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

李敏仪

关键词:艾灸, 穴位敷贴,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满意度为98.18%,参照组满意度为78.1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究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于我院确诊的35例E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分析不同突变类型患者血常规指标和血栓发生风险的差异.结果 35例ET患者共检出JAK2突变20例,CALR突变10例,MPL突变1例以及三阴性突变4例.不同突变状态下患者的Hb、WBC和Neu水平间无明显差异(P>0.05);JAK2突变患者的Plt水平明显高于CALR突变和三阴性患者(P<0.05).JAK2突变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为非JAK2突变患者的3.121倍(HR=3.121,95%CI:1.082~7.682,P=0.028).结论 不同基因突变的ET患者临床特点间存在差异;JAK2突变的ET患者血栓发生风险明显高于非JAK2突变.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亚低温疗法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情况及预后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134例行骨瓣减压术的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变化情况,比较其CVS发生情况及预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估结果差异.结果 术后5 d、7 d及14 d时,观察组VMC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时,观察组CVS发生率及1型CVS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预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亚低温疗法用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可以降低CVS发生风险、减轻CVS严重程度及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作者:徐规化;张鹏远;王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有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行胃肠减压期间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讨论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行胃肠减压期间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本实验共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肠功能障碍性胃肠减压期间的新生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均n=45).将传统常规护理操作和舒适护理分别应用于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相关指标数据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引流通畅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更高、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更低(P<0.05).结论胃肠功能障碍行胃肠减压期间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治疗不适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并且达到预期引流效果,有利于其身体恢复,在临床中应用有价值.

    作者:邱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对早期梅毒患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对早期梅毒患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拟诊早期梅毒患者124例,经病理检查确诊梅毒102例,正常22例,均行TPPA与快速血浆反应测定(RPR).统计TPPA、RPR检查结果,比较TPPA、RPR对早期梅毒患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124例拟诊早期梅毒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阳性102例,阴性22例;TPPA诊断准确率86.29%(107/124)高于RPR62.10%(77/1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PA诊断敏感性89.22%(91/102)高于RPR66.67%(68/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PA诊断特异性72.73%(16/22)高于RPR40.91%(9/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诊断早期梅毒,可明显提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有助于梅毒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干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干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5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母婴结局、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术后感染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母婴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景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单号设为对照组(n=45),双号设为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CD4+、CD4+/CD8+升高幅度和CD8+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IgM、IgA、IgG水平上升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炎琥宁可以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疗效,增强患儿免疫功能.

    作者:屈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针内关、合谷穴对全麻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Ramsay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内关、合谷穴对全麻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Ramsay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拟择期实施全麻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药物全麻,研究组麻醉诱导前电刺激30min,手术结束缝皮时继续采用电刺激400~800次/min至拔除气管插管,比较2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术后30 min、术后2 h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2 h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恶心及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内关、合谷穴可有效缩短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维持术后12h内Ramsay评分处于合理范围,降低恶心及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杨伯梅;罗树风;罗碧霞;刘丽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硬化合并肝肿瘤患者不规则肝切除术后再手术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导致肝硬化合并肝肿瘤患者行不规则肝切除术后再手术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外科行不规则性肝切除术的152例肝硬化合并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再次手术,分为再手术组和非再手术组.分析患者再手术情况及相关临床参数,行Logistic回归分析再手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肝硬化合并肝肿瘤患者,再手术率为13.2%(20/152).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切口裂开6例,腹腔出血10例;腹腔感染4例,其中合并胆瘘1例.再手术组术前ALB水平低于非再手术组,术前合并有糖尿病、术中出血量水平及术中血浆输入量均高于非再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有糖尿病、ALB水平<35 g/L以及术中出血量≥500 mL者与行不规则肝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 术前合并有糖尿病、ALB水平<35 g/L以及术中出血量≥500 mL者是行不规则肝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林树俊;吕宝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通脉法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HCY和APN表 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联素(AP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自拟活血化瘀通脉方进行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心电图变化,并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浆HCY和APN的水平.结果 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P<0.05),血浆HCY和APN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活血化瘀通脉的中药汤剂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浆HCY,升高APN,控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显著提高该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美红;雍苏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膏方制作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在中医传统药理指导下配伍及熬制的中药饮片称之为中药膏方,临床上慢性疾病的治疗一般采用中药膏方进行治疗,中药膏方作为中医药一种常见剂型,主要作用为治疗预防、营养滋补,本研究主要对中药膏方的制作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以此促进中药膏方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严建雄;郭梨花;严冰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我院治疗食管癌76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胸内吻合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d视觉数字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1d VA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4/38)较对照组31.58%(12/3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可减少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毛恺;丁肖华;毛宇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糖尿病建档教育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运用效果

