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胃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应用体会

徐爱玉;李颖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 胃肠外科手术, 胃肠功能
摘要:将80例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100mg与按摩、艾灸中脘、气海穴位,情志疏导等一系列的中医护理措施;分别于1,3,5,7d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患者的肛门排气的时间,以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可降低胃肠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的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45例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各项血脂指标的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用于冠心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威;余小平;罗菲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精细化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在我科优质护理服务病区实施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工作内容与流程优化、排班模式、安全管理、呼吸专科护理、优质服务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病区整体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等的差异。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病区整体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有明显增加,而书写护理文书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质量。

    作者:卞来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支气管扩张症应用噻托溴铵吸入疗法的临床研究

    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4月确诊并收治的12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应用常规抗炎及化痰治疗,头胞哌酮舒巴坦钠2.0g兑入2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氨溴索注射液30mg兑入2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在此基础上应用噻托溴铵吸入疗法,18μg/次,1次/d。4w为1疗程。比照所有患者治疗前后1s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值、大通气量(MVV)、6分钟步行距离(6MVD)及BODE指数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FVC、FEV1(%)、FEV1/FVC有所回升,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MVV(%)、6MVD(m)及BODE指数在治疗后改善显著(P<0.05)。支气管扩张症应用噻托溴铵吸入疗法可有效改善肺通气、恢复肺功能、使患者正常生活能力得到一定恢复。

    作者:钮英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EF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NP、LVSD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显效率(86.90%)远远高于对照组(52.3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庆财;梁红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匹多莫德治疗哮喘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哮喘反复发作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患者的74.42%相比,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IgG、IgA和IgM抗体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G、IgA 和IgM 抗体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的,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gG、IgA和IgM抗体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匹多莫德在治疗哮喘反复发作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谢家洪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患者,采用随机序号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3个月后再对其进行促排卵治疗,对照组不应用药物预处理而直接促排卵,在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体内激素的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后LH、FSH、LH/FSH、睾酮及胰岛素水平分别为5.9±1.3U/L、6.1±2.7U/L、1.2±0.2、34.6±8.6ng/ml、8.1±3.3mIU/L,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卵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而言,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后再对其进行促排卵,能有效调节病人体内激素水平,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且妊娠率有升高趋势,流产率有降低趋势,故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颜晓红;林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创新点。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我院眼科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3例106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并且在术后观察两组佳矫正视力,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前房深度、眼压、房角宽度、并发症等情况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状况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视力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前房深度、眼压、房角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无论是在前房深度和眼压的状况,还是房角宽度的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的各项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瞳孔散大、虹膜萎缩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组术后视网膜脱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存在视网膜脱落的情况。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比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疗效更好,对于佳矫正视力的恢复很有帮助,并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宫俊芳;李玉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将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服药2w后比较两组疗效差别。结果对照组28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4.3%;观察组28例患者,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输尿管结石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何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子宫异常出血宫腔镜检查的临床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将其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期间加强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会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2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通过应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及毒副反应观察,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对入组晚期胃癌患者28例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评估临床疗效及护理作用。28例患者总体有效率为42.8%,其中CR1例,PR12例。常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肝损害、口腔黏膜炎等。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针对性地做好相关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作者:张华丽;陈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肠道菌群检测评价扶正培本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研究肠道菌群检测在评价扶正培本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选择84例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于饭前服用扶正培本中药结合肠溃宁半个月;对照组则在饭前服用传统药物。对比两组疗效及肠道菌群变化。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78.57%(33/42),优良率为90.48(38/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76%(23/41)和73.81%(3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0.05)。且观察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扶正培本中药结合肠溃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治疗时间。肠道菌群检测对疗效评价可靠有据,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雪红;叶伟杰;樊云秀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服药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治疗总效率为6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观察组治疗总效率为91.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略微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作者:王清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超声造影快速诊断肝癌出血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快速诊断肝癌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60例,共60个病灶,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和影像特征。结果60例患者中行常规超声观察到34个病灶,超声造影观察到52个病灶。超声造影对荷瘤血管、出血点及病灶边界的显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P<0.05)。超声造影诊断肝癌出血后30min不同程度活动性出血的腹腔积液量、肝周积液量均大于出血即刻相应的量(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观察到肝癌出血的直接征象,并可以根据腹腔、肝周积液量的变化和造影剂外溢特征评估出血的程度,为临床实现床旁及急救现场快速诊断肝癌破裂出血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刘玮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常规用药组,常规用药组使用厄贝沙坦片,联合用药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骨化三醇胶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肾功能、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用药组,肾功能、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水平优于常规用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患者肾功能、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水平更高。

    作者:邹云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舒适化护理减轻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探讨舒适化护理减轻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将86例进行静脉穿刺针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静脉穿刺针留置,观察组进行舒适化护理,主要包括舒适穿刺环境、葡萄糖口服、吸允及舒适化体位。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穿刺时的NIPS评分为(2.84±0.49分vs4.81±0.82分),穿刺5min时NIPS评分为(1.31±0.41分 vs 3.20±0.50分,P<0.05),观察组出现穿刺针导管尖端异位1例,对照组为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机械性静脉发生率为10.0%vs0%,差异显著(P<0.05)。舒适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刁淑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随机选取60例置管PICC后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分组观察。改进后的健康教育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改进后的PICC健康教育方法能有效地防止导管移位、脱出、感染、堵塞、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袁银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脑转移瘤伽玛刀配合全脑放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伽玛刀配合全脑放疗在脑转移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伽玛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脑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3个月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较对照组的74.20%有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3个月死亡率仅为3.23%,较对照组的12.90%有明显下降。上述两项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结果未见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伽玛刀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不仅能明显改善疗效,还可降低死亡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燕昆;刘启勇;赵喆;许建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潜阳培元饮改善原发性早泄患者性生活质量临床研究

    收集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早泄门诊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服用左洛复50 mg,每日1次;治疗组22例,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潜阳培元饮,观察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时间、患者性生活满意评分、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31.25%(10/3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4/32)。潜阳培元饮联合舍曲林可以显著延长早泄患者的射精潜伏期,改善其性功能评分,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治疗早泄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姚文亮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大黄蛰虫丸配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74例胰腺癌血瘀证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大黄蛰虫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和病灶大小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2%(9/3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4/37),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内皮四项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胰腺癌血瘀证患者采用大黄蛰虫丸配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方法能显著降低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足月胎膜早破破膜时间长短与分娩结局的关系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的破膜时间长短与其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足月PRO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破膜至产程发动时间间隔短于12h的孕妇列为A组,共纳入83例孕妇;将其中破膜至产程发动时间间隔达到或超过12h的孕妇列为B组,共纳入47例孕妇。对两组孕妇的阴道产率、剖宫产率及原因、产后24h出血量、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肺炎发病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B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A组(χ2=7.915,P<0.05),A组中因头盆不称和胎儿窘迫原因行剖宫产术分娩的孕妇比例显著高于B组(χ2=4.506、3.965,P<0.05);两组孕妇产后24h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5、1.017,P>0.05),而B组孕妇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χ2=6.036,P<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肺炎发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3、0.164,χ2=0.011,P>0.05)。结论较长的破膜时间可导致足月PROM产妇的剖宫产率上升,头盆不称和胎儿窘迫是其主要原因,此类孕妇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也会出现上升,临床医生应尽早采取积极主动的处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作者:唐靖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