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

萧君明

关键词:糖尿病足, 感染, 病原微生物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115例,检测伤口深部分泌物的病原微生物分布,病情严重程度参照Wagner分级标准,感染程度参照感染程度分级,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程度的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 本组115例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中,2~3级52例,占45.22%,4~5级63例,占54.79%;轻度感染患者43例,占37.39%,中重度感染72例,占62.61%.单一感染(革兰阳性菌35例,占30.43%;革兰阴性菌31例,占26.96%;真菌6例,占5.22%),混合感染43例,占37.39%,共培养169株病原微生物,其中革兰阳性菌63株,占37.28%;革兰阴性菌89株,占52.66%;真菌17株,占10.06%.2~3级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混合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4~5级患者,轻度感染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混合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重度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类型主要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其次为真菌,三者混合感染加重了糖尿病足伴感染的病情程度,对于混合感染患者需加强抗感染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观察

    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指标对比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接受系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巩固,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社区1080例孕前优生检查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收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的妇女1080例,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及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白带常规异常255例(23.61%),血常规异常67例(6.20%),尿常规异常231例(21.39%).尿常规异常率低于2014、2013年(P<0.05).不同时间白带常规、血常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球菌阳性率0.46%,沙眼衣原体阳性率2.41%,2013、2014、2015年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加强对计划怀孕妇女优生优育方面的健康教育,对生殖系统有异常的计划怀孕妇女应提供相应的指导,使其积极进行治疗.

    作者:谢运锋;周玉瑜;赖冬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血管病破裂出血形成颅内血肿急性期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选取60例因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的颅内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30例.早期组于病发24h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晚期组于病发24h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2周后,晚期组生存率为86.67%,早期组生存率为90.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两组接受治疗前欧洲卒中神经缺失标准量表评分(ES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2周后,早期组ESS评分高于晚期组,NIHSS评分低于晚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两组2周治疗时间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血管破裂出血后颅内血肿急性期早期接受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红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DIC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脓毒症合并DIC患儿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儿普通肝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两组患儿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其中研究组患儿治疗时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给予新生儿脓毒症并DIC患儿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减轻体内的炎症,有利于患儿各项指标的恢复,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何志萍;吴雅娟;郑素仪;李翠霞;吕庆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高位胆道恶性梗阻30例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高位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采取单侧或双侧穿刺入路,置入支架,观察其手术效果,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共置入支架49枚,其中12例患者为置入单侧支架,18例患者为置入双侧支架,均无大出血、胆汁瘘等并发症出现.较治疗前相比,30例高位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TB、DB、ALT、AKP水平明显降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高位胆道恶性梗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体会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强化疼痛护理干预,采用VAS评分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并比较其护理效果.试验组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应用于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江美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小儿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肾盂压力的变化对患肾肾功能的影响

    对42例肾结石患儿进行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监测术中肾盂压力,测定术前及术后尿微量白蛋白(尿Alb)及β2微球蛋白(尿β2-M).结果通过测定肾盂压力将患儿分为两组,肾盂内压力≥30mmHg,且累计时间≥10min的患儿为高压组,其余的患儿为低压组.高压组术后患肾尿蛋白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中肾盂压力升高会使患肾功能短暂性升高,且肾盂压力越高,肾功能损害越严重,检测并控制术中肾盂压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饶品德;刘俊芳;唐静;吴文波;丁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社区健康教育网格化模式对老年人高血压防治作用观察

    2012年6月开始通过在林和街内5万居民进行调查问卷,组建12个健康教育网格化团队,建立网格管理平台,抽取1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进行普通健康教育,观察组80例患者进行网格化模式健康教育.研究数据截止于2013年12月,以居委区域为网格单元,对老年人高血压建档人群健康进行干预和信息管理.目标人群KABP问卷调查以评价本工作模式的近期作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网格化教育后,高血压知晓率为83.3%、治疗率为72.2%、管理率为72.5%、信念持有率为80%、健康行为拥有率75%均普遍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格化管理模式经本单位引进、消化、创新于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中,有效促进整个社区内慢性病防治在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的改变,是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新方法新途径.

