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良;余羿淳;黄炜强;梁泽军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患病例数及有效率无差异性(P>0.05),而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出1.78%;病理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等指标上无差异性(P>0.05);失眠、焦虑、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轻度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乃建;戴望娣;钟云川;李天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自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接受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变化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心理状态均有了显著优越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状态,更有助于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祖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157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行彩超引导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及精心护理。结果14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2.36%,12例需要手术。彩超引导下温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其操作简便易行且成功率高,操作简便、直观、安全无辐射,费用较低。了解此类患儿的病情特点,加强临床观察,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做好复位前、复位中及复位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郭最云;邱良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5岁以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3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4.19%),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可显著改善5岁以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明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隐裂牙采用两种根管治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早期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分次根管治疗,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周疼痛发生率及术后一年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一周疼痛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一年成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分次根管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一次根管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正红;祝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1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和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对比术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长短和产妇疼痛情况等。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和疼痛程度方面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产妇(P<0.05)。舒适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收治的妊娠期并发子宫肌瘤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行剖宫产,其中发生术后感染33例,占11.0%,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33例患者的术后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经统计分析,33例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与术前是否贫血、阴道镜检查的次数及手术时间有密切关系,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妊娠期并发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尤其是对存在术后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预防,并且一旦感染应积极对症治疗。
作者:贺丽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治疗组患儿分两次氧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日3~5mg,给予对照组患儿等量单次静滴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用药后的喘憋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对照组喘憋缓解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长于治疗组,同时对照组有14例不良反应发生,而治疗组只有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00%)明显高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相当,小剂量分次氧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进行治疗后患儿的喘憋缓解时间和住院天数均较短,不良反应小。
作者:万蔚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将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痛经程度评分和盆腔包块大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给予中西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疼经,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我院内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74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并基于此基础,给予观察组服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观察组共有35例获得治愈,总有效率为94.6%,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29例(7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内科重症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实现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作者:杨海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4月来我院接受外感发热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药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解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药浴治疗法可有效的提高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可明显加快患儿的解热时间,对于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毛梅;陈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将74例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并注射部位有硬法,疼痛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注射胰岛素后进行湿热敷,治疗组在热敷的基础上加中西药消肿止痛贴治疗,两组均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明显优于对照组(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使用中西药消肿止痛贴疗效显著,此法安全舒适,易被患者接受,再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都乐意接受。
作者:周华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服用常规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短,两组患儿整体体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能够可有效地控制患儿病情,缩短手足口病的病程。
作者:杜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研究螺旋CT检查肺炎性假瘤的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按照自愿的原则,对收治的70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等诊断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估CT 诊断与X线平片的临床效果。70例患者中,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5.71%,较X线平片高出10%,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67例患者被螺旋CT明确诊断了影像学类型、位置及肿块形状。螺旋CT对肺炎性假瘤诊断有一定的误诊率,但是整体诊断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书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及探究。选取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妇58例,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治疗,试验组应用复方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孕妇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RBC)主要身体指标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经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清铁蛋白(S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其每一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黄瑾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行普胸外科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空白组、术前组、术后组、常规组各40例,盐酸氨溴索应用分别为不使用、术前、术后及围手术期使用,对比相关指标。常规组肺不张、肺部并发、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发生率分别为7.55%、2.50%、17.50%、5.00%、2.50%,优于其它三组;常规组PaO2、PcO2、HCO3-分别为73.2±10.1mmHg、35.2±2.8mmHg、24.1±2.0mmol/L,优于其它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病例。于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抑制肺部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陈建成;梁忠诚;梁雄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治疗ACI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2次/d,静滴;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150PAN加入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滴;14d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两组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效1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无效6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75.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效果,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进行探讨。选取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误服小儿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而试验组则加强小儿中毒后的护理,结合其体征进行全面的护理,并对其家长等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正确护理小儿。观察两组小儿护理后的健康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治愈后的所有患儿,发现试验组治愈2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治愈率也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后的护理应加强对小儿基本生命体症,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的监督,并注重洗胃、用药等护理,同时对小儿监护人进行一定的教育。小儿误服后的护理对小儿的康复有一定的作用,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作者:甘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观察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高,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熊娟;林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脑血栓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及脑脊液压力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压力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能够显著改善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压升高和脑脊液压力升高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卜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