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吴春华;邵纪满;徐硕;张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宫颈癌患者75例作为A组,宫颈良性病变患者72例作为B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C组,采用乳胶颗粒免疫浊度分析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水平,采用免疫浊度分析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A组血浆D-D、FIB水平均明显高于B、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浆APTT、TT、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组宫颈癌血浆D-D、FIB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宫颈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组与Ⅲ~Ⅳ期组宫颈癌血浆APTT、TT、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改变,监测血浆D-D、FIB水平变化有助于为宫颈癌病情程度与临床分期的评估提供指导意义.
作者:曾涛;欧阳惠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3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服用硫酸亚铁0.3g加维生素C 0.2g常规治疗,试验组服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将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指标及贫血程度情况进行比较,并比较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试验组的无贫血情况(55.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33%,42(300)例患者的SF、RBC与Hb指标均有所好转,但试验组的好转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7%,三项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孕妇服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相比于常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减轻了贫血的程度与症状,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刘惠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炎并胃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7.92%,对照组Hp根除率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胃炎并胃溃疡时,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有效的根治Hp,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观宝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生存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手术的彻底性、术后复发率以及患者生存率方面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度小、安全可靠性高、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俊晓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择取本院50名经病理诊断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乳腺病灶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乳腺肿块内部血流状况等情况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将其结果就病理诊断结果予以对比分析.经诊断结果显示:88.0%的患者存在肿块形态不规则,80.0%的患者在体内回声不均匀,72.0%的患者纵横比>1,60.0%的患者后方回声衰减,23.0%的患者乳腺肿块伴有微钙化,3.0%的患者乳腺肿块外有一层包膜,16.0%的患者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84.0%患者乳腺癌肿块内或周边存在动脉血流信号,峰值流速20.5±7.0cm/s,RI为0.86~0.1.将上述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可知,超声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2.0%以上.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就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测,属临床准确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凤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00例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紧张度、恐惧度、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实施,但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采用手术室人员对术前患儿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儿配合依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彭阳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GO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15.1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脱水剂的使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且并发症较小.
作者:付生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强化疼痛护理干预,采用VAS评分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并比较其护理效果.试验组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应用于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江美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阿立哌唑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为单一药物治疗,氨磺必利组口服给予氨磺必利片,阿立哌唑口服给予阿立哌唑片.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糖、血清C-肽、血清中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氨磺必利组、阿立哌唑组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TC、TG、apoB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ApoA1、血清C-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血清C-肽TC、TG、ApoA1及apoB水平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片、阿立哌唑片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影响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胡建高;朱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88例患者,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一次性抽血6ml,分别置入3支无抗凝剂的清洁干燥试管内送检,分别在收到标本即刻、采血后2h和采血后3h进行标本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血液标本放置3h后与标本即刻检测和采血后2h的检测结果比较,Glu检测结果明显降低,而Cl-的检测结果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N、Cr、K+、Na+、ALT、TBIL和DBIL检测结果变化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检测结果存在影响,应合理安排检测项目的顺序,对待检标本妥善保存.
作者:樊应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3例,B组实施常规预防感染护理,A组实施感染监测和护理.结果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分的例数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对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实施感染监测与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和婴儿存活率.
作者:杨金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100例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的抗抑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血浆中Hcy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水平为23.4±6.65μmol/L,明显高于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12.7±4.25μmol/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的得分为147.2±21.5,明显高于治疗后的得分125.8±21.7,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而对照组总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利用甲钴胺治疗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卒中后抑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患者的精神状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作者:李尚坤;余恒旺;崔美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择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MPR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对胃癌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结果MS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1,P>0.05).138例患者中有77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MSCT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4,P>0.05).本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有50例患者发生远处脏器转移,其中12例患者为肝转移,19例患者为腹膜转移,15例患者为大网膜转移,4例患者为胰转移.术前MSCT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转到完全符合.胃癌术前MSCT检查的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能够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聂志远;彭樾;詹桂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血气变化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变化情况为:PO2值为(85.23±14.38)mmHg、PaCO2值为(30.08±13.28)mmHg,PO2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PaCO2值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87.8%,观察组的满意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与重症呼吸衰竭时,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并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宇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回顾性总结了保守治疗的62例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血HCG水平变化.62例患者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HCG的监测下,56例宫外孕行保守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0%(56/62),6例失败立行手术治疗,失败率为10%(6/62).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HCG是目前对宫外孕保守治疗有指导价值的手段.
作者:刘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9例妊娠糖尿病病人的病例进行归纳总结.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胎儿健康明显改善.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产后并发症,确保母婴将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颈部康复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379;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颈部康复操训练来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减少患者的疾病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洪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在社区门诊中阿奇霉素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部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门诊常规对支气管炎的治疗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青霉素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临床效果、咳痰量、肺部杂音、体温、血液常规等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一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在肺部杂音、咳痰量上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三项血常规指数:中心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血沉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社区门诊治疗中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阿奇霉素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身体状况、加快恢复速度,应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叶文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按照GB/T 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和GB/T 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和公共用品用具(如茶具、毛巾、卧具、理发和美容工具等)分别进行监测,并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GB9663~9673-1996卫生标准分别进行评价.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总的合格率为88.63%,其中理发美容场所空气质量合格率高,为98.15%.各监测指标中,风速合格率高为100.00%;噪声和温度的合格率偏低,分别为77.15%和75.46%.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总合格率为81.61%.其中,文化娱乐场所的公共用品合格率低,为67.24%;不同类别公共用品用具中,杯具合格率低,仅为71.38%.不同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监管.
作者:殷海荣;詹斌秉;张丽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来我院儿保科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微量元素缺乏的儿童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采用双盲对照研究法,其中观察组给予微量元素制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对比观察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平均身高和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儿童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锌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上对儿童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可有效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改善儿童钙铁锌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周利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