    目的 探讨糖尿病建档教育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市三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60例,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应用建档教育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研究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TC、TG等一般代谢指标变化中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建档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小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观察一次性口咽通气管在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过程中应用一次性口咽通气管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讨论分析.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危重病人88例,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院前急救.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n=44),将开放气道方法和一次性口咽通气方法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急救中,将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比较分析.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血氧饱和度指标均更高、气道置入时间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更好.结论 危重病人在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应用一次性口咽通气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情况,缩短通气置管时间,实现快速通气,这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芳英;李瑜;苏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AQP1在肺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的研究

    目的 检测在临床切除的肺腺癌标本中AQP1的表达和分布,及肺腺癌患者血清中AQP1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1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分布,酶联免疫试验法检测血清中AQP1水平.结果AQP1在正常肺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散在表达,AQP1在肺腺癌的组织中不仅表达于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而且表达于肿瘤细胞膜上、细胞浆内;对照组血清AQP1水平为(24.52±3.83)ng/mL,肺腺癌患血清AQP1水平为(77.04±16.4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1可能与肺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王春玲;牛文斌;李爽;徐意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丙型肝炎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丙型肝炎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疑似丙型肝炎患者174例,经临床证实,162例确诊为丙型肝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阳性检出情况,对比ELISA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记录ELISA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抗体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阳性检出率92.53%(161/174)高于ELISA法84.48%(14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敏感度96.30%(156/162)、诊断准确率93.68%(163/174)均明显高于ELISA法86.42%(140/162)、83.33%(145/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抗3E抗体阳性检出率、抗GP210抗体阳性检出率、抗SP100抗体阳性检出率、抗AMA-M2抗体阳性检出率、抗PML抗体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诊断丙型肝炎阳性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军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补肾活血方联合针灸老年痴呆疗效及对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针灸老年痴呆疗效及对血清SOD、MDA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确诊老年痴呆的8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联合补肾活血方及针灸,比较两组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运动功能(ADL评分)改善情况及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评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及BSSD评分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SOD升高,MDA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26/40),观察组87.80%(36/41)(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联合针灸老年痴呆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认知及生活能力,改善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家茂;杨万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温经通络散熨烫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温经通络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经通络方进行局部热奄包治疗,对照组采用染色绵包进行热奄包治疗,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膝关节炎严重指数(ISOA)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VAS、ISOA评分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温经通络方对膝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的缓解疼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昆;唐箫;覃植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与慢性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慢性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都有关联,然而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病之间的关系则尚未确立.方法 选取2013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在本院治疗的10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没有、轻度、一般以及严重四种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这些类别患者中的慢性肾病机率.结果 严重的慢性牙周炎有超过26%同时患有肾病,一般慢性牙周炎患者有超过32%以上同时患有肾病,没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仅有22%的患有肾病.结论 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与慢性肾病具有显着相关性,有效的牙周治疗可能会降低系统性发炎的状况,而使慢性肾脏病患发生并发症的机率降低.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对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的晚期早产儿采用不同分娩方式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新生儿科符合标准的患儿共105例,根据其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择期剖宫产组(ECS)45例和阴道分娩组60例.比较胎儿及孕妇基本资料,并比较两组间呼吸系统疾病及RDS发生率,分析患儿的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及其预后.结果 ECS组新生儿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共20例(44.4%),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发生呼吸系统疾病13例(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孕周、不同分娩方式的早产儿总发病率、RDS发生率、TTN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在相同胎龄晚期早产儿,阴道分娩组住院时间、NICU入住率、CPAP通气使用率等方面均低于E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S与阴道分娩相比,ECS会增加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及预后不良.因此,临床需要尽量减少ECS,对减少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玉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丹参川芎嗪配合依达拉奉和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血清IL-6、MMP9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丹参川芎嗪配合依达拉奉和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疗效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IL-6、MMP9、血管狭窄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13.33%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MMP9、血管狭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配合依达拉奉和常规西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减轻脑损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跃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