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洪;顾晓桃
目的 分析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总结在我院进行肝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患者56例资料,按照给予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恢复的试验组30例和常规肠内营养恢复的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治疗后统计预后营养指数和治疗有效率,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预后营养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疗效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该类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邱清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42例隐性梅毒患者血清分别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梅毒特异性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TP-IgM-WR).42例初诊隐性梅毒患者血清中,36例TP-IgM-WB阳性.正规驱毒治疗后3、6个月复查:TRUST阴转率分别为7.14%、26.19%; TP-IgM-WB阴转率分别为33.33%、59.52%.在随访中,TP-IgM-WB阴转率均高于TRUST.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是梅毒感染早期产生的抗体,可初步推断隐性梅毒患者的病程并判断其传染性,有助于隐性梅毒患者的血清学随访.
作者:周姝;黄必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将3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传统治疗加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奥扎格雷钠对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传统治疗加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方式比单独采用奥扎格雷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要好.治疗后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表现上可以发现,30例患者TCD检测显示:频谱形态异常23例(76.67%)、音频异常14例(46.67%)、流速异常16例(53.33%)、脉动指数异常15例(50%).采用传统治疗加上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来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未引起并发症,治愈率较高.
作者:张常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收治老年内科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单纯药物治疗28例,药物加辅助院外指导治疗44例.对后一次复查时的血常规、心肌酶谱、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监测、心电图、1年中心绞痛发生的次数、末一次两组患者所能耐受步行的远距离、1年中的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两组间1年内死亡率、心衰发生率、疼痛次数、能耐受步行远距离、后一次检查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心肌酶谱、血常规等指标以及1年中心衰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合理的院外指导能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衰发生率及死亡率,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64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超声刀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2011年6月~2012年6月由江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收治前庭大腺脓肿患者50例,给予金黄膏与玉露膏外用.50例患者中,治愈40例(80%);好转10例(20%);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金黄膏及玉露膏外敷配合穿刺引流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万晨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寻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能否运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方法 对出生24h以内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取其动脉血样,静置离心后去血清进行动脉血乳酸水平分析.研究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相关.结论 动脉血乳酸的测定标本稳定性更高,容易测定,结果敏感并且准确.因此,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程度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袁安辉;刘迪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应用小剂量输液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05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小剂量输液(≤2000ml/d),对照组应用常规输液法,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病死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第ld失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2、3、4d观察组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13.4%;对照组死亡11例,死亡率为36.7%.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8.24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小剂量输液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减少继发性出血和致死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济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收治的14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少,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郎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抗反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阳性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母婴阻断接受HAART的HIV阳性孕妇107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在广州市某医院产科HIV阴性孕妇135例为对照组.对孕妇的肝功能、血常规、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接受HAART治疗时间不同分为HAART治疗1组(<12w)、2组(12~36w)及3组(≥36w),比较相关指标在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别.结果 研究组的WBC均数为7.39±2.20×109/L、RBC均数为3.08±0.49× 1012/L、Hb均数为101.87±12.75g/L、GLB均数为30.68±4.86g/L、空腹Glu均数为4.15±0.91 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AST升高等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29,P<0.05);PLT、TBil、ALT等级、TG、TC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接受HAART时间对研究组再分3组,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2组比较,WBC、R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3组比较,RBC、Hb、G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比较,Hb、G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是否感染肝炎病毒对所有观察案例进行分组,感染组与非感染者比较,肝功能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3.51,P<0.01).结论 短期应用HAART药物对HIV阳性孕妇是安全的,在营养和肝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接受HAART<12w的HIV阳性孕妇应注意监测血常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对症处理.
作者:陈劲峰;郭文卫;钟活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起病12h内)56例,每天40mg静脉点滴,7d为1疗程,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每天10mg,连续7d作对照.结果注射用灯盏花素组总有效率为89.3%,尼莫地平注射液组为9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与尼莫地平注射液的疗效相近,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毅华;林斌;付秀华;陈小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初产妇的情况和特点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观察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产程明显要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指标以及新生儿的窒息率、Apgar评分均明显要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缩短产程,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杨美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择经阴道顺产初产妇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合理的饮食干预,对两组产妇的泌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泌乳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
作者:林雅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对川崎病患儿口服阿司匹林和静脉输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用药护理,观察不良反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临床护理措施.16例口服阿司匹林的患儿,经用药治疗与临床护理,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静脉输注射丙种球蛋白的患儿,发生皮疹2例,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加强川崎病患儿的用药治疗与临床护理,提高患儿疾病治愈率.
作者:鲁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取116名小儿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组痊愈49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7%;对照组痊愈25例,好转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6%.对于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比纯西医疗法有效果更佳.
作者:马维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将我科82例高龄骨科病例根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按单双数平均分成两组各41例,一组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制定功能锻炼康复计划以及出院指导等,为试验组;一组实施常规骨科护理,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康复的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归纳出高龄骨科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效果评估,无论从体重、情绪、对骨折康复知识的了解还是从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角度上来说,对照组都明显高于试验组,且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秀丽;龚俊仙;沈艳丽;吴惠芳;胡金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62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与西医组各31例,中西结合组给予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通窍方熏吸治疗,西医组给予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中西结合组31例经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通窍方熏吸治疗,显效22例(70.97%),有效8例(25.81%),无效1例(3.23%),总有效率96.77%;西医组经单纯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显效11例(35.48%),有效16例(51.61%),无效4例(12.90%),总有效率87.10%.中西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组单纯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联合通窍方熏吸综合中西医治疗优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池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将在我院就诊的60例耳鸣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加以心理辅导治疗,治疗组除给予中医辨证论治加以心理辅导治疗外还要配合针刺加脉冲治疗.结果经一系列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原发性耳鸣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47<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辨证论治配合针刺治疗耳鸣对耳鸣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疗效,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楚丽;彭树文;苏宗海;肖树朋;钟丽芳;郭淑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慢性盆腔炎患者114例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53例与治疗组6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4.91%,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1.80%,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方面痊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配合西医抗炎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更好,治愈率高.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EBN)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程度、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我院住院治疗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利于促进骨折部位有效的愈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雯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