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鸣在神经内科诊治的发展与研究

朱爱琴;蒋萍

关键词:耳鸣, 神经内科, 治疗
摘要:检索、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耳鸣诊断、治疗方面的有关文献资料,神经内科耳鸣患者的病因较复杂,发病机制多处于学说阶段,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综合治疗方法或可以显著改善耳鸣患者临床症状.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纯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中总有效46例,占93.88%;对照组中总有效39例,占79.59%.研究组的治疗时间为7.6±1.5d,对照组为9.3±2.2d.研究组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12例.两组各结果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输卵管妊娠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大范围使用.

    作者:李艳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ET/CT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PET/CT工作原理,从放射性药物的选择、设备因素、患者本身、医疗实践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因素.

    作者:曹磊;涂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起病12h内)56例,每天40mg静脉点滴,7d为1疗程,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每天10mg,连续7d作对照.结果注射用灯盏花素组总有效率为89.3%,尼莫地平注射液组为9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与尼莫地平注射液的疗效相近,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毅华;林斌;付秀华;陈小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150例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治疗组改用瑞格列奈2mg,tid,联合二甲双胍0.5g,tid;对照组在原来应用磺脲类降糖药基础上加二甲双胍0.5g,tid,共12w,评价两组疗效有无差别.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BG、PG2h、HbA1c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

    作者:梁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立止血,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Hb、PLT、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 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29%,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管液中Hb和PL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康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银杏叶制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栓素(TXB2)及前列环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老人血栓素(TXB2)及前列环素(6-keto-PGF1A)水平,并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其影响.结果 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老人比较TXB2明显升高,前列环素水平明显降低,应用银杏叶制剂后老年冠心病患者TXB2显著下降,前列环素水平显著上升.结论 银杏叶制剂能抑制血栓素的释放,刺激前列环素的合成,从而调节血栓素与前列环素的失衡.

    作者:姜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以期提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选取45例非高龄的同样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者间的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结果 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术前主要是患者的合并症,术中是手术时间和出血、输血情况,术后主要是脏器衰竭等方面的风险.结论 高龄患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时并发症高,临床要综合采取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性,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刘汉江;唐中尧;茶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龄骨科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将我科82例高龄骨科病例根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按单双数平均分成两组各41例,一组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制定功能锻炼康复计划以及出院指导等,为试验组;一组实施常规骨科护理,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康复的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归纳出高龄骨科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效果评估,无论从体重、情绪、对骨折康复知识的了解还是从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角度上来说,对照组都明显高于试验组,且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秀丽;龚俊仙;沈艳丽;吴惠芳;胡金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休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1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明显提高(x2-9.243,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2)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喘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3)观察组患者见口干1例,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症状,经暂停用药后消失.结论 临床应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理想,可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四光;平广豫;凌淑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52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经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均愈合,根据肩关节功能的评价标准,优28例,良16例,可4例,差4例,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周雄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方法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效果对比及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两种方法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8例难治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泵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静脉持续泵入治疗难治性心衰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常亮;申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治疗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期间是否保留肋间神经,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的治疗方式;观察组26例,采用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肤感觉异常发生情况和癌症复发状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上臂皮肤异常,治疗3个月后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均未恢复,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明显的减少患者术后皮肤感觉异常,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恶性肿瘤的复发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启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改良包皮环切术43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优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进行包皮环切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包皮环切手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包皮环切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出血、血肿、水肿的情况以及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40例,显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30例,显效1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69.77%.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9.15±3.3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量6.02±1.06ml;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8.45±2.5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量14.01±2.85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较传统包皮环切手术时间长,但术后整形效果较好.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改良包皮环切术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发生出血、血肿、水肿的情况较少,无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明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病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

    选择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38例脑血管伴精神障碍患者,按照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对初入院和入院3个月时患者的情况加以对比.结果通过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可知经过3个月的心理干预,38例脑血管病伴精神障碍的患者在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等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加强对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安慧;杜伟国;郭万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宫颈HPV的DNA分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外阴尖锐湿疣(VCA)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分型情况,并探讨宫颈HPV DNA分型与宫颈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及癌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76例VCA患者宫颈HPV的DNA分型.结果 在76例VCA患者中,宫颈HPV阳性44例,其中HPV6型多发,19例(25%),占阳性比例43.18%.不同年龄段的HPV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低危型HPV多发于30岁以下患者,24岁以下患者7例(30.43%),25~30岁患者6例(26.09%).宫颈HPV多发于30岁以下患者,44例患者中有22例HPV阳性的表达.各种分型的HPV中,以单一低危型表达多,44例患者中有23例(30.26%)表达为阳性.单一高危型表达少,44例 患者中有9例(5.76%)表达为阳性.结论 VCA患者宫颈HPV的DNA分型与宫颈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及癌变有密切的关系,需定期筛查VCA患者的宫颈HPV的DNA分型.

    作者:赵晓岚;林佩萱;何聚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2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患者,对其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患儿用药前后氧合、肺功能指标、呼吸参数变化以及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用药后氧合和肺功能指标及呼吸参数变化得到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并发症主要有肺炎、动脉导管未闭、脑出血以及肺出血等.结论 肺表面物质能够快速有效改善呼吸窘迫早产儿肺功能与肺泡充气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凌云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探讨患者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血清电解质危机值,并建立完整的血清电解质危机值的数据表格.结果 治疗后,100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患者中死亡8例,其中60岁以上5例,50~60岁2例,50岁以下2例,男女死亡比率是1.0∶1.5.结论 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诊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卢建国;钟健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联合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72例患有胆囊息肉的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各36例.采用临床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联合对微创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微创组患者胆囊息肉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对胆囊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任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用小剂量输液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小剂量输液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05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小剂量输液(≤2000ml/d),对照组应用常规输液法,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病死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第ld失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2、3、4d观察组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13.4%;对照组死亡11例,死亡率为36.7%.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8.24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小剂量输液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减少继发性出血和致死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济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年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的临床进展

    多年的临床研究表明,年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年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影响,以期更好地诊治此种疾病,从而实现患者病情的良好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华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