    作者:邓声海;梁丹雯;陈柳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多层螺旋CT在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后血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实施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共72例,本组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肝脏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结合各个患者扫描结果的不同将其肿瘤组织血液供应分为不同类型,针对不同供血类型患者的比例进行统计并与患者手术前实际比例进行对比.结果患者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后门静脉供血比例相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对比差异显著(P<0.05).多层螺旋CT在肝癌肝动脉关注栓塞后血供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反映患者肿瘤内非坏死低密度区的血液供应情况,对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发良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左卡尼丁联合麝香保心丸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左卡组、麝香组及联合组各15例.常规组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左卡组在每次透析开始时静脉推注左卡尼丁1.0g;麝香组每天口服常规量麝香保心丸;联合组每日规律口服麝香保心丸,并于每次血液透析开始时静脉推注左卡尼丁1.0g;所有患者均接受30次血液透析.比较观察四组低血压发生率、平均动脉压、超滤量、内瘘闭塞发生率、KT/V值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7.33%,内瘘闭塞发生率为0.44%,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超滤量3006±143.76 ml,平均动脉压117.20±10.16,KT/V值1.36±0.86,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不良反应极少.左卡尼丁联合麝香保心丸临床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对预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效果显著,并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作者:李丹;冯爱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评价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96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物品完好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缺陷发生率、质量评分、物品的完好情况、护理合格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急诊内科护理,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护理工作的水平提高非常有利,同时可消除护理的风险,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乐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甲钴胺治疗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选取我院100例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的抗抑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血浆中Hcy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水平为23.4±6.65μmol/L,明显高于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12.7±4.25μmol/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的得分为147.2±21.5,明显高于治疗后的得分125.8±21.7,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而对照组总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利用甲钴胺治疗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卒中后抑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患者的精神状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作者:李尚坤;余恒旺;崔美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氮平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及药物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PANSS总分及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OL-100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阿立哌唑较氯氮平更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及耐药性分析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不孕不育妇女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10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妇女采集生殖道分泌物,并进行支原体培养,对阳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并比较两组妇女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物敏感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呈现耐药性有所差异,解脲脲支原体(Uu)主要是以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阿奇霉素耐药;尽管研究组中的人型支原体(Mh)、Uu+Mh的感染发生率较低,但其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阿奇霉素耐药均较强.支原体感染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以Uu为主,耐药性较高,可以作为不孕不育妇女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曾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头孢呋辛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头孢呋辛治疗,7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呋辛联合清开灵注射液能够有效的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廖龙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45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64例,女194例;轻型145例,中型206例,重型107例;脑血栓型168例,脑栓塞型214例,腔隙性型76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5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Hcy、FA、Vit B12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FA、Vit 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血清Hcy、FA、Vit 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脑卒中患者,FA、Vit B12水平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型脑卒中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栓塞型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脑血栓型、腔隙性型脑卒中患者,FA、Vit B12水平明显低于脑血栓型、腔隙性型脑卒中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脑卒中病情程度与疾病类型具有紧密的关系.

    作者:李荣;区腾飞;巫碧佳;李永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无疼治疗中的作用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我就诊的牙体牙髓患者126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为:适充组、欠充组和超充组,对比3组患者在根管治疗后的疼痛率.适充组疼痛者3例,欠充组疼痛患者12例,超充组疼痛者7例,对比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对比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法治疗牙体牙髓患者效果后,发现适充法治疗前牙 、后牙及前磨牙的效果优于另外两种方法,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温雪锋;肖玉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表柔比星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比较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n=39)和小剂量组(n=35)分别行100mg/m2和75mg/m2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剂量组患者有效率为82.05%(32/39),小剂量组为74.29%(26/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骨髓抑制Ⅱ级和心肌损害Ⅱ级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P<0.05).表柔比星剂量增加并不能提高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且能增加毒副反应发生.

    作者:胡爱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延伸护理对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96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延伸护理模型,对截瘫患者出院计划依从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进行干预.观察组对出院计划的依从性;ADL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延伸护理可提高患者对出院计划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ADL能力,从而改善截瘫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次入院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作者:周玉妹;张小妹;符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早期增强CT扫描对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诊断分析

    选取60例发病12h内入院的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梗死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CT扫描,分析CT检查结果及分型、表现.结果60例患者发病1~2d行头颅CT平扫发现3例出血转化,对余下57例患者行增强CT扫描检查诊断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15例,行增强CT扫描患者1周内复查CT平扫发现出血性转化21例,增强CT扫描预测准确率为71.43%(15/21);21例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中边缘型7例(33.3%),中心型5例(23.8%),混合型9例(42.9%).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患者行早期增强CT扫描预测准确率高,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李军;吴春华;邵纪满;徐硕;张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