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α-1b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40例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分析

许东华;杨秀丽

关键词:干扰素α-1b, 六味五灵片, 慢性乙肝, 疗效, 分析
摘要: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六味五灵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应答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应答率为27.50%,观察组应答率为47.50%,两组应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α-1b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较佳,应答率较高,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将60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及益生菌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效果优于单用柳氮磺吡啶。

    作者:张小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

    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方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药进行治疗能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后不会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齐生;郭美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7月的10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吸氧治疗、电解质平衡治疗的等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添加药物(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过程中,以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基础,结合药物(盐酸纳洛酮)治疗对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瑞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5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达英-35治疗,治疗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用药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LH、T均低于治疗前,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疗效显著,改善各项激素水平,提高提高排卵率与妊娠率,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郭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72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辨证治疗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偏头痛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正天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临床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作者:邓小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给予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8.6%,两组患者具有较大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黄志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炎对奥硝唑敏感性的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8月收治的100例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炎患者,并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厌氧菌培养,观察并记录接受奥硝唑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将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奥硝唑治疗后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厌氧菌比例显著下降,菌株清除率较高。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炎对奥硝唑的敏感性较好,奥硝唑能有效杀灭厌氧菌株,对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伶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恩替卡韦治疗耐阿德福韦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耐阿德福韦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0.5mg,1次/d,连续治疗1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HBVDNA、ALT及AST水平,统计HBeAg阴转率。本组86例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肝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HBeAg的阴转率为77.9%,HBVDNA、ALT及AST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是有效的,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给予甲硝唑缓释药膜和碘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复发率为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复发率为28.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祝玉华;王正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探讨

    选择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70例单一用药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常规治疗;70例联合用药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多虑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人数、治愈人数、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随访三个月,联合用药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优于单一用药组。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多虑平与卡马西平联用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促进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潘治斌;王文萍;王士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疼痛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患者27例,采用卡马西林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对照组有患者27例,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运用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起效较快,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任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麻醉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将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的60例重症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1.0mg/(kg·d)甲泼尼龙联合麻醉呼吸机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3.5mg/(kgod)甲泼尼龙联合麻醉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后肺啰音、呼吸困难、气道痉挛、紫绀情况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麻醉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枫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壶给缩宫素治疗5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将10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壶给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产妇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322.41±55.09ml,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80.01±32.90ml(P<0.05)。小壶给缩宫素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宫颈注射治疗方法,应在临床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勤仙;罗秋莲;罗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计划生育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行计划生育手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估,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术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能有效减少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招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分娩期护理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的100例分娩孕妇进行研究分析。将100例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孕妇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以及孕妇满意率。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满意情况较高,对照组孕妇满意程度较普通。舒适护理在分娩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极佳,可以显著提高孕妇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绞窄性肠梗阻应用奥曲肽联合红霉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实施奥曲肽联合红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奥曲肽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胃肠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奥曲肽联合红霉素治疗非绞窄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恢复时间快,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刘平;谢小华;赵在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门脉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B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8%,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对门脉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正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门诊换药室患者晕厥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2月门诊换药室的患者36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92例和对照组175例,研究组采用预见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有1例患者出现的晕厥,发生率为0.52%,对照组有8例出现晕厥,发生率为4.6%,两组患者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门诊换药室的患者采用预见性的护理,能够较大的减少出现晕厥的情况。

    作者:肖桂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耳鼻喉门诊病人心理特点分析与心理护理分析探讨

    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耳鼻喉门诊病人患者200例(排除心理疾病,耳聋,智力障碍,恶性肿瘤者),其中中耳科患者90例、喉科50例、鼻科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观察组接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接受专业心理护理后,可提升患者的接受度。对就诊者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与干预,可有效减轻就诊时患者焦虑的负面心理,从而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理性面对自身疾病。有利于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恢复,降低死亡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