接种合格率.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农村7周岁儿童400名,根据监护人的不同分为留守儿童组与非留守儿童组,调查其预防接种情况,并对其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预防接种合格率,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1周岁内基础免疫接种合格率没有差异,留守儿童1~6岁加强免疫接种率70.10%、0~6岁全程免疫接种合格率64.22%,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的91.33%和90.31%(P<0.001);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非留守儿童监护人显著高于留守儿童监护人,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必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免疫规划知识健康教育,达到提高预防接种合格率的目的,确保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作者:戴勇群;杨红菊;刘江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n=39)和小剂量组(n=35)分别行100mg/m2和75mg/m2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剂量组患者有效率为82.05%(32/39),小剂量组为74.29%(26/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骨髓抑制Ⅱ级和心肌损害Ⅱ级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P<0.05).表柔比星剂量增加并不能提高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且能增加毒副反应发生.
作者:胡爱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静脉化疗的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顺铂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治疗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顺铂腹腔热灌注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多表现为骨髓移植,且毒副作用对于患者来说均可耐受.顺铂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且毒副作用较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我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阳性菌株的构成比以及新生儿败血症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探究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和耐药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指导.结果经过对我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血培养,发现有76例病原菌呈阳性,阳性率为84.44%(76/90),有14例病原菌呈阴性,阴性率为15.56%(14/90);新生儿败血症对抗生素(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唑林等)的耐药率均在65%以上.阳性病原菌是新生儿败血症为突出的细菌形式,且新生儿败血症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具有普遍的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患儿的病原菌药敏结果,来选取佳、合理的抗生素进行临床治疗,有效的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FS-LASIK的双眼近视患者35例,年龄18~30岁,术前等校球镜-5.72±2.05,散光0~-3.00D D,佳矫正视力≥1.0,将近视患者分成-1.00D~-5.75D中低度近视、≧-6.00D高度近视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w、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进行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灵敏度、调节近点、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受试者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同一时间不同组别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屈光组正相对性调节、调节灵敏度、调节近点术后1w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恢复,1个月升至术前水平,3个月稳定甚至高于术前水平;不同屈光组手术前后各时期负相对调节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FS-LASIK术后1w,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较术前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减轻,术后1个月时较术后1周明显减轻,3个月与术前无差异.FS-LASIK术后患者近距离工作时调节需求增加,视觉质量下降近距离工作疲劳与术后调节状态改变有关.
作者:廖晓捷;鲍锡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脑科脑卒中患者1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体位护理;观察组(58例)采用心理护理联合体位护理.护理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D、SAS、SDS与ADL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联合体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其有助于减轻心理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黄传芝;薛木连;陈建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头孢曲松-头孢克洛序贯疗法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头孢曲松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的人均总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头孢曲松-头孢克洛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顿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口服羟考酮控释片(OHCT)治疗顽固性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癌痛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n=47)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OHCT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吗啡日均剂量、阵痛后VAS评分、治疗费用、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吗啡日均剂量、治疗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镇痛后VAS评分以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自控镇痛与OHCT均能有效治疗顽固性癌痛,两者治疗费用相当,但静脉自控镇痛疗效优于O-HCT,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更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国炼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颈部康复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379;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颈部康复操训练来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减少患者的疾病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洪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另选1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OCT测量.在临床上观察组患者表现弥漫性黄斑水肿、囊样黄斑水肿以及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的人数较多,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有视网膜渗出的患者人数也较多.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黄斑病变,患者视力下降是一个较强的信号,临床上还需进一步做好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OCT测量与检查.
作者:谢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4.29%)与对照组患者(71.43%)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胡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收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的妇女1080例,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及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白带常规异常255例(23.61%),血常规异常67例(6.20%),尿常规异常231例(21.39%).尿常规异常率低于2014、2013年(P<0.05).不同时间白带常规、血常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球菌阳性率0.46%,沙眼衣原体阳性率2.41%,2013、2014、2015年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加强对计划怀孕妇女优生优育方面的健康教育,对生殖系统有异常的计划怀孕妇女应提供相应的指导,使其积极进行治疗.
作者:谢运锋;周玉瑜;赖冬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VC为2.80±1.01L,FEV1/预计值为46.90±8.49%,FEV1/FVC为59.13±11.83%,临床总有效率为94.37%,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孟鲁司特与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改善,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作者:官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强化疼痛护理干预,采用VAS评分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并比较其护理效果.试验组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应用于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江美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方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行麻醉诱导,喉罩行机械通气.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依据NTS调整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输注速度,对照组由麻醉医生根据患者心率、血压等临床体征和经验等调整输注速度.观察对比两组记录患者手术中用药情况,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术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驻留时间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采用Narcotrend检测可显着降低全身麻醉中麻醉药物使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驻留时间.
作者:黄其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比对照组高(75.0%),且症状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基于常规治疗加用顺尔宁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症状表现缓解时间短,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向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