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观察

林良才

关键词: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
摘要:按就诊时间将我院收治的64例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给予A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给予B组患者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A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B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A组患者出现4例不良反应者,不良反应率为12.5%,B组患者出现1例头晕者,不良反应率为3.13%。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A组(P<0.05)。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效果确切,可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湿疹纳米乳膏治疗60例慢性局限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7月我院慢性局限性湿疹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接受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B组接受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湿疹纳米乳膏治疗。连续治疗2w,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湿疹纳米乳膏治疗慢性局限性湿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宇;吴槐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剂量倍他乐克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1病例报告患者龚某,男,67岁,因“发现血压高2年,心悸头晕半天”于2012年11月8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因颜面浮肿就诊医院发现血压高,血压高为170/100mmHg,当时未行特殊诊治,院外自行口服“尼莫地平”,血压控制不佳,遂于近半年来加服“卡托普利12.5~25mg,1次/d”治疗,自诉血压控制尚可,但具体数据不详,平素活动无乏力、心悸及胸闷胸痛。入院前1d 晚无诱因出现心悸心慌感,自行口服倍他乐克12.5mg后安静入睡,晨起后仍感心悸,再次口服倍他乐克12.5mg无效,且伴活动时头晕头昏、乏力,无黑曚晕厥、汗出及胸闷胸痛,为求诊治就诊我院,门诊查心电图示“窦缓,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遂收住院。平素患者体健,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吸烟20支/d×30余年。入院体检:T36.5℃,P38bpm,R18bpm,BP100/60mmHg,神志清,精神欠佳,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未及肿大,颈动脉区未闻及杂音,颈静脉无充盈,肝颈返流征(-),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界稍扩大,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阴性。入院查ECG:窦性心动过缓,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NTproBNP 1158pg/ml;血分析、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正常。

    作者:王臣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184例区域麻醉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依托咪酯组和咪唑安定组,依托咪酯组应用依托咪酯进行辅助麻醉,咪唑安定组应用咪唑安定进行辅助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药物应用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两组用药前MAP、HR、SpO2无统计学差异,依托咪酯组药物应用前后MAP、HR、SpO2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咪唑安定组MAP、HR、SpO2在应用前后出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依托咪酯辅助麻醉具有较高安全性,不会导致呼吸与循环出现较高抑制性,临床应用更广泛。

    作者:邢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按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和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体征改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常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呼气末正压通气防治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呼气末正压通气防治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早期使用机械通气治疗,予PEEP 4~6cmH2O;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情况、血气分析、生命体征及胸片等变化。结果治疗组NPE发生率与2周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予呼气末正压通气可降低NPE发生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廖铁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60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率上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和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不良反应率相当,但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更佳,易于推广。

    作者:胡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向心性穿刺法预防新动静脉内瘘引起皮下血肿的探讨

    目的:探讨向心性动静脉内瘘穿刺法预防新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引起内瘘皮下血肿的效果。方法选择九江市中医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使用新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向心性穿刺法)和对照组(采用离心性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使用新动静脉内瘘发生皮下血肿的机率。结果使用新动静脉内瘘采用向心性穿刺法内瘘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离心性穿刺法。结论向心性穿刺法能够降低新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引起皮下血肿的发生率。

    作者:徐桃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结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结肠癌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情况、情感情况、功能情况、公共板块及附加关注等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中西医结合对于结肠癌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救治研究进展

    由于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的大量增长以及糖尿病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差、血糖控制达标率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已成为临床急诊科的常见病。临床上本病以发病急、病情危重、进展迅速为特点,其治疗应以消除诱因、扩容、补充小剂量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为主。本文整理了目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进展,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做一综述。

    作者:刘宝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30例痛经的疗效观察

    选取2007年7月~2012年7月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学生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当归四逆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显著优越性,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更好。

    作者:滕红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纳美芬联合阿拓莫兰治疗24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美芬和阿拓莫兰治疗,比较两组意识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意识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美芬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意识清醒时间,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吴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霉酚酸酯治疗39例Ⅳ型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观察

    78例Ⅳ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分为A和B组各39例。 A组应用霉酚酸酯治疗,B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比照两组疗效及尿蛋白、尿红细胞缓解率。结果A组其完全缓解率为51.28%,显著高于B组的30.77%;尿蛋白缓解率41.03%,显著高于B组的28.21%;A组尿红细胞计数好转≥50%比率为82.05%,显著高于B组的53.85%。 IV型LN应用霉酚酸酯进行治疗比应用CTX方案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胡攸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2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8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1)。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可促进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早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款强;张文勇;黄子波;李观庆;罗宇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硫辛酸治疗4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硫辛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针刺样痛、刀割样痛、灼烧感、麻木进行SYDEY TRIAL TS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对比分析疗效,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针刺样痛、刀割样痛、灼烧感、麻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21.1250,P=0.0000);两组患者依从性良好,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地清除多种自由基,保护患者的各种细胞及血管内皮,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马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104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5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即在早期恢复血液再灌注的同时清除了自由基,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观察

    按就诊时间将我院收治的64例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给予A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给予B组患者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A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B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A组患者出现4例不良反应者,不良反应率为12.5%,B组患者出现1例头晕者,不良反应率为3.13%。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A组(P<0.05)。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效果确切,可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良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40例急性发热患儿退热的效果观察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再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退热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给药后各时间点体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给药后两组患者给药60min后体温和给药后90min体温均优于治疗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60min后体温和给药后90min体温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为9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发热退热效果优越,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84例,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及术中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临床上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张立丰;马保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维脑路通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抽取7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维脑路通实施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疏血通联合维脑路通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应用疏血通联合维脑路通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左自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硫糖铝联用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2012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硫糖铝联用黄连素和单纯黄连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2.7%,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期间,出现3例大便干结,1例便秘,经对症治疗,均康复出院。硫糖铝联用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可作为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理想方法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吴书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